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還用敏銳的筆觸提及古巴在革命後對社會主義的失望,以及他們對蘇聯的詫異:「不少古巴人還察覺到,在蘇聯武器精密與尋常俄國人家的落後之間,存在著一種教人難以理解的矛盾。」古巴人居然嫌俄國人窮,「……反美是卡斯楚在一九六二年秋天最有力的一張政治牌。他宣告這一年是『經濟計畫年』(el ano de la planificaion),詎料這一年最後卻是經濟災難年。當時古巴的經濟呈現自由落體式的下滑,部分原因是美國實施貿易禁運以及中產階級陸續出走,不過主要原因還是方向錯誤的經濟政策。古巴意欲仿效蘇聯的經濟模式,實行中央計畫經濟以及強制工業國有化,卻導致長期的物資匱乏」。這其實不令人意外,但卻很少人知道──古巴在美國資本主義「剝削」之下,貧富差距大,但一般人的物資供應反倒比革命前高。在那時候,冷戰的最終結果其實就已經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