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這老天忘了眷顧的人生,一定要讀曾國藩 硬是延長清朝國祚六十年,曾國藩怎樣從死路中求生路、落榜考生逆襲為救國名將。

這老天忘了眷顧的人生,一定要讀曾國藩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182666
蔣星德
任性出版
2024年3月27日
130.00  元
HK$ 104  






ISBN:9786267182666
  • 叢書系列:issue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 x 21 x 1.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issue


  • 人文社科 > 傳記/自傳 > 毛澤東及中國近/當代人物











      出版至今80年來再版不斷,曾國藩女兒曾紀芬審閱認可,

      了解滿清中興名臣曾國藩生平、為人處事的最詳盡作品。



      ◎經商要學胡雪巖,為官要讀曾國藩,漢人書生曾國藩怎麼從滿人手裡拿到兵權?

      ◎為了打太平軍倉促組建的湘軍為何這麼強?靠幫手,讓理念不合的人也點頭合作。

      ◎曾國藩建完水師後就連吃兩場敗仗,他為何還推行「減兵」計畫?

      ◎《曾國藩家書》,連毛澤東都推崇。更被後世喻為最佳教子書。

      

      曾國藩生於1811年(嘉慶16年),原名子城,

      家境不好,進京赴考的錢還得跟親戚借,考了三次才中進士,

      天資不聰穎,也沒有顯赫家世,但有救國大志,自己改名「國藩」。



      1850年,太平天國在西南崛起,橫掃江南富庶地區,

      太平軍在洪秀全、李秀成、石達開等大將的統領下,

      只差兩百里遠就可以攻抵北京,滿清危在旦夕。



      沒想到清朝最後竟靠文人出身的曾國藩操辦的湘軍,打敗太平軍,

      讓即將崩潰的政權又延長了60年之久。



      作者蔣星德為民國時期歷史學者、曾氏侄兒,

      本書以最貼近曾國藩的角度、最詳盡的考據,

      書寫他從被鄉里嘲笑的落榜考生到一代名將,

      在老天不眷顧、官場沒人脈的際遇下逆襲成功。



      ◎高齡才成為官場新人,他卻不急著累積金錢

      進京當官,多數人的唯一希望是放外缺,比較可以撈錢,

      但曾國藩不想外放,寧願窮守著在北京讀書,

      他苦讀官制、財用、鹽政、漕務,軍國大事了然於胸,當權後馬上應用。



      ◎出師不利,輸到想死,他如何找出致勝策略?

      漢人掌握兵權,是滿清大忌,曾國藩如何將地方團練兵一路帶成湘軍?

      他重整毫無紀律、以漢人為主的綠營兵,並向地方仕紳、官員籌軍餉,

      咸豐3年(1853年)獲准在衡州練兵,從零開始創建水師。



      沒想到首次率水師出戰,就在岳州、靖港連吃兩敗仗,當地百姓頗有不滿,

      羞憤之下他投水以死明志負責,幸好被幕僚章壽麟撈起來救活。

      但戰敗之恥也讓他得到實戰經驗,理解「兵貴精不貴多」,

      規劃出「減兵省食」計畫,湘軍的嚴厲營規從此建立。



      後來,他重整軍隊、造船,繼續招募各地兵勇,並在弟弟曾國荃的協助下,

      以地雷轟破安慶城,隔年又死守南京城外46天,

      等太平軍彈盡糧絕,挖地道、埋炸藥攻破南京,最終滅了太平天國。



      ◎官場人緣不佳,他如何辦成大事?

      曾國藩曾在長沙設立「審案局」,清查土匪,

      依情節輕重,要不立斬,要不處以鞭刑(成立前四個月,便處決104人),

      當地人背後稱他是「曾剃頭」,地方官也因功勞被搶而討厭他。



      但他發掘塔齊布、羅澤南等名將,重用學生李鴻章、弟弟曾國荃領兵,

      還將與他不合的左宗棠推薦給朝廷。

      他自述:「成功之道,物色幫手而已。」



      ◎不甚聰明,但讀書勤、有耐心終成大業

      曾國藩認為學問之道在於有恆,不論再忙,他每天至少看書20頁,

      並做筆記,寫下自己的收穫與疑惑──這個方法,胡適也推崇。



      此外,曾國藩講究寫字,不僅幾十年日記全以楷書寫就,

      他在家閒暇時也臨帖百字,收斂自己的浮躁、練忍耐的工夫。

      連毛澤東都對《曾國藩家書》十分推崇,明確指出:「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

      後人更把曾國藩的家書,當成是最好的教子書與成功學。



      本書出版至今80年來再版不斷,曾國藩女兒曾紀芬審閱認可,

      看曾國藩怎樣從死路中求生路、落榜考生逆襲為救國名將。



    名人推薦



      臨床心理師、《練習不孤單》作者�李郁琳

      作家、高中國文老師�羊咩老師

    ?


     





    推薦序一 從人格特質的角度,重新看待曾國藩�李郁琳

    推薦序二 複雜之人,反而貼近你我的人生�羊咩老師

    曾國藩嘉言錄

    作者序 拙誠,一生克己不放肆

    三版序



    第一部 生平與功業



    第一章 借錢買書的平凡少年


    1 讓快斷氣的清朝,又多活了60年

    2 耕讀傳家,形塑曾國藩的性格

    3 5歲啟蒙,6歲入家塾

    4 考三次才當上進士,改名「國藩」



    第二章 京官窮活,只為打下事業基礎

    1 做京官第一為難的,便是窮

    2 14件軍國大事,他一一熟讀

    3 成功第一要務:物色幫手

    4 拙誠的力量,改變朝廷風氣



    第三章 文官撕了辭職信,組建一支軍

    1 創辦湘鄉團練

    2 一開始,他根本無意要對抗太平天國

    3 湘軍成形第一步,建水師



    第四章 屢戰屢敗屢自殺,敗局中找勝算

    1 湘勇第一次交戰失利

    2 太平軍三次占領武昌

    3 坐困南昌,無勝算

    4 回鄉奔喪,仍舊重回戰場



    第五章 困圍城寫遺書,薦人才留退路

    1 騎虎之勢已成,勝負之數未定

    2 祈門之急,寫遺書表明死而後已

    3 弟弟曾國荃的成功

    4 重用李鴻章

    5 花11年帶兵打仗,功成思退



    第六章 亂世做大官,功高不震主

    1 請辭兩江總督,清廷不准

    2 在任一日,盡一日責任

    3 曾國藩看「洋務」與外交政策

    4 患病與逝世

    5 曾國藩的遺聞軼事



    第二部 思想與領導哲學



    第七章 權力看很輕,欲望看很淡


    1 律己以嚴,而能得人心

    2 勤儉八字訣

    3 埋頭苦幹,不說大話

    4 找自己的過失,也請朋友直言以告

    5 論功推於人,論過引為己責



    第八章 政治要清明,先要有明主

    1 致力於成為「賢臣」

    2 曾國藩與太平天國思想上的衝突



    第九章 為官的貢獻

    1 處處是人才,唯須留心造育

    2 整頓官員,有四招

    3 財政首重節流

    4 曾剃頭的由來

    5 開啟留學制度

    6 政治之首:民生

    7 擴充器械製造產業,規畫軍工廠



    第十章 帶兵,要像父母帶孩子

    1 文人帶兵,要懂馭將之法

    2 軍中有歡欣之象,必敗

    3 戰術講究謹慎,絕不用險招

    4 創立水陸軍制

    5 辦理團練的作用

    6 重用地方仕紳

    7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



    第十一章 讀書與寫字的妙用

    1 讀書法:有恆心、不勉強、做筆記

    2 勤寫字,練忍耐

    3 家書與日記,詳細且誠懇

    4 崇拜韓愈、杜甫、陶淵明

    5 喜作楹聯,給自己也給別人

    6 曾國藩的幽默感



    第十二章 對後世的影響

    1 重振岌岌可危的清帝國

    2 簡樸自勵,形成風氣

    3 曾國藩日記,最佳教子書



    附錄一 曾國藩年表

    附錄二 文獻中的曾國藩





    作者序



    拙誠,一生克己不放肆




      1850年至1864年間,中國遭遇了一次重大的變亂。一股革命勢力,以推翻滿清的政權為目的,形成一個具有極大威力的組織,這便是太平天國的崛起。



      自從洪秀全、楊秀清起兵廣西金田村,到太平天國首都天京(按:今南京)被攻破為止,前後共歷時15年之久,直接、間接受戰爭威脅的,達17省之廣。在太平軍銳氣正盛時,兵力直達今日的河北省,離滿清政府的所在地──北平(按:今北京)──只有200里遠。兵結禍連,內憂外患,當時清朝滅亡,只在呼吸之間。



      但滿清政府最終靠了某個人的力量死裡逃生,居然使行將崩潰的皇權,又延長了60年之久,這人是誰?大家都知道,他便是滿清的中興名臣曾國藩。



      在清軍和太平軍對峙之中,雙方都出了不少的人才。太平天國有李秀成、陳玉成、石達開等人,而滿清有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等人。十多年的血戰,太平天國失敗了,清軍獲得最後的成功,原因是什麼?李秀成、陳玉成、石達開等人,在智勇才略上難道不能和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等人比擬?乃是因為曾國藩等人克己唯公、崇尚氣節,標榜武力身體力行,造成一時風氣,獲得民心愛戴,因而獲得最後的勝利。



      縱觀曾國藩的一生,自從道光晚年他在北京做「京官」起,便觀察人才、留心時務,後來在咸豐初年曾任「在籍侍郎」,掌管軍務講究「拙誠」,刻苦自勵,當時湘軍中人才輩出,形成一股新興勢力;晚年他做了總督,對於自己的操守和刻苦的生活,仍不肯稍稍放肆,這種堅持的精神,便是他一生成功的原因。所以,曾國藩的一生,除了遺憾他選擇為皇室效力之外,他的個人品行、行事方法,都值得後人欽佩和效法。



      自從民族革命的高潮侵入中國以後,一般人對曾國藩多帶有深切的反感。提起他名字的人,似乎便成為革命的叛徒,其實這種態度並不正確。曾國藩的功罪是另一個問題,因為時代的不同,我們很難加以批判。但曾國藩的時代誠然是過去了,他的勤儉克己、知人善任的美德,以及克服困難的方法、應付事後的手段、事業成敗的過程,即使在現代,也不失其價值。



      因國民道德的低落,社會風氣似乎改變了,被遺忘的曾國藩,又慢慢引起人們的注意。但在中國著作界和出版界俱告貧乏的今日,除了一些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清朝官書之外,簡直找不出一部比較新的、敘述曾國藩的書籍,因此我才決意用現代的目光和系統性方法,將曾國藩的一生事業編輯成書,這便是撰寫本書的動機。



      倘若人們認為,整理歷史人物生平的工作並非無窮無盡,那麼我這本書的編制,也許就是有意義的事。


    1935年於南京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