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好讀 雜阿含經 第三冊:實修實證 自在解脫(卷二十一至卷三十)

好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4716795014066
劉宋 ,求那跋陀羅尊者
2023年12月27日
383.00  元
HK$ 325.55  






ISBN:4716795014066
  • 叢書系列:好讀
  • 規格:平裝 / 684頁 / 19 x 26 x 3.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好讀


  • 宗教命理 > 佛教 > 佛教經典/解說











      ★《好讀 雜阿含經》為「台大獅子吼站」20年讀經會成果集結,以現代人易懂易學的方式,帶大家深入研讀《雜阿含經》。

    ?

      ★ 本冊主題「實修實證、自在解脫」,為佛陀教導的實修方法;並節錄《相應部尼柯耶》經文中譯,以補足漢譯本「念處相應」、「正勤相應」……等佚失,讀者切莫錯過。

    ?

      從人天善道的修持,到究竟解脫之道,《雜阿含經》忠實記載佛陀最初的根本教法與叮囑,是研習佛法必讀的經典,只要識字就能讀。

    ?

      本冊為佛陀教導實修的方法:觀呼吸、四念處、七覺支、八正道,以及止觀、三三昧等,都是相當重要的修行法門,值得細細品嘗、用心實修。

    ?

      其中尤以四念處是禪修的重要基礎,經上說多修習、勤修習四念處能夠讓眾生清淨,超越憂悲苦惱,通達正道乃至體證涅槃。

    ?

      為方便讀者熟悉《雜阿含經》所提到的古印度重要國家和城市,能隨著佛陀弘法行腳的足跡,學習法義,本冊新增「佛陀時代城邑地圖」供對照參考。

    ?

      ◎好讀亮點:讓經藏變得容易解讀

      •原文標點�清晰註解

      •白話導讀�圖表解說

      •對應經典�以經解經

      •讀經拾得�生活應用

    ?

      ◎線上共讀

      《雜阿含經》忠實記載佛陀最初的根本教法與叮囑,從人天善道的修持,到究竟解脫之道,是研習佛法的必讀經典,只要識字就能讀。《好讀 雜阿含經》以現代人易懂易學的方式,讓佛法核心教義變得容易閱讀、人人想讀。初學者在閱讀本書時,可先由「導讀」學習基礎知識,以方便進入經文的情境中、領會佛陀的開示。

     

      若在讀經當中有疑問或想法,除了就近請教寺院或法師,Facebook的用戶也可加入「大家來讀經」  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社團,一同研討。沒有Facebook帳號的同學則可上「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buddhaspace.org上的「獅子吼讀經班」版,線上讀經班於每週末進行線上語音討論。

    ?

      本書的線上版另有「進階辨正」,提供複雜或有疑義的詞句分析及詳細辨正資訊。這些資訊由於較為深奧或蕪雜,並沒有在印出的書本上,有志尋根究柢者可逕行參閱線上版。

    ?

    好讀推薦

    ?

      《好讀 雜阿含經》是由科技人成立的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多年以來進行線上讀書會、經過長期相互切磋琢磨而完成的一部古典今讀現代註釋書。其嚴謹和精準很符合科學精神,而其無私的法施更是佛法的實踐。 ——釋恆清(台大佛學研究中心創辦人)

    ?

      《好讀 雜阿含經》深入淺出、古今輝映,是劃時代、開創性的讀經會成果,也是電子佛典未來的發展方向。 ——釋惠敏(法鼓文理學院校長)

    ?

      《阿含經》是三乘共依的聖典,中觀系的《中論》、《大智度論》都引用《阿含經》說明緣起中道深義,瑜伽系的《瑜伽師地論.攝事分》更廣釋《雜阿含經》,可見大乘論師對《阿含經》的重視。本書綜合讀書會之討論,並參照漢譯各版三藏以及南傳的相對應經文,簡明扼要以白話加註解說,值得參考。 ——釋厚觀(福嚴佛學院院長)

    ?

      本書於自學研讀《雜阿含經》者,猶如一本小型的工具書,更匯集了多位善知識的修行心得,提供讀者現實生活中的觀察與應用實例。 ——釋自衍(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



     





    〈推薦序〉劃時代、開創性的讀經會成果 釋惠敏

    〈推薦序〉研讀《雜阿含經》的隨身法藏 釋自衍

    〈編序〉願解如來真實義 邱大剛



    《阿含經》簡介

    本書使用方法



    【卷第二十一】

    導讀:止與觀;阿難相應(2/2)

    第559經經文導讀

    第559∼561經

    導讀:三毒

    第562經

    導讀:三學

    第563∼565經

    導讀:質多羅相應

    第566經

    導讀:打坐的方法

    第567經經文導讀

    第567∼568經

    導讀:六根、六境、六識

    第569經

    導讀:五陰無我

    第570∼573經

    導讀:初禪與第二禪

    第574∼575經



    【卷第二十二】

    導讀:諸天相應(2/4)

    第576經經文導讀

    第576∼578經

    導讀:四果

    第579∼589經

    導讀:十二因緣

    第590∼592經

    導讀:天界

    第593經

    導讀:五淨居天

    第594∼603經



    【卷第二十三】

    導讀:阿育王傳

    第604經



    【卷第二十四】

    導讀:四念處;念處相應(1/2)

    第605∼607經

    導讀:修習四念處

    第608∼610經

    導讀:五蓋

    第611∼614經

    導讀:七覺支

    第615∼616經

    導讀:四念處與善攝根門

    第617∼623經

    導讀:持戒後修四念處

    第624∼628經

    導讀:多修四念處的益處

    第629∼639經

    導讀:三十七道品



    【卷第二十五】

    導讀:阿育王傳優波掘多因緣

    第640經

    導讀:阿育王傳半阿摩勒果因緣

    第641經



    【卷第二十六】

    導讀:五根;根相應(2/2)

    第642∼645經

    導讀:四聖諦

    第646經

    導讀:四禪

    第647∼651經

    導讀:四向四果

    第652∼660經

    導讀:力相應

    第661∼663經

    導讀:五根增長,產生五力

    第664∼666經

    導讀:四攝

    第667∼676經

    導讀:慚愧

    第677∼683經

    導讀:如來十力

    第684∼703經

    導讀:七覺支間的關係;覺支相應(1/2)

    第704∼711經



    【卷第二十七】

    導讀:覺支相應(2/2)

    第712∼722經

    導讀:親近善知識

    第723∼740經

    導讀:以各法門修七覺支

    第741∼742經

    導讀:四無量心

    第743∼747經



    【卷第二十八】

    導讀:聖道分相應(1/2);八正道

    第748∼774經

    導讀:正思惟及善知識能增益八正道

    第775∼784經

    導讀:八正道在世間與出世間

    第785∼790經

    導讀:十惡、十善

    第791∼796經



    【卷第二十九】

    導讀:聖道分相應(2/2)

    第797∼800經

    導讀:安那般那念相應

    第801∼813經

    導讀:四禪、八定、九次第定

    第814∼815經

    導讀:三學;學相應(1/2)

    第816∼818經

    導讀:戒

    第819∼829經



    【卷第三十】

    導讀:學相應(2/2)

    第830∼832經

    導讀:不壞淨相應(2/3)

    第833∼843經

    導讀:證初果的條件

    第844經

    導讀:三皈五戒

    第845∼856經

    導讀:六念

    第857∼860經



    相應部尼柯耶

    節錄一 念處相應

    節錄二 正勤相應

    節錄三 神足相應

    節錄四 根相應



    附錄





    推薦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