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長序
城市新玄關──記憶所繫之處
高雄自1900年以來,隨著縱貫線南部段通車及港口的興築便捷了內陸貨運連結港口,加速了城市的興起及行政中心的轉移。1930年代為了疏緩哈瑪星及鹽埕等舊市區的擁擠,一個擴及未來40年的城市規劃躍然出現於在人們眼前。1936年提出的都市計畫中,高雄州廳預計新建高雄的第三代車站,也是本書的主角──高雄帝冠式車站。這座嶄新的車站於1941年落成啟用,直至2002年因為進行鐵路地下化先期工程而熄燈遷站。
很長一段時間,車站已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僅是通勤、通學及交通轉運,更有將其圍繞於中心的旅宿業、補習班、計程車及各行各業。它不僅是交通樞紐、更是歷史建築及記憶象徵的城市地景。法國史學大師皮耶諾哈(Pierre Nora)在面對如何書寫法國史時,提出的「記憶所繫之處」(lieu de memoire),透過人類或時間的轉變,讓某個建築�物質成為社群的象徵代表。或許,當我們在訴說高雄城市的轉變時,帝冠式車站便是屬於高雄獨有的「記憶所繫之處」。每位過往的旅客及市民,都能在車站大廳、出站口或各個角落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記憶。透過公眾記憶交疊追溯帝冠式車站背後豐富且多元的歷史脈絡,使其了解高雄城市發展的面貌。然而,老車站曾因為建築工程關係險些拆除,是集眾人之力才得以保存,2021年隨著鐵路地下化工程逐步完成,帝冠式車站才得以重回到眾人的視界。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屬於城市的博物館,鐵道文化記憶的傳承與記錄,亦是我們重要的任務。因此,趁帝冠式車站二次遷移的時機,我們梳理了從1900年開始至今的五代車站的故事,同時也回顧了曾經因車站聚集的人群。其中,我們特別感謝謝明勳老師,在車站的歷史影像或專業意見上都給予很大的協力,去年高史博為記錄鐵路地下化工程的進行對於近20年來的城市地景地貌的改變,便以謝老師長期的影像紀錄為基礎出版了《新驛境.鐵道記憶:高雄車站遷移及鐵路地下化紀念影像集》,這是全臺第一本忠實呈現即將消逝的鐵道地景影像紀錄,同時也將留在市民人們的記憶中,供日後人們回想高雄城市鐵道地景的憑藉。
今年,高史博2位研究人員的努力下將高雄帝冠式車站的前世今生,以主題故事形式,搭配文物、照片及文獻資料娓娓道來,期盼這2本記錄鐵道文化的專書能成為記錄高雄鐵路地下化重要的文獻資料。最後,亦感謝文化部、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交通部鐵道局南部工程分局、臺灣鐵路管理局高雄工務段及高雄車站在文獻資料及經費上給予支持。讓高史博能為即將成為高雄新門戶的帝冠式車站留下一頁美麗的篇章。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代理館長 李旭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