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一個另類的生理學者所捕捉到的臺灣現代史
或許你可能不會如此深刻地體悟到,臺灣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移民社會!不僅僅有早年「唐山過海」的「經濟移民」,更有1949年世局丕變下的「戰爭移民」,他們在不同年代為臺灣留下深遠的影響與契機。潘震澤教授的自傳——「右手寫論文,左手寫科普:生理學者潘震澤自傳」,不僅見證了臺灣外省移民二代的人生軌跡,還捕捉新興學科——「生理學」在臺紮根的歷程。更重要的是,在老師筆下,我們看到教育促成臺灣社會進步的關鍵貢獻。
潘老師的家世十分普通,在那個烽火不休的年代,他年輕的父母經歷中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又隨即捲入血腥恐怖的國共內戰,並跟隨就讀的學校來到臺灣避難。新生活也並非一路平順,但韌性使然,他們攜手建立了家庭,養育潘老師一家四兄妹。潘老師在求學中培養出閱讀與音樂的嗜好,課業也不曾落下,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雖並未如其所願考上醫學系,但若我們換個角度仔細一想,音樂教育是新竹高中的一位音樂老師與一位校長堅持的理想所致,而閱讀則是家庭素養教育的體現。在當時的菁英高中,即使不是人人如此,但潘老師的際遇,也算是很常見的一類。
後來,潘老師來到臺灣大學就讀,是當年除了提供高等教育之外,以基礎科學領域來說,少數容許學術研究的場域之一。毫無疑問地,研究需要仰賴一群人努力,且不斷地累積,那些已經留學(主要是留學美國)歸國的教授們,帶回新知識、新方法、新思維,以及嶄新的教學理念,一一在校園內推展開來,成為重要的基石,更替學子們開了一扇窗,可以看到更寬廣的新境界,即便那是一扇望向美國的窗。於是,潘老師和無數的臺大校友一樣,踏上了留學之路,見識了美國社會的美與醜。
潘老師學成後居然沒有留在美國,而是回臺任教,被在美友人認為是個衝動的決定,畢竟在當時的社會風氣底下,存在著「混的不好」才會返鄉的想法。不過,臺灣已和先前不同,新設立的陽明醫學院(現為陽明交通大學)急需師資,因此潘老師受邀成為該校生理研究所的一員。除了繼續進行生理醫學的研究,培育生理相關人才之外,同時也教授醫學院學生基礎生理學。在這之中,教書是比較例行的工作,需要從原理講起,一步步建立基本觀念;研究就不同了,要帶領研究生發現新知,形成一個知識產業鏈,並且要有能力「行銷」全球——將論文發表於國際期刊。面對嶄新的挑戰,潘老師傑出的表現獲得國科會大獎,這是一個極高的榮耀!根據書中的描述,初得獎時他感到有點意外,算是對制度公平性的一種讚賞吧!就如同前面所說,他來自一個普通家庭,能獲此榮譽,也算是臺灣社會進步的表現。
除了學術工作,潘老師也講述了他的家人、師生關係與投入科普教育的過程,絕對是一本精彩的書!我把這些都留白,等待各位自己去細細品味,尤其是四、五、六年級生們,裡頭有很多我們共同的經驗與回憶!也歡迎後輩們一同了解當年的歷史光景。
——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于宏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