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藥用植物圖鑑【精解版】:植物細胞、組織、器官、型態、進化與共生,以及藥用分類等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208070
鄔家林,陳虎彪
晨星
2024年4月12日
330.00 元
HK$ 264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3208070
叢書系列:
健康百科
規格:平裝 / 584頁 / 17 x 23 x 3.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健康百科
分
類
自然科普
>
動物/植物
>
圖鑑
>
植物圖鑑
同
類
書
推
薦
臺灣海濱植物圖鑑 增訂版
樹木博物館【台灣獨家封面版】
植物知識:最有趣的花果圖鑑,日本植物學之父牧野富太郎為你科普
《翩翩飛入 戀戀曾文》
了不起的植物圖鑑:出乎意料!原來植物有祕密
內
容
簡
介
植物學者、中藥研究工作者、中醫藥學師生必讀教科書
本書以高等醫藥學院校規劃教材中的藥用植物學教材所采用的分類系統來編排,將文字描述與攝影技術相結合,特寫與局部解剖相結合,科學、藝術地展現藥用植物的鑑別特徵,從而達到易掌握、易記憶、易推廣之目的。
在編寫方式上,更針對每一類、每一科藥用植物,先以簡要說明其識別特徵,再根據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原則,選用圖形精美、特徵突出的圖片,生動地呈現該類植物組織器官、以及該科植物普遍特徵或該科主要藥用植物的識別特徵。
圖中亦做了一些文字標示,精準扼要地解說某些圖像特徵的科學概念、和解剖放大圖的識別意義。此外,在每幅圖下注釋了藥用植物中文名,並簡要提示入藥部位和主要功能。
為提高讀者的興趣,擴展植物學的知識,附篇更列述了「圖解植物器官形態功能的適應與進化」作為趣味性補充知識。
本書生動直觀的「植物學大觀園」,圖片精美,藥用植物識別特徵凸顯,注解精簡扼要,內容豐富,趣味性強。不僅是中藥鑑定工作者、廣大植物學和中醫中藥愛好者的學習參考資料,對藥用植物學的教學也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本書特色
◎針對藥用植物的特徵以「精」、「解」的形式展現,切入角度新穎。
◎結合微觀、宏觀、呈現藥用植物各種精細面貌的剖析與解說,很具科學性。
◎圖片精美、細微,且齊全。很具吸引力
目
錄
上篇 藥用植物的形態結構
第一章 植物的細胞
第二章 植物的組織
第三章 植物器官的組織構造
第四章 植物器官的形態
下篇 藥用植物的分類
第五章 藻類植物
第六章 菌類植物
第七章 地衣植物
第八章 苔蘚植物
第九章 蕨類植物
第十章 裸子植物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
附篇 圖解植物器官形態功能的適應與進化
第一章 有花植物傳粉的類型
第二章 植物避免近親繁殖的策略
第三章 變幻無窮的花冠
第四章 雄、雌蕊的形態與功能的演化
第五章 植物果實、種子的傳播適應
第六章 植物的共生現象
參考文獻
索引
序
作者序
植物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任何一種植物的研究和應用都離不開對該種植物的正確識別。因此,準確識別植物和系統掌握植物學知識是學習、研究和應用植物的前提和基礎。
中國是世界上植物資源極為豐富的國家,藥用植物種類繁多,應用歷史悠久。科學、準確地鑑定藥用植物的種類,與中藥的基原研究、品質評價、臨床療效等都密切相關。
限於技術和成本等原因,既往出版的藥用植物學相關書籍,多以文字為主,輔以少量的墨線圖,顯得比較抽象。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攝影器材、拍攝技術和圖片處理技術的進步,高畫質數位圖像日漸普及,我們已經可以通過高畫質數位圖來展現多種多樣、形形色色的藥用植物了。
作為從事藥用植物學教學與研究多年的團隊,我們拍攝並收集整理了大量高畫質的藥用植物圖片,包括藥用植物學涉及的顯微鏡下圖和植物實拍圖。圖片拍攝角度、取材等完全針對於藥用植物鑑別。考慮到現有藥用植物學書籍文字多圖片少的現狀,我們的團隊編寫了這本書,力求做到理論知識的圖像化。
本書以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的藥用植物學教材所采用的分類系統來編排,將文字描述與攝影技術相結合,特寫與局部解剖相結合,科學、藝術地展現藥用植物的鑑別特徵,從而達到易掌握、易記憶、易推廣之目的。
在編寫方式上,我們對於每一類、每一科藥用植物,先簡要說明其識別特徵,再根據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原則,選用圖形精美、特徵突出的圖片,生動地呈現該類植物組織器官、該科植物普遍特徵或該科主要藥用植物的識別特徵。
我們還在圖中做了一些文字標示以精準扼要地解釋說明某些圖像特徵的科學概念和解剖放大圖的識別意義。此外,本書在每幅圖下註釋了藥用植物中文名和省略命名人的拉丁學名,並簡要提示入藥部位和主要功能,若前後提及的是同屬植物,其屬名予以縮寫。其中植物學名均採用當前通用的名稱,主要依據《中國植物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為了提高讀者的興趣,擴展植物學的知識,本書附篇列述了「圖解植物器官形態功能的適應與進化」作為趣味性補充知識,以回響讀者。
本書為廣大讀者構建了生動直觀的「植物學大觀園」,其圖片精美,藥用植物識別特徵凸顯,註解精簡扼要,內容豐富,趣味性強,不僅是中藥鑑定工作者、廣大植物學和中醫中藥愛好者的學習參考資料,而且對藥用植物學的教學也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也為中藥標準化與國際化奠定了基礎。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