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文化資產保存環境學[第2版]

文化資產保存環境學[第2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329730
三浦定俊,佐野千繪,木川理花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23年12月01日
133.00  元
HK$ 126.35  






ISBN:9789865329730
  • 叢書系列:文化藝術
  • 規格:平裝 / 275頁 / 15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2版
  • 出版地:台灣
    文化藝術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博物館 > 文化藝術











      「這本書背後的理念是『預防性保存』,這已經被世界公認為博物館必須遵守的倫理規範。」--作者代表 三浦定俊



      保護文化資產,從最根本的「保存環境」開始

      文化資產的劣化關鍵取決於溫度?

      即使溫度相同,不同濕度所產生的影響程度竟然相差十萬八千里?

      文化資產比人類更重視防曬?如何設計合宜的光照明?

      不要小看空氣中的揮發性氣體、粉塵及懸浮微粒等汙染物的影響,肉眼幾不可見的事物卻能對文化資產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不論有機還是無機材料,都會引來各種生物寄生,讓人防不勝防,文化資產如何真正安全保存?

      面對天災事變與人為侵擾,「預先防範」文化資產的生存危機

      四面環海且位處地震帶的臺灣與日本,在文化資產保存上不得不面對各種氣象災害與地震帶來的損害,惟有做好預防,文化資產才能永續留存。

      切勿輕忽火災、撞擊與震動、竊盜與破壞等人類的不當行為,打造防火環境、安全包裝運輸及防止宵小入侵,都是保存文化資產不可或缺的重點工作!

      法規加持,實踐文化資產的「保存倫理」

      借鏡參考日本在文化資產公開時規範環境條件的法令措施及遵守事項,完善國內的相關法規。

      進一步建構博物館倫理,塑造博物館人員對營造文物的保存環境能有更合乎時代性需求的觀念。


     





    十二帖文化資產的日常守護良方/陳濟民 i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iii

    第2版序 iv

    初版序 v



    第 1 章 溫 度 1

    1.1 溫 度 1

    1.1.1 溫 度 1

    1.1.2 絕對溫度 2

    1.1.3 國際溫標 3

    1.2 溫度和熱量 3

    1.2.1 溫度和熱量 3

    1.2.2 潛 熱 6

    1.3 溫度與劣化 7

    1.4 溫度測量 9

    1.4.1 測溫原理 9

    1.4.2 測溫時的注意事項 11

    1.4.3 各種溫度計及其特點 12



    第 2 章 濕 度 21

    2.1 濕 度 21

    2.1.1 絕對濕度 22

    2.1.2 相對濕度 22

    2.1.3 露點 23

    2.1.4 其他 26

    2.2 濕度和劣化 27

    2.3 濕度控制 33

    2.3.1 空調 33

    2.3.2 展示櫃 36

    2.3.3 調濕劑 37

    2.3.4 保存箱 40

    2.3.5 包裝容器 41

    2.4 濕度測量 45

    2.4.1 濕度測量原理 45

    2.4.2 測量濕度時的注意事項 46

    2.4.3 濕度計校正 47

    2.4.4 各種濕度計及其特點 48



    第 3 章 光 57

    3.1 光和波長 57

    3.2 光與色 58

    3.2.1 光與色 58

    3.2.2 如何決定顏色 60

    3.2.3 色 溫 63

    3.2.4 演色性 64

    3.3 光的明亮度 65

    3.3.1 坎德拉 65

    3.3.2 流 明 66

    3.3.3 勒克斯 66

    3.3.4 標準光函數 66

    3.3.5 測光器 67

    3.4 光和劣化 69

    3.4.1 光和劣化 69

    3.4.2 藍色羊毛標準 .................................................................. 71

    3.4.3 防止因燈光褪色的概念 ................................................ 71

    3.5 照 明 ........................................................................... 76

    3.5.1 展覽照明 ......................................................................... 76

    3.5.2 照度和視別能力 ............................................................ 77

    3.5.3 照明計畫 ........................................................................ 78

    3.5.4 光 源 ............................................................................ 81



    第 4 章 空氣污染 89

    4.1 研究的歷史 90

    4.1.1 大氣污染問題 90

    4.1.2 室內污染問題 91

    4.2 室內污染物的來源及對文化財的影響 93

    4.2.1 污染物種類及對文化財的影響 93

    4.2.2 污染物的來源 96

    4.3 調查法(偵測方法) 97

    4.3.1 空間空氣環境監測 99

    4.3.2 對文化財的影響之評價方法 104

    4.4 空氣污染對策 105

    4.4.1 大氣污染物質之對策 106

    4.4.2 室內污染物質之對策 107

    4.4.3 展示櫃污染對策 111



    第 5 章 生 物 119

    5.1 限制因素 120

    5.2 造成生物損害的生物 121

    5.2.1 對室內環境有害的主要生物 123

    5.2.2 在室外環境造成危害的主要生物 127

    5.3 防止生物危害 130

    5.3.1 有害生物綜合防治:IPM 130

    5.3.2 級別(level)控制和 IPM 區域(zone)的概念 136

    5.4 生物危害的處理方法 137

    5.4.1 黴菌處理法 137

    5.4.2 文化財害蟲─針對「棲息於文化財內之昆蟲」的處置法139

    5.4.3 文化財害蟲─特別針對「文化財外部棲息之昆蟲」的處置法 149

    5.4.4 戶外文化化財的情形 151



    第 6 章 撞擊與震動 157

    6.1 運輸過的剖析 157

    6.2 碰撞(撞擊) 157

    6.2.1 可能發生撞擊的力道 158

    6.2.2 文物容易損壞的程度 160

    6.2.3 捆包用緩衝材料的撞擊吸收力 162

    6.3 震 動 164

    6.4 搬運方式的搖晃力道 166



    第 7 章 火災 169

    7.1 火災及撲滅火災 170

    7.2 滅火設備 171

    7.3 防火 184

    7.4 火災偵測設備 186



    第 8 章 地 震 189

    8.1 地震和地震動 189

    8.2 地震的發生 190

    8.3 地震造成的災害 191

    8.3.1 地震造成的災害 191

    8.3.2 地震的週期和建築物的固有週期 194

    8.3.3 搖晃和傾倒的條件 196

    8.3.4 鎌倉大佛的地震對策 198

    8.4 展示收納器械的地震對策 200



    第 9 章 氣象災害 211

    9.1 氣象災害和及異常氣象 211

    9.2 日本氣象的長期變化趨勢 212

    9.3 異常氣象的影響 215

    9.4 淹水的對策 216



    第 10 章 竊盜.人為破壞 219

    10.1 防止犯罪的環境設計 220

    10.2 防止犯罪診斷 221

    10.2.1 入侵路徑和方法 221

    10.3 防止犯罪對策 224

    10.3.1 鎖及鑰匙 226

    10.3.2 玻璃 227

    10.3.3 防止犯罪的設備和儀器機器 229

    10.3.4 地區的巡視 234



    第 11 章 有關文化財公開設施的法規 237

    11.1 文化財保護法和公開 238

    11.1.1 文化財的種類 238

    11.1.2 重要文化財的公開 241

    11.1.3 公開的設施 245

    11.1.4 公開認可設施 246

    11.2 博物館設施 248

    11.2.1 博物館的種類 249

    11.2.2 作為博物館的要件 250



    第 12 章 有關博物館文物保存之倫理 253

    12.1 博物館文物相關的倫理 253

    12.2 關於博物館組織的倫理 254

    12.3 文化財的價?和本體的關係 255

    12.4 保存修復的職業倫理 257

    12.4.1歷史 257

    12.4.2內容 258

    12.5 保存修復倫理的意義 259

    參考文獻 ...................................................................261

    索引 ...........................................................................264









    十二帖文化資產的日常守護良方




      「預防勝於治療」,在人體健康上如此,在文化資產領域亦然。從「預防」做起,為文化資產營造出良好的保存環境,可以有效保持文化資產的健康,除了減少所費不貲的修復經費,還可以避免修復時程。1980年代迄今,「預防性保存」是國際上文化資產保存的主流意識,從環境入手,探究文化資產劣化成因並評估風險,進而擬定保存策略,相信「正確的保存可以減少修復」



      本書論及環境中導致文化資產劣化的因子,不僅有溫度、濕度、光、生物、地震、氣象災害等自然環境因素;也包括因為社會發展導致環境影響產生文物劣化的空氣污染。當然,人為疏失引發文化資產受損的撞擊與震動、火災、竊盜、設施規劃不佳等因素也在其中。作者並指出,文化資產保存從業人員,應該要建構文化資產的「保存倫理」。



      作者出版本書的理念很純粹,當時日本需要一本以自然科學為主軸、預防性保存為核心的專業書籍,用以落實在文化資產保存實務工作。本書兼具嚴謹的學理論述與詳細的解說範例,涵蓋物理、化學、生物學、地質學、火災及大氣科學、人為疏失或蓄意破壞等等不同範疇。當我們研讀之際,發現作者在每個章節裡仔細描述諸多保存因素的細節,不禁由衷佩服工學院出身的三浦先生、理學系出身的佐野女士及木川女士,畢生奉獻於文化資產保存工作。更有甚者,因應本次翻譯出版,作者再次修訂了部分章節內容,看著作者修訂的筆跡,可見其讓本書更臻完善的心情,也讓我們了解文化資產保存工作與方法必須與時俱進。



      本書2004年於日本出版即受到博物館、美術館及大學院校廣泛運用。日本在2009年修訂《博物館法》施行條例,針對學藝員(相當於國內博物館或美術館相關研究或從業人員)規範了必修科目「博物館資料保存論」,這本書成為指定教科書。希望書中提供的十二帖文資日常守護良方,在臺灣也能提供文化資產相關從業人員對保存環境有最根本的認識,並成為國內實務或教學運用的最佳參考書。



      在此特別感謝參與本書製作的所有人員、各章節的審訂者及審查委員。本書內容涵蓋領域廣袤多元、加上作者許多細節的描述。編輯團隊多次縝密編輯校對,若有不夠完美之處,期盼讀者不吝批評指教。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局長

    陳濟民 謹誌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