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現代西洋哲學史:尋索現代性之起源、發展及困境(上、中、下)【附典藏書盒】

現代西洋哲學史:尋索現代性之起源、發展及困境(上、中、下)【附典藏書盒】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70497
蔡美麗
聯經出版公司
2023年11月09日
667.00  元
HK$ 566.95  






ISBN:9789570870497
  • 叢書系列:聯經學術
  • 規格:盒裝 / 1280頁 / 16 x 21 x 7.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聯經學術


  • 人文社科 > 哲學 > 西方哲學 >











    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建構人類文明哲理。

    發跡、承襲、轉變、發展乃至衰頹,思索西方「現代」文化危殆根源。



      從文藝復興到十九世紀上半的四百多年歲月,是西方文化思想最蓬勃變動的時期。人類思想自宗教神本轉成世俗人本;並開始強調理性及對自我主體性的肯定,確立了追求建構「自由民主」體制之精神。而對於世界的「解魅」,從自然規範的承受者轉變為駕馭者,更為工業革命的思想奠基。這是「文化現代性」發展的時代,一切欣欣向榮,人們對於外來刺激抱著期許與進步的期待。



      隨著時代演進,文化現代性的內涵在發展的過程中也發生了質變,由古典的「本體性理性」切換為「工具理性」,同時以實用性的探索取代了求真求善的特性。然而追求主體性的建立,反而成了個體與全體的分裂,尤其在文化現代性發展下所滋生的產物──資本主義,默默迫使人類成為生產大軍中的一員。現代性的初衷,人類對自我的探索與追求,卻反而導致人類成為機器與市場的附庸。



      「現代哲學」的反思,迄今猶是學界爭論不休的問題。蔡美麗教授傾盡畢生智識,濃縮淬鍊出此通達古今、脈絡相承的巨作《現代西洋哲學史》。本書概括討論西方現代文化的特質,藉由三十多位哲學家的思想,其哲學理論如何催生文化現代性,引導衍變、發展乃至產生的危機、困境,進而思索西方現代文化的出口。於四百多年的哲學思想發展中,歸納評析西方現代文化的基本概念之演化過程,並試圖探究挖掘出潛藏在這些概念下,西方現代文化面臨的岌岌命運。



    ?


     





    |上冊|

    代序:知性的「奇幻之旅」

    導論:現代性及其困境

    第一篇|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思潮:人類理性主體之萌芽與宇宙圖象之轉型

    第一章:前言|工商業社會之形成與現代文化精神之醞釀

    第二章:人文景觀之轉換

    第三章:宇宙圖象之改變

    第二篇|現代自然科學之萌芽:工具理性概念之出現與大自然之除魅

    第一章:前言|自然科學研究方法之鑄成與人對大自然宰制的開始

    第二章:克卜勒、伽利略、培根

    第三篇|大陸理性論:三十年宗教戰爭陰影中的理性之光

    第一章:前言|現代主體概念之三變與自然世界表象化之肇始

    第二章:笛卡兒

    第三章:笛卡兒主義的傳承者:巴斯噶、馬爾布蘭西與格林克斯

    第四章:史賓諾莎

    第五章:萊布尼茲



    |中冊|

    第四篇|英國經驗論:經驗世界之回歸

    第一章:前言|形上學秩序的崩解與民主政治的萌芽

    第二章:霍布斯

    第三章:洛克

    第四章:柏克萊

    第五章:休姆

    第六章:法國啟蒙主義與盧梭

    第五篇|批判哲學:承先啟後樞紐的康德

    第一章:前言|啟蒙精神之巔峰與美的救贖之肇始

    第二章:康德(上):人類認知能力之反省

    第三章:康德(中):康德對人類德性踐履行為之反思

    第四章:康德(下):《判斷力之批判》,審美作為自由與自然之融通者



    |下冊|

    第六篇|德國觀念論(上):浪漫主義狂潮中的兩大哲學系統

    第一章:前言|德性的奮鬥與藝術的玄觀

    第二章:費希特

    第三章:謝林

    第七篇|德國觀念論(下):黑格爾與德國式懷鄉病

    第一章:前言|現代性危機之哲學反思與解決方案之提出

    第二章:黑格爾哲學萌生的時代背景與早期的哲學論著

    第三章:何謂絕對精神

    第四章:也談辯證法

    第五章:解讀《精神現象學》:人類發現自我的歷程

    第六章:《哲學百科全書》中的邏輯論、自然論及精神論

    第七章:客觀精神:黑格爾的社會組織、政治結構理論及歷史哲學

    第八章:絕對精神之自我知解過程──美學、宗教哲學、哲學史

    第九章:結語

    參考書目



    ?





    作者序



    知性的「奇幻之旅」




      端午過後,《現代西洋哲學史》校對修正完畢。



      負責最後階段編輯工作的陳胤慧小姐,希望我談談撰寫的始末、感想。



      就讀大學、研究所碩士班的時候,我的興趣,集中在一批實存主義的文學作品及哲學論著之中。沙特是我最喜愛的哲學家。我非常欣賞他勇敢地面對無處依傍掛搭的生命的人生態度。



      在加拿大念博士班的時候,胡賽爾希求將哲學建立為「絕無可疑的嚴格知識」的宏願,極吸引我。我的博士論文探索的,也是胡賽爾如何在變換不居的意識流中,尋求永恆不變的理性概念的問題。



      政治大學任教初期,我主要講授的是胡賽爾的現象學。大概是下列兩個原因,促使我計畫撰寫一本追尋西洋哲學的歷史性發展的作品。



      其一,1980年代末期,政大哲學系主任項退結先生,希望我接替他,講授「現代西洋哲學史」。此後二十年,我一直教授這一門課程。



      其二,1980年以還,西方學術世界湧現大量研究文化現代性的論文、專著。其中,哈伯馬斯的《現代性之哲學討論》、查理士.泰勒的《自我之起源─現代人格之塑成》,學養豐茂、見解獨到,拓寬了我研究的視域。我也就產生了一個企圖─嘗試探索文藝復興之後,西方洪波巨浪的哲學思潮,與現代文化發展之間的關係。



      寫作這本書,卻真的教我經歷了一次知性的「奇幻之旅」。一個又一個改變西方哲學路向的歷史鏡頭,浮現在腦海之中,恍如曾經看見的。



      1460年代,佛羅倫斯。搖曳的燭光之下,人文主義者費奇諾專注地將柏拉圖的作品翻譯成拉丁文。猛然抬頭,美如阿波羅的少年學者皮科,首次出現在眼前。一個將會接力翻譯希臘古典文獻的人。



      三十年宗教戰爭,戰火摧殘,中歐地區幾乎變成石器時代。參加布拉格城外白山戰役的笛卡兒,在大雪紛飛的夜晚,蜷曲在燃燒著的火爐旁邊,開始懷疑一切,質問上帝創造世界的動機。他決定退回自己的心靈之中,憑藉理性之光的指引,尋求清晰自明的真理。



      16世紀末期,荷蘭人發明了顯微鏡。17世紀下半期,在顯微鏡中,萊布尼茲驚奇地發現,一滴淨水之內,竟然浮游著無量數的生命。奇妙的景象觸發萊布尼茲構想─宇宙應該由無量數單子組合而成,遵循預定和諧而運作。



      17世紀下半期,洛克參與皇室與議會的政爭,因失敗而流亡荷蘭。六年閒散的生活,洛克思考哲學問題,消磨歲月,終於對朋友們吐露未來的計畫─人才輩出的歐洲學術世界中,他僅只希望作一名清道夫,掃除學術世界中的曖昧、毫無意義的辭彙、錯誤的方法、狂妄的自信。洛克的掃帚,掃掉理性主義的三大形上學系統。哲學重新由經驗世界出發。



      18世紀下半期,哥尼斯堡。簡樸的書房,桌、椅、書架外,唯一的裝飾,是牆上一幅盧梭的畫像。坐在書桌之前的康德,正在運用艱澀的概念、精嚴的推論,替盧梭自由的概念建造穩固的基礎。



      18世紀末,圖賓根的一座古舊的塔樓之上,住著三名年輕的神學院學生─黑格爾、謝林、賀德齡。在「狂飆運動」的風潮之下長大,他們既重視自由,又嚮往古希臘和諧統一的城邦文化。他們合作發表了一篇宣言,說:



      統合文化各領域的理念,是柏拉圖式「美的理念」。理性最高的行動,是審美的行動。哲學家必須具備與詩人相同的審美能力。我們必須擁有一個新神話,一個為理念服務的神話,一個變成理性的神話。哲學必須神話化,哲學家才能感性化。



      這篇宣言,拉開了德國觀念論的序幕。哲學世界中,也出現了一本恍如神話故事書的巨作—《精神現象學》。



      四百年知性的冒險、奮鬥,也許只能用黑格爾在《法權哲學》〈序〉中的慨嘆作結:



      哲學往往來得太晚了!



      將灰色塗抹在灰色之上。當智慧女神的夜梟展開翅膀,夜幕已經低垂!哲學只能了解,不能改變。



      感謝吳玉麗、紀金慶兩位同學,替我完成這本書的電腦打字工作。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