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臺灣文學史讀本

臺灣文學史讀本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930483
洪淑苓,莊怡,陳允元,劉建志,楊雅儒,馬翊航,涂書瑋
五南
2024年4月10日
133.00  元
HK$ 126.35  






ISBN:9786263930483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7 x 23 x 1.5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文史哲類 > 台文











      臺灣文學最佳的入門讀本



      臺灣文學源遠流長、內涵多元,是寶貴的文化資產。本書以時代為經,以個別文類為緯,兼具歷史發展與分類文學史的架構,從文藝思潮、社會議題、時代與世代、詩歌、散文、小說等脈絡,有系統地介紹臺灣文學的諸多面向,使讀者迅速理解歷史的發展,具體掌握文學的體製、類型和代表作家,並由此體認臺灣文學的豐富之美與深刻的文化意涵。



      本書由臺大教授洪淑苓策畫,約集中文所、臺文所畢業,在大學任教的六位博士共同撰寫。體例精心設計,內容寬廣而深入,並附有問題思考與延伸閱讀書目,為大學院校的臺灣文學史課程或通識課程提供實用教本,而高中學校若有意開設專題選修,或讀者個人所需,本書也是臺灣文學最佳的入門讀本。

    ?


     





    作者群簡介



    第一章 緒論|洪淑苓

    一、「臺灣文學史」的建構

    二、本書宗旨與體例



    第二章 明鄭至清領時期的臺灣古典文學|莊怡文

    一、明鄭時期的臺灣古典文學史(1603-1683)

    二、清領前期的臺灣古典文學史(1683-1780)

    三、清領後期的臺灣古典文學史(1780-1895)

    四、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三章 日治至戰後時期的古典文學史|莊怡文

    一、日治前期的臺灣古典文學史(1895-1920)

    二、日治後期的臺灣古典文學史(1920-1945)

    三、戰後迄今的臺灣古典文學史(1945-)

    四、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四章 日治時期的臺灣新文學(Ⅰ)|陳允元

    一、1920-1930年代臺灣新文學的萌發

    二、各種論戰與新文學流派的引進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五章 日治時期的臺灣新文學(Ⅱ)|陳允元

    一、1930-1940年代臺灣新文學的景況

    二、戰時體制下的臺灣文壇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六章 戰後現代詩的發展與論戰|洪淑苓

    一、1945-1970年的現代詩壇

    二、現代詩論戰及其影響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七章 詩社興替與後現代多元|洪淑苓

    一、1970年代以降的現代詩壇

    二、1970年代論戰與1980年代新思潮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八章 現代女詩人與女性詩學|洪淑苓

    一、各世代的女詩人及其詩歌特色

    二、女性詩學的興起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九章 戰後現代散文的發展與情感主題|劉建志

    一、戰後現代散文的發展與作品類型

    二、現代散文的語言藝術與作品中的情感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十章 現代散文中的飲食書寫|劉建志

    一、飲食文學暨飲食散文的發展

    二、飲食書寫中的記憶與性別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十一章 現代散文中的自然書寫|劉建志

    一、從環保文學到自然書寫

    二、自然書寫的類型與跨界特色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十二章 戰後現代主義小說|楊雅儒

    一、戰後臺灣社會與小說發展

    二、現代主義思潮的引介

    三、代表作家作品 2



    第十三章 鄉土小說|楊雅儒

    一、多重脈絡下的鄉土文學

    二、從鄉土文學論戰到後�新鄉土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十四章 現代小說與性別文化|楊雅儒

    一、閱讀戰後女性�性別眾生相

    二、女作家、女性主義與同志文學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243



    第十五章 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馬翊航

    一、從口傳到運用漢語書寫

    二、族裔自覺與多元表現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十六章 新世紀臺灣文學的展望|涂書瑋

    一、新科技與新世代

    二、新文本、新品種與新思潮



    後記|洪淑苓



    ?





    後記 



    洪淑苓




      2005-2015年,我擔任臺大中文系與臺灣文學研究所合聘教授,期間也曾擔任三年的臺文所所長。我在臺文所的授課科目,除了臺灣民間文學、飲食文學與文化、現代詩社群與詩人專題等選修課之外,也分擔碩、博士班的必修課—臺灣文學史專題、臺灣文學史料與研究文獻。這兩門必修課都涉及臺灣文學史,我因此投入相當多的心力去備課,以便在課堂上和學生們討論。然而當時的臺灣文學研究可說方興未艾,也沒有現成的「臺灣文學史」教材可以使用,一切都要靠自己蒐集編整,而陸續出土的史料與文獻,更讓人眼花撩亂,必須花更多精神謹慎處理。我於是私心祈願自己能編一本「臺灣文學史」的讀本,融合史料與文學,以供同輩教學之用,或是同好者也可自行瀏覽閱讀。



      這樣的念頭在心裡醞釀多時,恰好五南圖書公司蘇美嬌主編來約稿,我欣然答應。我起先想獨力撰寫全書,便開始規劃章節,同時全面蒐集前賢的著作,以便展開寫作的大工程。但這豈是容易之事?果不其然,我耗費了許多時日,進度仍然有限。直到某日我轉念一想,眾志成城,何況我教過諸多才智出眾的學生,後生可敬,我應該邀請他們一起完成這部文學史。



      緣此,本書由我約集六位博士共同撰寫—莊怡文、陳允元、劉建志、楊雅儒、馬翊航與涂書瑋(依篇章順序),他們分別出身於中文系或臺灣文學系所,長久浸潤於古典文學、現代文學與當代文化,並且都有卓越的研究成果與豐富的教學經驗,可謂新一代的優秀學者。他們都上過我的課,因此師生、同儕討論起來還算順利。我先規劃章節、訂下體例,並試寫一章提供範本,而後他們也依照專長,各自負責撰寫相關篇章,最後由我統整。自2017年約稿,經過共同討論、撰寫初稿與修訂,費時多年,期間又遭逢新冠肺炎疫情干擾,至本年夏季終於完成。在此感謝諸君的辛勞,也感謝五南圖書公司編輯部的耐心等候,並促成本書出版。



      臺灣文學源遠流長、文化多元,是我們共同的資產。2016年我從臺文所歸建中文系,今又能夠與中文系、臺文所畢業的六位博士暨專家學者,共同出版本書,頗感欣慰。希望藉由本書精心設計的體例,以及各章作者的用心書寫,為大學院校的臺灣文學史課程或通識課程提供實用教本,而高中學校若有意開設專題選修,本書也是臺灣文學最佳的入門讀本。



      祈請各界專家、讀者不吝賜教。


    洪淑苓

    記於2023年8月17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