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走在當沖啟示路
記得在2006∼2007年間,人生第一次下單前懷著忐忑的心拿起電話,撥打著營業員專線,因為分秒必爭,所以講話儘量精簡:
小畢:「O小姐,帳號OOOOO,台指期貨XXXX點,買進多單一口!(掛電話)」
過沒幾秒(電話聲響|營業員回電)
營業員:「謝先生,回報:已買進台指期貨一口,成交在XXXX點。(匆促掛電話)」
接下來,我的心情就隨著螢幕上的K線上下起伏,時而緊張、時而興奮,但通常是緊張大於興奮,最後再失望地撥出專線請營業員幫我「停損」。
當網路下單開始普及後,不用透過營業員了,自己可以直接用閃電下單快速買賣。
於是某天我從原本操作1口小台指期貨,到做錯反手翻單變2口,再錯又變4口、8口、16口,我只是單純覺得:用這樣的「倍數翻單法」只要對一次,之前的虧損就能全部賺回來了!不過部位越大、停損只敢放更短,當我發現手上有32口小台指期貨時,已實現及未實現的虧損已遠遠超過原本自己設定「日虧損停單限額」的20倍(1 天賠掉20天的停單金額)!
Gosh!這樣我還能再反手64口下去嗎?
不行!不行了!我的心裡很清楚,再這樣操作下去真的會爆掉,而且保證金也不足以支撐這麼做下去!
當停損完後,頭皮感到一陣發麻,全身都在發燙冒汗!
小畢跟大多數的人一樣,既沒有在金融業內工作、也不是什麼財經相關科系畢業,剛開始進到股市前什麼經驗都沒有,是個連股票�期貨都沒買過的小小白;但我覺得自己的優點是對有興趣的事物會很用功學習,所以在學了很多知識技巧後覺得應該是可以開始賺錢了。
但實際下單後,在上下波動的行情中,好像只是一次又一次手足無措地「停損」做收;縱使偶有獲利也像是向市場借放的,因為過一陣子它又被拿回去了。
就這樣一下賺、一下賠、繼續找聖杯的循環,也不知道問題在哪裡?也沒有認識真的能賺錢的贏家,只能每天繼續 「埋頭鑽研」家裡上百本的金融書籍,以及看著電視上好像很神的老師的教學。
當時聽到期貨商大力推廣「台指選擇權」,初期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商品很複雜,但是當小畢耐心了解後,反而對它操作策略的多變、跟需要搭配行情「排兵布陣」的操作方式深感有趣。透過自己土法煉鋼摸索學習,發現如【章節 0-4:誰要賠錢?】中分享的心得以後,我開始以資控跟風控為主軸,操作賣方策略連續獲利6年有餘。為了更專心操作,也逐漸沒有多餘的心力繼續服務原本自己經營公司的客戶,而想把公司轉讓出去。
雖然操作選擇權可以獲利,但是天天都要留倉1,000口上下,我還是很嚮往當沖擁有不用留倉的優勢,所以每年都花費40%的選擇權獲利來練習做當沖,只是這動作就像是個錢坑一樣,一直都學不會。
2014年2月22日參加自由人堯勳哥的台指期貨課程,開啟了我們之間的緣分,在一次的下午茶中,他建議我試著從「個股期貨」選標的來做當沖。從沒買過一張「股票」的我,就這樣開始研究股票的衍生商品。
當時個股期貨每天的成交量都很少,算是期貨類的「藍海」市場,場內只有一些散戶跟造市的程式單參與,而期貨程式單只會依照股票「集合競價」5或10秒的撮合結果出來後才有動作,所以只要盯著股票的「五檔」及「成交明細」、並預測下個5或10秒的方向,就先卡位「逐筆撮合」的個股期貨,對了也走、錯了也砍,就這樣每天來回往返數十趟、數百趟的操作。
因為期貨的交易成本很低,我發現只要能紀律維持這樣的步調執行停損�停利,把勝率維持在50%多一些,甚至每次看對時能多抱單一次撮合(5 秒�10 秒)讓獲利增加,每個月的帳戶就一直是正報酬的,甚至透過經驗持續成長。
時至今日,雖然現在的操作手法已經不會這麼簡單,商品也從個股期貨轉到現股,但將近10年的時間小畢除了休假旅遊或有要事外,我不會錯過任何一天能當沖賺錢的機會。
自由人堯勳哥無疑就是我在當沖交易的啟蒙貴人,小畢非常感恩他。
2020年全世界的新冠疫情(Covid-19)大爆發,大量的工作崗位都改成在家工作,因著這個新的形勢,當沖頓時成了全民的淘金運動!在這短短的兩年間,聽到不少的少年股神崛起新聞,但隨著2022年的空頭行情,又聽到不少因此殞落的悲傷故事。
當沖,對很多人來說就是有種魔力,每天在網路上總會看到很多能早早獲利下班的對帳單,甚至台灣因為買賣股票不用當天交割的特性,一度給人一種不用本金就能進場廝殺、賺價差的錯誤觀念,而風險往往就是在這些錯誤的認知跟不明白中發生。
原本出版社跟小畢討論要把這本書定位在給「小資當沖新手」的入門書,但小畢覺得「當沖」週期很快,如果對想當沖的人只給出初步的建議似乎沒有太大的意義,畢竟交易的觀念一旦不正確、操作稍有失誤,市場就會要交易者用「賠錢」作為代價;更何況當沖的週期,如果不是「高週轉獲利」,就是「高週轉陣亡」了!
所以最後我還是決定盡可能用我能表達的方式,分享自己這些年在交易上覺得重要的方法及心法。尤其在「心法」部分,當在市場上越來越久,對市場的本質理解越深、認識的贏家越多就會發現:所有能在市場上生存的贏家,對交易「心態」的重視是遠遠優先於「方法」的!
方法可能會因為各種因素需要做調整或改變,但交易的心法或態度卻不會因此而不同;正確的心態才能帶我們度過每個大小的順逆交易期,還不僅止於當沖這麼短的週期而已,「波段」以上同樣都適用。
要完成這本書對我來說實屬不易,交稿期限也一延再延。因為對小畢來說每天收盤後,最優先要忙的還是得放在檢討自己的交易跟行情蒐集上,而在寫這本書的2022∼2023年間,行情相對前幾年也有不小的改變,所以小畢著實花費不少時間在原策略的校調及新策略的開發上,最後只能透過僅剩的時間挑燈夜戰,將這一路的經歷逐字逐句、累積成冊。
這本書名為「當沖畢勝啟示路」,是小畢的太太幫忙取的,我很喜歡這個書名,因為這本書紀錄了自己從一個標準輸家開始,透過自我覺知及調整始能逐步邁向獲利的過程;也由淺入深地分享了小畢在市場上操作的核心方法及心法。內容或許不能保證對所有人都適用,但小畢如實是這樣經營這個深愛的事業至今的,而我深信未來依然能這樣一直經營下去。希望這些分享的內容能帶給大家一些交易上的啟發跟「啟示」,無論當沖或波段都一樣!
祝大家事事圓滿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