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心臟夠強,不怕突然登出人生:北榮名醫教你遠離三高,常保心血管健康

心臟夠強,不怕突然登出人生:北榮名醫教你遠離三高,常保心血管健康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477312
黃柏勳
三民
2024年2月14日
127.00  元
HK$ 114.3  






ISBN:9789571477312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5 x 21 x 1.04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醫療保健 > 疾病百科











      心臟疾病高居國人「第2大死因」

      平均每22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

      說是「國民健康殺手」一點也不為過



      演員高以翔、小鬼黃鴻升、影帝龍劭華、導演明金成……

      演藝圈名人猝逝的消息時有所聞

      他們看起來都很健康,為什麼心臟病會「突如其來」?



      其實,心臟病是各種危險因子「累積而來」

      只是往往被我們忽略



      而這些危險因子,都和「生活」有關──



      健檢報告有紅字,但身體沒什麼異狀,那我應該沒事吧?

      ?「沒症狀≠沒事」!許多疾病初期都沒有症狀,加上檢測難免有誤差,一旦有症狀產生,往往已經動脈硬化、血管嚴重堵塞。再說,多少人真的拿著健檢報告與醫師諮詢,並做後續追蹤呢?



      我還年輕,心血管疾病應該跟我無關吧?

      ?心因性猝死有年輕化的趨勢,第一波心肌梗塞高峰期約落在40歲左右。然而,我國成人有4至7成不知道自己的血糖、血壓、血脂數值已有異常,你可能正是其中之一。



      記住:錯誤的健康觀念,比疾病還可怕!



      以下6種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你是其中之一嗎?

      ◎ 男性超過40歲,女性超過50歲

      ◎ 有心臟病或腦中風等家族史

      ◎ 三高患者,健檢報告紅字多

      ◎ 有抽菸及飲酒習慣,平日應酬多

      ◎ 常覺得工作�生活壓力大,負面情緒多

      ◎ 運動量少,幾乎不運動



      心血管疾病是「不可逆」的病理變化,且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不要因為年輕就揮霍老本,更不要因為無症狀就掉以輕心。我們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若不想突然「被登出」人生,就要好好珍惜自己的身體,從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始,健康保本。



      無論是自己或家人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身體出現問題,卻不知道如何改善,也擔心門診時不知道怎麼開口詢問醫師;或有心想要維持身體健康,卻不知道從哪裡做起的人,本書適合各年齡與各族群閱讀。



      本書將告訴你:

      1. 為什麼說心血管疾病是「生活習慣病」? 

      2. 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心臟衰竭……都是心臟病,有什麼不一樣?

      3. 運動心電圖、心導管……這麼多檢查項目,要做哪個好?

      4. 只要改變生活習慣,80%的心臟病可預防?!



      ★ 每章節附「自我檢測表」,快速評估自己是否為高風險族群



    聯合推薦



      吳其穎�兒科醫師、《蒼藍鴿的醫學天地》創辦人

      林幸榮�心臟醫學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洪傳岳�前萬芳醫院院長

      許育瑞�仰德集團董事長

      陳威明�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陳雲亮�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顧問醫師

      陳適安�臺中榮民總醫院院長

      郭家和�《潮健康》總編輯

      黃瑞仁�輔大醫院院長

      蔡正弘�友華生技董事長

      謝震武�律師、電視主持人

      蘭萱�資深媒體人、《蘭萱時間》節目主持人

      (依姓氏筆畫排序)

    ?


     





    聯合推薦

    自序



    第一章》這些其實都是「生活習慣病」

    ──從生活習慣著手就能預防的疾病

    +「生活習慣」檢測

    01 現代人不可忽視的「代謝症候群」

    02 主動脈剝離一半以上是「高血壓」引起

    〔專欄〕居家血壓測量

    〔專欄〕高血壓治療的迷思

    03 動脈血管硬化的主因──高血脂

    04 全身血管系統的殺手──高血糖

    〔專欄〕「生酮飲食」到底好不好?



    第二章》生活習慣病的「終點站」

    ──45歲以上的「第二大死因」就是心臟疾病

    +「心血管疾病風險」檢測

    01 狹心症

    02 急性心肌梗塞

    03 二尖瓣脫垂

    04 心房顫動

    05 心臟衰竭

    06 主動脈剝離

    07 經濟艙症候群



    第三章》預防勝於治療

    ──心臟健檢這樣做

    01 運動心電圖檢查

    02 心導管檢查

    〔專欄〕血管氣球擴張術與血管支架置放

    03 周邊血管疾病之診斷與治療

    〔專欄〕血管新生



    第四章》健康「心」生活

    ──只要改變生活習慣,80%的心臟病可預防!

    01 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02 維護心血管健康的生活方式

    〔專欄〕紅酒有助於心血管健康?

    〔專欄〕女性過了「更年期」,更要留意心血管疾病

    03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有8成是吸菸者

    04 要活就要「動」



    附錄



    ?









      以前都不知道當心臟科醫師會有多忙,一直到當了主治醫師,才知道有心血管疾病與問題的病人真的很多,這可能也正是臺灣邁入高齡化社會所面臨的重要課題,常常看完門診已精疲力竭,因為許多門診病患,特別是病患的家屬都有很多問題要詢問,因此也興起把這些重要、有趣的問題整理起來的念頭,讓社會大眾能夠更瞭解心臟疾病的成因、症狀與治療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制敵於先機!



      在門診看病許多年,很多病人與家屬常常有一堆問題……

      「我年紀不大,怎麼會急性心肌梗塞呢?」

      「我的飲食習慣很正常,為什麼會動脈硬化呢?」

      「我飲食明明很清淡,為什麼膽固醇還是偏高呢?」

      「我的生活很規律,也有在運動,為什麼我還是會有高血壓呢?」

      「我的電腦斷層看到血管鈣化,我該怎麼辦呢?」



      和血管動脈硬化息息相關的腦中風、心臟病與周邊血管疾病,近年來在全球十大死因中名列前茅,醫學界一直努力瞭解動脈硬化的形成機轉,因為它影響了全球數以萬計人類的健康,全世界也投入無數的研究資源嘗試來解開此一謎團。



      我的工作是心臟內科醫師,時時刻刻都必須和心血管疾病打交道,包括在門診不厭其煩地提醒病患如何遠離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幫助大家良好控制血壓和血糖,我樂於從事類似的衛教工作,但還是對於許多民眾不願意服用高血壓或降膽固醇藥物感到灰心。尤其是每次接到值班總醫師必須進行緊急心導管的電話,心裡總會浮現病患家屬焦急的神情。一直覺得心血管疾病應該是能夠預防的,因此心裡總有些遺憾。



      當我接到出版社的邀約,請我幫忙出版一本專書教導邁入高齡社會的臺灣民眾,如何從生活上的小地方來保護心血管,遠離心臟血管疾病,雖然在教學醫院臨床教學與研究的負擔頗重,但我還是欣然答應接下這項工作,希望藉由此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來介紹各類心血管疾病、血管動脈硬化的過程與所造成的影響,並整理相關資訊,幫助一般民眾理解如何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以更正確的方式來遠離心血管疾病。



      古人云君子三立:立德、立功(行)、立言。

      僅將此書獻給我最親愛的家人與師長。

    ?
    黃柏勳




    其 他 著 作
    1. 祕密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