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心智化兒童治療:與兒童及家長工作的實戰手冊

心智化兒童治療:與兒童及家長工作的實戰手冊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573609
尼克.米奇利,卡琳.恩辛克,卡琳.林德奎斯特,諾卡.馬爾柏格,妮可.穆勒
楊舒涵,李冠瑩,黃彥勳,黃淑萍
心靈工坊
2024年1月18日
207.00  元
HK$ 175.95  






ISBN:9789863573609
  • 叢書系列:Psychotherapy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7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Psychotherapy


  • 心理勵志 > 心理諮商/治療











      「再也沒有比家庭互動更能令人喪失心智化的情境了。在家庭中,人際關係往往是最緊張、最有愛但也最為情緒化的;換句話說,家庭做為一種潛在的環境,每天都可能促使一個甚至更多的家庭成員失去他們的心智化能力。」──馮納吉與艾莉森



      以心智化為基礎的兒童心理治療(Mentalization-Based Treatment for Children,簡稱MBT-C),可幫助兒童理解自身想法、調節情緒,同時支持父母滿足孩子的情緒需求,是與親子進行心理工作的一大利器。本書由英、美、加、荷蘭及瑞典五地的專家聯合執筆,提出一個有時間限期的心智化治療模式,並將親職諮詢納入到模式當中,期盼以雙軌並行的方式,在治療期間內提升孩子與家長各自的心智化能力。針對對象為5-12歲、因焦慮、憂鬱症、人際困難、心智化能力停滯等情緒障礙,以及輕到中度的行為問題的孩子們及其父母。



      本書從詳實的評估與個案概念化歷程開始,加入發展心理學理論的觀點,配合具體明瞭的治療架構與步驟,讓實務工作者們爭取在短時間(約9-12次)內處理關鍵的親子關係及心智化能力的主題,並描繪出工作上的可行方向。



      這個治療取向運用了傳統心理動力學的原則,更結合依附理論、心智化實證研究,以及認知行為治療、遊戲治療等不同取向。簡明而條理清晰的論述,不但適合臨床醫師、諮商師、輔導老師、社工師參考,一般父母師長閱讀本書,也能得到許多啟發。



      享譽國際的兒童心理治療師尼克•米奇利組成了一支由心智化專家組成的全明星團隊,以協助各種理論取向的臨床工作者一起「心智化」出溫暖的兒童治療之樣貌。《心智化兒童治療》可望成為一本經典的治療手冊,適用於各式心理障礙診斷與不同家庭背景的兒童。──傑夫·古德曼博士(Geoff Goodman, PhD, FIPA)紐約長島大學臨床心理治療博士課程負責人;精神分析訓練與研究中心(IPTAR)



    本書特色



      ★國內第一本使用心智化理論進行兒童青少年治療的實務操作手冊,兒童青少年治療師、諮商師、中小學輔導老師必備。



      ★本書經由兒童心智化理論的爬梳,間接引介了與英國精神分析重鎮塔維斯托克診所鼎足而立的安娜•佛洛伊德中心相關訓練,以及其關注的學校場域心理治療議題。



    誠摯推薦



      周仁宇 | 精神科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訓練分析師、人類學博士

      林亮吟 | 精神科醫師、心禾診所院長

      孫明儀 | ?福部保護司「六歲以下兒少保護親職賦能計畫」全國總督導、

      映安社會工作師事務所負責人

      許宗蔚 |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師、成人精神分析師

      詹志禹 | 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樊雪梅 | 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博士(Tavistock & UEL)、兒童、

      成人訓練督導級精神分析師(BPaS, IPA)

      魏秀年 | 英國Tavistock認證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師、台灣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 | 臨床心理師

      (依姓氏筆畫排列)


     





    推薦序:規劃完善導覽系統的兒童心智化主題博物館�周仁宇

    審閱序:繼續ke-sio?k�謝佳芳

    譯序:與父母及孩子一起編織心智化的脈絡

    至繁體中文讀者�尼克.米奇利

    前言�彼得.馮納吉

    謝辭

    緒論



    第一部:理論框架

    第一章? 心智化的發展

    第二章? 當心智化能力發展不良或崩解時

    ?

    第二部:治療導向的說明

    第三章?? 有時限的MBT-C的結構與目標

    第四章?? 有時限的MBT-C中治療師的立場

    第五章?? 有時限的MBT-C的評估歷程

    第六章?? 在有時限的MBT-C中與孩子的直接工作

    第七章?? 以心智化做為基礎框架與父母工作

    第八章?? 準備說再見:談有時限的MBT-C之結案

    第九章?? 案例討論:談如何運用有時限的MBT-C



    結論:回顧與展望



    【附錄一】如何測量兒童與父母的反思功能

    【附錄二】參考文獻

    【附錄三】英文索引



    ?





    推薦序



    規劃完善導覽系統的兒童心智化主題博物館




      《心智化兒童治療:與兒童及家長工作的實戰手冊》是一本很好看的書,而且是在各個方面都好的那種好看,既容易看,看了有收穫,又會讓人想一直看下去的那種。



      首先,作者以非常清楚明白的結構,一章一章地介紹以心智化為基礎的兒童心理治療(MBT-C)這個治療法的評估、進行與結案。書中也詳細說明治療師應該以什麼樣的目標和態度來與孩子或父母工作。再者,作者最令人佩服的地方,是能夠在極少提及複雜理論的同時,讓每個段落緊緊扣連心智化理論的脈絡,這容許讀者能夠輕鬆地閱讀,又總是明白每個做法背後的邏輯。最重要的是,本書當中大量的案例說明,讓本書讀起來很有臨場感,有時興奮,有時悲傷,有時無奈。整本書像是一座擁有規劃完善導覽系統的主題博物館,引領讀者進入兒童心智化治療的領域。我猜想,本書的主事作者應該是個很聰明又有趣的人。



      本書的出版對台灣的兒童心理治療領域相當重要。如果能以此為基礎,讓越來越多治療師投入MBT-C,將能協助許多在心智化上需要幫助的孩子,他們無法形成感官與想像間的正向循環,或是形成了但又因為某種因素而被打斷,因而陷入受制約反射影響的衝動或退縮當中。不論是在最普通輕微的情緒困擾,以及最混亂的行為問題當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心智化上的困難。但不論輕微或嚴重,若是孩子想不通的事一直沒有被人理解,因而持續無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為,無法為這些行為負責,最後孩子會發展出嚴重的行為問題,造成家庭與學校的混亂。要如何與這種情境下的孩子、父母工作,對於老師、社工師、治療師、醫師而言一直是個很大的挑戰。



      例如,在台灣的兒少保護、身心障礙、早期療育等領域當中,孩子、父母、治療師們經常必須面對各種積重難返的情境。MBT-C對他們將有很實際的幫助。對於已然負荷過度的社政系統而言,本書介紹的短期治療模式,雖然不能解決所有的實務困境,但確實提供了一個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進行有效工作的希望。



      另一方面,對於更廣泛意義上的兒童治療師們來說,這個治療法也是一個很值得參考的治療或評估模式。近年來,由於心理治療的健保給付與自費收費標準之間的差異實在過於懸殊,健保給付的長期心理治療在醫院當中已是極為少見。若是能夠爭取更合理的健保給付,MBT-C或許可以改變這個現象。畢竟,MBT-C所碰觸的,是情緒發展上遇到困難的孩子的核心問題,並且,它是個短期治療,也可以被當成一個評估工具。



      此外,在學校工作的老師們也很適合閱讀本書。我並不是說要在中小學當中進行MBT-C,而是說這本書的內容對老師們極為有用,在面對學生的情緒和行為問題上,本書提供了許多實用的應對方式。雖然書中的許多案例內容發生在診療室中,但有許多片段可以應用在教室的情境裡。



      再者,若是您對心智化感到興趣,但又覺得心智化理論太過複雜難以理解而正感到挫折,本書將會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即使您並不打算以任何型式參與兒童心理治療的實務工作,您仍然可以透過閱讀本書碰觸心智化概念的精髓。因為兒童在發展上的強大動能,比起成人的心理治療,本書的案例提供一種更貼近心智化發展的視角。就像同一條溪流,在最上游的哈伊拉羅溪會看到不同於再往下的郡大溪、丹大溪、濁水溪的風景一樣。



      恭喜楊舒涵、李冠瑩、黃彥勳、黃淑萍四位譯者以及負責審閱的謝佳芳完成了如此重要且具有重大意義的工作。

    ?
    周仁宇

    人類學博士

    兒童精神科醫師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訓練分析師

    2024年1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