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AL REPRESENTATION OF NEGARAKUKU: AN ANALYSIS OF VIEWER’S COMMENTS ON MUSIC VIDEO�CHAN LONG
以文化變遷的視角試論現代越南流行語�朱鎮雍
中國音樂在全球化視野下的演變道路�張振
? 世變之際的個體
朝廷以外的私人外交──五代名相馮道的理念探討�羅永生
宋代士大夫日記中的私領域──以林希〈元祐日記〉為例�張曉宇
《天盛律令》中防走私條例看夏宋之間的走私情況�林皓賢
論朝鮮士人朴趾源的身份認同──兼論新清史學派對中韓關係史研究的啟示�陳沛滔
合禮與權宜──從臺灣傳世文物談清代官員禮服混用現象�廖伯豪
戰前在臺日本人世界觀初探──以兩本在臺日人參與少年團世界大會遊記為中心�李新元
主義還是學術?冷戰時期美台互動與胡適紀念館的形塑�曾苡
緬甸政局的另一種視角:翁山蘇姬的兩難與緬甸軍方的思考�呂嘉穎
?
序
推薦序
陳文松(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博物館副館長)
就在疫情仍到處竄流的2021 年,儘管受到疫情嚴重衝擊,國際學術交流根本無法實體進行的情況下,由香港史學後進倡議(Young Historian Initiative)、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New Era University College)文學與社會科學院、台灣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暨《史穗》的一批年輕學者和研究生,共同發起,透過「網路無國界」的方式,以視訊會議,廣發英雄帖,邀請亞洲各國的年輕世代,一起來思考「亞洲去全球化與區域化」的議題。如今論文集即將出版問世,全世界已走出疫情風暴,各式各樣的國際性學術交流已完全恢復正常,更令人感受萬千和無盡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