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作品[2冊合售]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329419
黃冬富
國立臺灣美術館
2024年1月01日
1200.00 元
HK$ 1080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5329419
叢書系列:
文化藝術
規格:平裝 / 586頁 / 19 x 27.5 x 5.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文化藝術
分
類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文化/藝術
>
藝術欣賞
同
類
書
推
薦
傳藝季刊第143期(111/12):奔跑吧!傳藝
拾鱗:廢棄魚鱗×生質材料×工藝新用
木工基本機具操作工具書
循絲:臺灣蠶絲材料工藝探索
藝脈相傳:林瑞華陶藝創作展
內
容
簡
介
國美館典藏臺灣早期書畫作品依主流文化屬性以及材質風格面向發展脈絡,基本上可以粗分為明清時期(1662-1894)與日治時期(1895-1945)兩個時期。以明末(傳)朱術桂 (1617-1683) 〈忠君格言行書軸〉以及(傳)鄭成功(1624-1662)〈雄文行書軸〉的書法作品為最早,整體時間軸約長達300年,依序呈現臺灣1945年以前美術發展演變歷程。為彰顯本館典藏臺灣美術作品豐富多元之樣貌及典藏價值,將研究成果彙編成《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作品》專輯套書出版,分為明清時期一冊(計97件書畫作品)、日治時期一冊(計153件書畫作品),以推展臺灣美術研究之運用。
目
錄
館藏的明清書畫
館長序------1
前言------3
書法 -----7
篇章一 大陸渡臺書畫家之書法-----9
篇章二 臺灣關係書畫家之書法-----83
篇章三 臺灣在地書畫家之書法-----121
繪畫-----149
篇章四 臺灣關係書畫家之繪畫-----151
篇章五 臺灣在地書畫家之繪畫-----233
結語-----257
年表-----259
館藏日治時期書畫
館長序-----1
前言-----3
書法-----7
篇章六 臺籍書法家-----11
篇章七 臺灣關係書法家-日籍書法家-----73
篇章八 臺灣關係書法家-華人書法家-----85
繪畫-----105
篇章九 臺籍東洋畫家-傳統水墨的轉變-----109
篇章十 臺籍東洋畫家-官展主流的膠彩畫風-----163
篇章十一 日籍東洋畫家-----217
篇章十二 臺灣關係的大陸水墨畫家-----293
結語-----321
年表-----323
序
序
國立臺灣美術館以建構「臺灣美術史」為營運主軸與發展目標,長久以來持續蒐集典藏臺灣自明清以迄當代於美術史上具有代表意義之美術作品,至今典藏品累積已達一萬八千餘件,樣貌多元,具完整建構臺灣美術史發展脈絡之特色,亦呈現與在地關聯密切的豐富藝術美學及社會底蘊;其中明清時期以迄日治時期的書畫藏品豐碩,且脈絡清晰完整,為國內美術館僅有。
本館為落實文化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重建臺灣藝術史」政策,以典藏1945年以前臺灣書畫作品為研究主軸,委由黃冬富教授執行「臺灣早期書畫藏品策展研究計畫」,研究專案根據臺灣美術史發展脈絡及美術文化特質,從1,206件典藏早期書畫作品中精選出明清以迄日治時期具代表性的214位藝術家、共計250件書畫作品進行詮釋研究,包括書法108件、水墨畫102件、膠彩畫36件、水彩畫2件、版畫2件及撰寫單篇專文論述,於2022年10月底完成系統性臺灣早期書畫作品完整研究。
從研究成果可約略觀之,本館典藏臺灣早期書畫作品依主流文化屬性以及材質風格面向發展脈絡,基本上可以粗分為明清時期(1662-1894)與日治時期(1895-1945)兩個時期。以明末(傳)朱術桂 (1617-1683) 〈忠君格言行書軸〉以及(傳)鄭成功(1624-1662)〈雄文行書軸〉的書法作品為最早,整體時間軸約長達300年,依序呈現臺灣1945年以前美術發展演變歷程。
為彰顯本館典藏臺灣美術作品豐富多元之樣貌及典藏價值,將研究成果彙編成《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作品》專輯套書出版,分為明清時期一冊(計97件書畫作品)、日治時期一冊(計153件書畫作品),以推展臺灣美術研究之運用。
國立臺灣美術館以建構「臺灣美術史」為營運主軸與發展目標,長久以來持續蒐集典藏臺灣自明清以迄當代於美術史上具有代表意義之美術作品,至今典藏品累積已達一萬八千餘件,樣貌多元,具完整建構臺灣美術史發展脈絡之特色,亦呈現與在地關聯密切的豐富藝術美學及社會底蘊;其中明清時期以迄日治時期的書畫藏品豐碩,且脈絡清晰完整,為國內美術館僅有。
本館為落實文化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重建臺灣藝術史」政策,以典藏1945年以前臺灣書畫作品為研究主軸,委由黃冬富教授執行「臺灣早期書畫藏品策展研究計畫」,研究專案根據臺灣美術史發展脈絡及美術文化特質,從1,206件典藏早期書畫作品中精選出明清以迄日治時期具代表性的214位藝術家、共計250件書畫作品進行詮釋研究,包括書法108件、水墨畫102件、膠彩畫36件、水彩畫2件、版畫2件及撰寫單篇專文論述,於2022年10月底完成系統性臺灣早期書畫作品完整研究。
從研究成果可約略觀之,本館典藏臺灣早期書畫作品依主流文化屬性以及材質風格面向發展脈絡,基本上可以粗分為明清時期(1662-1894)與日治時期(1895-1945)兩個時期。以明末(傳)朱術桂 (1617-1683) 〈忠君格言行書軸〉以及(傳)鄭成功(1624-1662)〈雄文行書軸〉的書法作品為最早,整體時間軸約長達300年,依序呈現臺灣1945年以前美術發展演變歷程。
為彰顯本館典藏臺灣美術作品豐富多元之樣貌及典藏價值,將研究成果彙編成《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作品》專輯套書出版,分為明清時期一冊(計97件書畫作品)、日治時期一冊(計153件書畫作品),以推展臺灣美術研究之運用。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