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台灣詩學吹鼓吹詩人叢書出版緣起�蘇紹連
「臺灣詩學季刊雜誌社」創辦於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六日,這是臺灣詩壇上一個歷史性的日子,這個日子開啟了臺灣詩學時代的來臨。《臺灣詩學季刊》在前後任社長向明和李瑞騰的帶領下,經歷了兩位主編白靈、蕭蕭,至二○○二年改版為《臺灣詩學學刊》,由鄭慧如主編,以學術論文為主,附刊詩作。二○○三年六月十一日設立「吹鼓吹詩論壇」網站,從此,一個大型的詩論壇終於在臺灣誕生。二○○五年九月增加《臺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刊物,由蘇紹連主編。《臺灣詩學》以雙刊物形態創詩壇之舉,同時出版學術專業的評論詩學,及以詩創作為主的詩刊。
「吹鼓吹詩論壇」定位為新世代新勢力的網路詩社群,以「詩腸鼓吹,吹響詩號,鼓動詩潮」十二字為論壇主旨,典出自於唐朝•馮贄《雲仙雜記•二、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戴顒春日攜雙柑斗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鸝聲,此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汝知之乎?』」因黃鸝之聲悅耳動聽,可以發人清思,激發詩興,詩興的激發必須砭去俗思,代以雅興。論壇名稱「吹鼓吹」三字響亮,論壇主旨旗幟鮮明,立即在網路詩界開荒之際引領風騷。
「吹鼓吹詩論壇」網站在臺灣網路執詩界牛耳是不爭的事實,詩的創作者或讀者們競相加入論壇為會員,除於論壇發表詩作、賞評回覆外,更有擔任版主者參與論壇版務的工作,一起推動論壇的輪子,繼續邁向更為寬廣的網路詩創作及交流場域。在這之中,有許多潛質優異的一九七○和一九八○世代的年輕詩人逐漸浮現出來,其詩作散發耀眼的光芒,深受詩壇前輩們的矚目,另外,也有許多重拾詩筆寫詩的一九五○和一九六○世代詩人,因為加入「吹鼓吹詩論壇」後更為勤奮努力,而獲得可觀的成果,他們不分年紀,都曾參與「吹鼓吹詩論壇」的耕耘,現今已是能獨當一面的二十一世紀頂尖詩人。
二○一○年,為因應facebook的強力效應,「臺灣詩學」增設了「facebook詩論壇」社團,由臉書上的寫作者直接加入為會員,一齊發表詩文、談詩論藝,相互交流。二○一七年一月二日起,將「facebook詩論壇」改為本社在臉書推動徵稿的平臺園地,與原「吹鼓吹詩論壇」網站並行運作。後來,因應網路發展趨向,「吹鼓吹詩論壇」網站漸失去魅力,故於二○二一年五月三十一日宣告關站,轉為資料庫,只留臉書的「facebook詩論壇」做為投稿窗口,並接受e-mail投稿,而《吹鼓吹論壇》詩刊仍依編輯企劃,保留設站的精神:「詩腸鼓吹,吹響詩號,鼓動詩潮」,繼續的運作。
除了《吹鼓吹論壇》詩刊外,二○○九年起,更進一步訂立「臺灣詩學吹鼓吹詩人叢書」方案,鼓勵在「吹鼓吹詩論壇」創作優異的詩人,出版其個人詩集,期與「臺灣詩學」的宗旨「挖深織廣,詩寫臺灣經驗;剖情析采,論說現代詩學」站在同一高度,留下創作的成果。此一方案幸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應允,而得以實現。「臺灣詩學季刊雜誌社」將戮力於此項方案的進行,每年甄選數名優秀的詩人出版詩集,以細水長流的方式,也許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之後,這套「吹鼓吹詩人叢書」累計無數本詩集,將是臺灣詩壇在二十一世紀中一套堅強而整齊的詩人叢書,以此見證臺灣詩史上這段期間詩人的成長及詩風的建立。
我們殷切期盼,歡迎詩人們加入「臺灣詩學吹鼓吹詩人叢書」的出版行列!
二○二三年一月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