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老師開講-民事訴訟法(上)-2024律師.司法官.各類考試(保成)(三版)

老師開講-民事訴訟法(上)-2024律師.司法官.各類考試(保成)(三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239449
宋定翔
志光教育保成數位出版
2023年10月20日
260.00  元
HK$ 247  






ISBN:9786263239449
  • 叢書系列:老師開講系列
  • 規格:平裝 / 808頁 / 17 x 23 x 3.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三版
  • 出版地:台灣
    老師開講系列


  • 考試用書 > 公務人員考試 > 司法特考 > 基礎教材











      適用對象

      欲深入研讀民事訴訟法之考生



      使用功效

      詳細解說學說及實務理論,以達融會貫通之效



      改版差異

      依照112年修法修訂內容



    本書特色



      筆記式概念說明

      要寫書怎麼不用考生的心情在寫書?筆者撰寫本書時,心心念念「如果我是考生,我需要怎樣的書」,某程度就是寫給「過去還是考生的自己」看,而延續筆者過去做「摘要筆記」的習慣在寫,將學說與實務見解的精華呈現於內文中。



      學說見解剖析

      如果將學說表述直接複製貼上,是否不利理解?本書盡可能捨棄團塊式陳述,而將學說概念分層次而表列於文中,俾利讀者快速理解差異處(如:甲說訴訟標的為何?判決效力主觀範圍為何?乙說訴訟標的為何?判決效力主觀範圍為何?)。但必要之處,仍予以詳細說明。



      實務見解彙整

      實務見解很重要,但如何妥適運用於考試?實務見解不僅係將來執法或執業必備之前提知識,亦係思辨及解題之素材,從而,本書精選各編相關重要見解,濃縮呈現於內文,並將原文附註於註腳,於重要或不易理解之處,尚附上解析說明,期能便利讀者吸收,有助於成為思辨素材,加入於考卷的論述之中。

    ?


     





    導 論 程序法與實體法的差異/001



    第一編 基本理論/007

    第一章 民事紛爭解決機制/010

    第二章 民事訴訟之概觀/014

    第三章 民事訴訟制度之目的/031

    第四章 民事程序法上基本要求/034

    第五章 當事人主義之概論/044



    第二編 訴訟主體論/049

    第一章 概論/051

    第二章 法院/053

    第一節 概論/055

    第二節 國際審判管轄權/057

    第三節 民事審判權/069

    第四節 管轄權/084

    第五節 迴避/113

    第三章 當事人/118

    第一節 概論/118

    第二節 當事人之概念/118

    第三節 當事人之確定/121

    第四節 當事人能力/125

    第五節 當事人適格/132

    第六節 訴訟能力/183

    第七節 辯論能力/188

    第八節 當事人之代理/189

    第九節 輔佐人/197



    第三編 訴訟之開始/199

    第一章 概論/201

    第二章 訴訟之提起及訴訟類型/202

    第一節 概論/202

    第二節 訴之意義/202

    第三節 訴之種類/204

    第四節 起訴之程式/227

    第三章 本案審判之對象/237

    第一節 概論/237

    第二節 處分權主義/237

    第三節 訴訟標的之特定/245

    第四節 訴訟標的之選定/245

    第五節 訴訟要件論/254

    第四章 訴訟開始之效力/271

    第一節 概論/271

    第二節 實體法上效力/272

    第三節 訴訟繫屬/273

    第四節 重複起訴之禁止/273

    第五節 法院恆定/280

    第六節 當事人恆定主義/281

    第七節 訴訟標的價格之核定/321

    第五章 費用論/322



    第四編 訴訟之進行/349

    第一章 概論/351

    第二章 當事人書狀/352

    第三章 送達/357

    第四章 期日及期間/373

    第五章 訴訟程序之停止/383



    第五編 複雜訴訟型態及訴訟繫屬告知/399

    第一章 概論/401

    第二章 客觀合併/404

    第三章 主觀合併/428

    第四章 訴之變更追加/483

    第一節 基本概念/483

    第二節 第二審之變更追加/494

    第五章 反訴/500

    第六章 干預訴訟(主參加訴訟)/509

    第七章 訴訟參加/517

    第八章 訴訟告知及職權通知/535



    第六編 訴訟之審理/543

    第一章 概論/545

    第二章 法院與當事人之任務分擔/547

    第三章 處分權主義/548

    第四章 辯論主義/554

    第一節 概論/554

    第二節 辯論主義及其限制/556

    第五章 闡明權與闡明義務/567

    第六章 其他審理原則/587

    第七章 訴訟行為論/601

    第一節 概論/601

    第二節 當事人之訴訟行為/601

    第三節 法院之訴訟行為/610

    第八章 爭點整理學/612

    第一節 爭點集中審理主義/613

    第二節 爭點整理之方法與結果/622

    第三節 當事人之訴訟上義務/652

    第九章 言詞辯論/662

    第十章 證據學/665

    第一節 概論/665

    第二節 基本概念/665

    第三節 待證事項/675

    第四節 無庸證明之事項/678

    第五節 自由心證/698

    第六節 舉證責任論/708

    第七節 事證蒐集手段之擴充/747

    第八節 證據調查程序/769

    第九節 秘密保護程序/786



    ?









      凡事起頭難,但要完成旅途,還是必須勇敢走出那第一步。



      一、嗨嗨大家



      大家好,我是宋定翔。105年考取律師考試勞社法組榜首、同年取得台大法律系財經法學組學士學位、109年取得台大法研所民事法學組碩士學位(求學於沈冠伶老師門下),目前則是執業律師兼補習班老師。感謝各位願意翻開這本書!



      那麼,以下就來介紹一下它的功能與定位吧。



      在撰寫本書的時候,我是保持著「如果我是考生的話,我會需要怎樣的書」的核心概念在型塑本書的模樣。針對各個爭點,我會依序用「爭點陳述」,「分點分項」地介紹「各種見解的理由與結論」,並盡可能地收錄學說與實務見解對於同一問題的不同想法,進而讓讀者在考場上不論是遇到什麼題目,都可以寫出出色的作答。至於詳細該如何解答實例題,應如何「審查題目」、「發現爭點」、「鋪陳脈絡」、「有效打擊」等,就交給《老師解題 民事訴訟法》這本解題書(某程度是本書的第三冊)。



      另一方面,雖然本書撰寫內容是精粹教科書、實務裁判與學說文章而成,但是為了加深加廣各位讀者對於民事訴訟法的理解,建議讀者在看完本書,要去看看我在註腳裡引用到的學者文章,第一手吸收各位教授的論述功力。如果有任何理解上需要討論的地方,還望讀者再來與我當面討論,感謝感謝!



      二、民訴學習之難處



      進入正題。就民事法而言,民事實體法(如:民法)較能以片段式的方式來學習(如:不當得利、侵權行為,二者交集的範圍可能不大)。然而,民事程序法(如:民事訴訟法)作為一種規範程序開始、進行與終結等事項的法規,其程序及法條適用具有一定的動態性與時間性,必須全面予以理解。



      然而,初學者往往是見樹不見林,無法理解各爭點的程序意義與影響性(如:訴訟標的與判決效力之關聯性;爭點整理對於是否採取爭點效之影響),總是在一知半解的狀況下進行考試。



      三、筆者學習方式



      「如果我是考生,我需要怎樣的資訊整理?」,我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不斷這麼問自己。過去在學校帶學弟妹考研究所的讀書會時,我不禁思考「為什麼有些人口語表達上可以看得出來功力不錯,但我就是不喜歡看他考卷,或是考卷就是寫不好呢?會不會是準備考試的心態錯了?那我是不是也這樣?」。



      其實考試當下,作答時間非常有限,因此如果要準備考試,那為何不用考試心態作摘要筆記呢?我過去還是考生時,就是用「我考試寫得出來的文字、我考試對於爭點的描述、我考試要採的見解」整理讀書摘要,如此一來,考試當下便省了很多時間可以拿去用心論述跟涵攝,寫出一份有靈魂的考卷。



      這是一個比較直觀、有效率的「學習」跟「研究」方法,而且因為真正吸收理解後才可以用自己的話講出來、寫出來,學習也會更有成就感。



      除此之外,我也開始理解到:這是戰爭。國家考試,說穿了就是一場奪取分數的資訊戰。而此處所謂資訊,我分為「學識概念資訊」及「考試準備資訊」。所謂分數,則分成「客觀分數」(如:一個爭點配10分)與「主觀分數」(如:畫蛇添足者往0分打;切入爭點分點分項邏輯清晰者往10分打)。



      考試準備資訊是什麼意思?不外乎就是觀察歷屆出題方向,看看考取學長姊的心得文,或是拜訪前輩尋求意見等等。但是,到底哪一種方式適合自己,要套公式,也要「前提相當」,所以關鍵即在於「意見來源的背景或準備經歷」!除此之外,資訊戰的另外一個要點,學識概念資訊,應如何獲取或建立?大概念其實就是【粗理解→細理解→複習與實戰】。



      四、謝謝大家



      以上,希望《老師開講 民事訴訟法(上、下冊)》可以帶領各位讀者按部就班、高效率地深入民事訴訟法的世界當中,也先預祝各位考生能夠因此順利通過考試!



      最後,要特別感謝保成出版社各位同仁,特別是本書歷任責任編輯(尤其感謝姿瑩、亦閎的體諒),讓我在不斷跟學問奮鬥的路上可以少點壓力,能在寫作及教學上有如行雲流水。也感謝各位老師與學生對我的思想的不斷激發,才能讓這本書誕生並持續進化!


    宋定翔

    112.10

    於工作或工作的途中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