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心靈環保經濟學(增訂版)

心靈環保經濟學(增訂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345061
釋果光
2023年10月18日
80.00  元
HK$ 68  






ISBN:9786267345061
  • 叢書系列:般若方程式
  • 規格:平裝 / 148頁 / 15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般若方程式


  • 宗教命理 > 佛教 > 生活佛法











    佛法與經濟學的跨領域對話。

    最經濟的經濟學,帶來最大的幸福!



      在經濟風暴、金融危機持續的年代,

      聖嚴法師所提出的「心靈環保」,

      是否能解決當代面臨的經濟情勢、地球危機?



      本書作者果光法師具有專業經濟學及管理實務背景,在將近二十年的出家生活中,充分體會到心靈環保經濟學——這個全然異於新古典經濟學假設的行為模式,所帶來的單純、安定、喜悅。



      二十世紀以來,主流經濟學所探討的範圍,是在有限的物質及時間資源下,為滿足無窮的欲望,所做的經濟行為選擇;卻忽略了經濟行為對身心、社會、環境所產生的問題,因而成為今日世界性災難的關鍵。人類對物質生活的貪欲,導致人的身心之間、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種種衝突,而形成生死流轉之苦。



      心靈環保經濟學是從「心」出發的經濟學,幫助人類由自私的貪欲,轉向無我的利他,它所提倡的觀念與心法,涵蓋人的身心、家庭、社會、環境之平衡,足以使世界朝向心靈富足、環境永續、及社會和諧的方向發展,達到真正的「快樂、平安、健康、幸福」。



    聯合推薦



      由個人的欲望轉向無我的利他,運用佛法的慈悲與智慧來處理經濟問題,為社會謀求最大福利,其所建構的「利和同均」理想經濟體系,對提昇經濟發展十分具有參考價值。 ——蕭萬長(中華民國第十二屆副總統)



      從佛教教義切入的經濟分析,必然與傳統坊間的經濟學分析不同。個人沒有足夠的佛學素養去做斬釘截鐵地論斷;但是我認為這兩種經濟觀點最根本的差異,就是對經濟行為的目的,做了不同的假設。——朱敬一(中央研究院院士)



      本書深入探討當今世界經濟活動的模式及癥結,並提出二十一世紀的生活主張,以期人人得到真正的快樂、平安、健康與幸福,值得大家體會與閱讀。——詹仁道(前泰山集團總裁)


     





    【推薦序】創造幸福經濟蕭萬長

    【推薦序】利人利己的經濟目標朱敬一

    【推薦序】新生活主張:心靈環保經濟學詹仁道

    【增訂版自序】散發因陀羅網的光輝

    【自序】心經濟思潮

    ?

    前言

    Chapter 1心靈環保的思想根源

    一、經典中的心靈環保思想

    1.《阿含經》中的心靈環保思想

    2.《維摩經》中的心靈環保思想

    3.《金剛經》中的心靈環保思想

    4.《華嚴經》中的心靈環保思想

    二、禪宗祖師的心靈環保思想

    1.六祖惠能的心靈環保思想

    2.永明延壽禪師的心靈環保思想

    3.蕅益智旭禪師的心靈環保思想

    三、心靈環保的當代實踐與如來藏思想

    ?

    Chapter 2心靈環保經濟學之思想

    一、心靈環保經濟學之發展背景

    二、原始佛教之經濟生活

    1.僧團經濟生活

    2.居士經濟生活

    三、佛教經濟學之思想

    ?

    Chapter 3心靈環保經濟學之實踐

    一、現代佛教經濟生活

    1.法鼓山僧團之經濟機制

    2.現代居士經濟生活指南

    二、心五四的經濟生活

    1.四它態度

    2.四要消費

    3.四福生產

    4.四安分配

    5.四感財富

    三、當代經濟生活體系比對

    ?

    Chapter 4心靈環保經濟學的時代意義

    一、職場倫理�禮儀環保

    二、生活倫理�生活環保

    三、自然倫理�自然環保

    四、人間淨土�永續發展

    ?

    附錄

    附表一: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

    附表二:法鼓山的理念體系

    ?

    參考文獻

    ?

    圖目錄

    圖一:經濟活動循環圖

    圖二:十二因緣生死流轉

    圖三:五善根

    圖四: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之立體結婚蛋糕模型

    ?

    表目錄

    表一:心靈環保之思想根源

    表二:原始佛教僧團經濟行為模式

    表三:佛制居士之經濟行為模式

    表四:現代佛教經濟行為模式

    表五:原始僧團與法鼓山僧團物資之差異

    表六:四安工程之工作內容

    表七:主流經濟學、佛教與心靈環保經濟學之經濟行為模式比較

    表八: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之立體結婚蛋糕模型

    表九:心靈環保經濟學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

    ?





    推薦序



    創造幸福經濟




      經濟發展是目前全球各國的重要課題,為了改善經濟現況,許多專家學者相繼提出各種解決方案,但至今仍找尋不出突破瓶頸之道。值此之際,果光法師在新書《心靈環保經濟學》中提出的經濟思惟,恰為近來低迷的經濟提供一反思的方向。



      臺灣需要覓得經濟再造的契機,而正當各國都以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GDP)做為經濟成長指標,我們卻發現人民的平均GDP與幸福感,並不能畫上等號。如果能參考本書的主張,讓臺灣未來的經濟發展,以促進大眾共同的福祉為方向,我們將可一起擁有美好的經濟生活。



      本書作者果光法師擁有專業的經濟學背景,且長期在法鼓山承擔行政管理職事,他提出以「心靈環保」為主軸的經濟思惟,主張從「心」出發,幫助人類開闊心量,由個人的欲望轉向無我的利他,運用佛法的慈悲與智慧來處理經濟問題,為社會謀求最大福利,其所建構的「利和同均」理想經濟體系,對提昇經濟發展十分具有參考價值。



      在力拚經濟、追求幸福的時代,「心靈環保經濟學」展現少欲的智慧、利他的慈悲,讓個人、企業不會只追求各自的幸福,而能致力回饋社會,相信在這份心靈環保的帶動力量下,將使得世界和諧、地球永續。


    蕭萬長

    中華民國第十二屆副總統

    二○一三年十二月十七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