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華人左翼思辨(思想49)

華人左翼思辨(思想49)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72729
聯經出版公司
2024年2月29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570872729
  • 叢書系列:思想
  • 規格:平裝 / 356頁 / 14.8 x 21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思想


  • 人文社科 > 社會議題 > 文化評論/社會觀察











      本期的專輯是「華人左翼思辨」。「左」的歷史、思考與實踐,與「華人」這個略顯曖昧的身分高度相關,亦與「中國」自清末以來的發展與變化有著多重交錯,卻又不能完全疊合的複雜關係。所謂「左」「右」其實是一個相對的問題,平等期待中也有自由的向度,自由的嚮往中也不乏對平等的要求。理念與實踐常有著理想豐滿而現實骨感的巨大落差,使得理念的意義與評價不能脫離現實與脈絡的尺度。與其將「左」「右」單純視為一種政治派別或是政治主張,不如從倫理與情感、歷史實踐與當代論辯等向度去求索其實質的意涵。本專輯共收錄九篇文章,論述了「左」的意涵、實踐與局限。


     





    民國史學三派與政治:重訪首?中研院人文學科院士評選(田方萌)

    何以建國?:民族主義、分離主義與民族國家之邊界(張千帆)

    魁奈的中國政治論(高力克)



    華人左翼思辨

    莫忘同路人:「華人左翼思辨」專輯弁言(王智明)

    輯一? 倫理與情感

    「魯迅左翼」的倫理:從同路人到獨立左翼(錢永祥)

    為「左翼憂鬱」辯護(涂 航)

    輯二? 歷史實踐

    左翼在馬來(西)亞(蘇穎欣)

    為什麼是廈門班:台灣左翼戲劇散論(林克歡)

    由親共宣傳者到自由派的李怡?補記一段被淡化的香港左翼思想歷史(葉蔭聰)

    中國大陸文化研究小史(羅小茗)

    輯三? 當代論辯

    國際左翼與反戰(傅大為)

    離散華裔左翼與中國民族主義情結(劉 文、丘琦欣)

    無法達成的同志婚姻:關於當代兩岸思想輿論場中「左」與「右」糾葛的一些思考(施東來)



    思想評論

    回憶《艷陽天》:虛構歷史中的文學教化(張 寧)

    文明衝突論、薩義德與中華文明主義(雷樂天)

    激進理論的「革命中國」問題:劉康對齊澤克、巴迪歐(劉 欣)

    尋找生命的基礎(王 棟)

    下社區(雲也退)

    致讀者



    ?





    致讀者



      本期《思想》的專輯是「華人左翼論辨」,由編委王智明兄主持。他邀集了台灣、大陸、香港、馬來西亞,以及新加坡和北美的多篇文章,展現各地思考「左翼」的現況。他用「莫忘同路人」來期許華人左翼在今天應有的一種態度,一方面強調各地左翼有著類似的關懷,需要相互呼應;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當革命左翼已經潰散,昔日附麗於革命黨的「同路人」,如今必須尋找自己的獨立左翼定位。必須承認,這件工作面對的障礙重重。



      在這個專輯的文章之中,傅大為的〈國際左翼與反戰〉以及劉文、丘琦欣的〈離散華裔左翼與中國民族主義情結〉,由於涉及了台灣的敏感問題,可能在島內會引起最多的爭議。劉、丘兩位的文章,對台灣的左獨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不過以台灣當下的政治思考之單面化,「左獨」大概很難回應這麼認真而複雜的問題。



      傅大為先生前些時候曾與另外三位學者發起反戰運動,受到了強烈的抨擊。他在本期的這篇文章,除了進一步釐清他的觀點之外,也對某些批評者提出了尖銳的質疑。其實,「反戰」跟「反反戰」如果局限在「如何應對中共的軍事攻擊」前提之下,由於反戰者並無一人主張投降,這種爭論只是在尋找內部敵人而已。這時候,兩邊共有的一種更基本的價值:和平主義,以及和平主義所要求的包容、忍耐、慈悲、寬恕、愛心等價值,都被迫置諸腦後。不錯,戰爭與和平並不會由人心和德性來決定。但是在到達戰爭或和平的臨界點之前,兩岸互寄善意的知識人的首要責任,不是在反戰或者主戰,更不是在隔岸觀火,而是應該多鼓吹和平的價值、和平主義的各種德性,正視俄羅斯與烏克蘭、哈瑪斯與以色列所鑄成的人間煉獄,為了避免給兩岸帶來苦難、毀滅以及死亡,呼籲和平處理兩岸問題。如果左翼相信魯迅,相信「我們自己想活,也希望別人都活」,左翼就必定是和平主義者。和平主義很可能無法解決任何問題,但是它應該是面對任何問題時的基本態度。



      本期發表田方萌教授的〈民國史學三派與政治:重訪首?中研院人文學科院士評選〉長文。中央研究院第一屆人文學門院士選舉,特別是歷史學門,在當年就引起過爭議,後來的研究者也頗多,聚訟紛紜不斷。當年的院士如今均已作古,如今我們讀田方萌君這篇文章,值得注意的倒不是當年史學三派各自的政治立場如何作祟,影響了院士評選的結果,而是在民國時期的史料學派(自由派)、人文學派(保守派),與史觀學派(左派)的分歧與爭鬥火花四濺,這些立場都有真實、豐富的思想內容,而三派史學家在國難之中也都留下了接近不朽的學術著作。好事者只談三派爭鬥,有心人卻正視這三派所代表的思想、文化意義都是真實、可貴的。在今天,我們能領略這一點嗎?



      《思想》49期出版之後,將迎來第50期。對一份刊物來說50是戔戔之數,並不值得強調。不過在我們的感覺上,50期多少有一點里程碑的意義,我們想藉機會盤點、展望一下這份刊物走過的路和未來的方向。今年的5月4號正好是聯經出版公司成立的50週年。《思想》靠聯經公司的鼎力支持而維繫至今,我們願意以第50期與聯經公司同慶。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