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平面設計的大忌:字級、版面、圖形、選色的竅門,非設計人員的美學指南。學起來就脫離跟設計師纏鬥的修稿地獄。

平面設計的大忌:字級、版面、圖形、選色的竅門,非設計人員的美學指南。學起來就脫離跟設計師纏鬥的修稿地獄。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448076
設計研究所
黃筱涵
大是文化
2024年4月29日
163.00  元
HK$ 138.55  






ISBN:9786267448076
  • 叢書系列:Biz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Biz


  • 藝術設計 > 設計 > 設計方法 > 平面設計











    ★日本亞馬遜綜合排行榜第一名!



      ◎絕對NG的排字:文字全部置中。人的閱讀視線會從左上往右下,置中最難讀。

      ◎基本色只有3種:綠、藍、紅,用色超過6種就退件。

      ◎平面設計的4大NG圖形:版面沒留白、亂加邊框,還有兩個是?

      ◎網頁的一鍵下訂按鈕,放在哪裡最顯眼?對方看完立馬下單。



      本書作者為「設計研究所」(這是一人公司),

      SNS總追蹤數量達40萬以上,是全日本設計類最大規模的自媒體。



      但他並非科班出身,僅靠自學,一路從不穩定的零星接案,

      3年內做到專門承包各大企業的平面設計,更跨足設計T恤、攝影等領域,

      講座人數更超過2,000人。

    ?

      100個實例 ╳ NG對比 ╳ 技法解說,

      從字級、圖形、色彩、背景與版面,非設計人員的設計入門,讓你不再溝通鬼打牆。

      

      ◎絕對NG的字型、文字設計



      •置中很美,但齊左更好讀

      人的閱讀視線多半從左上往右下移動,所以文字置中很難閱讀。

      專業設計怎麼做?靠左對齊。麥肯錫的內部簡報就是這樣處理。

    ?

      •明體字正經、黑體字廉價,字要放多大才是大,縮多小才是小?

      別用感覺跟設計師溝通,你得說出明確的「級數」。

      字級大小不一,怎麼改到位?主訴求,決定閱讀的優先順序。



      ◎微調就有差的圖形編排



      •線條粗細不同,形象差很大

      粗線有普普風,但容易干擾版面,細線有精緻感,還能營造出時尚風格,

      關鍵是千萬別隨便加框,畫面很顯雜亂。



      •放錯幾何色塊,版面變災難

      將文字配置在色塊上,最能吸引眼球、分割視覺,

      但大忌是:色塊要長不長,要短不短,怎麼放讀者一看就懂?



      ◎暢銷設計最常用的色彩



      •無彩色也是一種色,灰色是最好搭的萬用色

      基本顏色只有3種:綠、藍、紅,無彩色不是真的無色,指黑、灰、白,

      用色少能呈現一致性,超過6種就沒重點,最好搭配的萬用色是灰色。

      什麼是相似色、互補色?文字有黑又有白,層次感就出來。



      ◎背景對了,質感大加分



      •背景別炫技,適度留白更有型

      背景可分為色彩、照片和插圖,照片又分為留白、去背和滿版。

      有加外框和沒加外框,視覺上哪裡不一樣?

      想要讓版面熱鬧,就讓插圖四散。畫面不協調?印出來、站遠一點看。

    ?

      從文字、圖形、色彩、背景與版面,

      收錄100個實例 ╳ NG對比 ╳ 技法解說,

      非設計人員的設計入門,學起來就脫離N次修稿地獄。



    名人推薦



      日本設計觀察家�吳東龍

      臉書社團「日本行銷最前線」版主�李仁毅

      凱文設計�郭政佑Kevin


     





    推薦序一 提升設計品味,從觀察日常開始�吳東龍

    推薦序二 零基礎,也能看懂的設計工具書�李仁毅

    前言? 從零基礎到獨立接案,我成功靠設計吃飯

    本書使用方式

    序章? 不再鬼打牆的溝通法則




    什麼是觀察X轉化成語言的能力?

    做設計,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非設計者的入門課



    基礎篇

    第1章 絕對NG的字型、文字設計


    文字要分區看

    比起層次感,資訊更重要

    重疊文字的訣竅:圖形、透明度、框線

    印刷物與網頁的字級

    明體正經,黑體微廉價

    置中很美,但齊左更好讀

    如何抓主軸?看文字、版面

    訴求,決定閱讀優先順序

    品味高低,取決於觀察的數量



    第2章 微調就有差的圖形編排

    凝視開孔法

    粗線有普普風,細線有質感

    形狀相同,打造一致性

    最常用的3種幾何圖形

    多看錯誤範例

    平面設計的4大NG圖形

    如何看穿設計背後的想法?

    重要的資訊,要用純色填滿

    你看到的都是教材



    第3章 暢銷設計都在用的色彩

    一次看一種元素,進步最快

    相似色、互補色,這樣用

    用設計軟體開啟圖片

    無彩色美學:灰色是萬用色

    猜錯也沒關係

    暢銷商品的色彩心理學

    設計概念有固定模式

    用色超過6種就不及格

    從視點、視野、視座,來思考設計



    第4 背景對了,質感大加分

    圖層有概念,溝通不再鬼打牆

    照片留白、去背、滿版

    不炫技,精準設定數值

    背景色彩、照片、插圖

    換位思考,創意源源不絕

    背景大都走混搭風

    找出很多個「為什麼」

    設計,沒有正確答案

    接案要用逆向思考



    第5章 版面構成,這些就夠用

    好用的6種視線引導

    3種對稱──對角線、左右、上下

    作品要印出來看、站遠一點看

    版面分割的黃金比例

    從客戶角度,挖掘「為什麼」

    留白,也是一種圖形

    設計以外的事

    字多齊左,字少就置中

    改變角度,看見你自己的幸福



    實踐篇

    第6章 即戰力!經典不敗法則


    比較、驗證,學最快

    創意,從斷捨離開始

    歸納法則,對照其他領域

    如何提升設計素養?

    試著寫出來



    後記? 人人都可以學會的設計技巧





    前言?? ?



    從零基礎到獨立接案,我成功靠設計吃飯




      世界上到處都是設計,不管是在街頭巷弄、家裡,甚至是網路上,設計無所不在。



      換個角度來說,若我們能培養觀察設計的眼光,面對這個充滿魅力的世界,視角也會大不相同。



      在這本書,我將幫助各位看懂設計,並解說觀察的方法。或許有人認為設計是一種品味,但其實沒有比設計更好學的東西了。



      以我來說,我從未就讀過美術大學或相關職業學校,也未曾任職於設計公司。當然,也沒有設計方面的打工經驗。一直以來,我都是靠自學接觸設計。儘管如此,我仍成功靠設計吃飯,從自由接案3年,到以法人的身分接案6年,資歷累計近10年。



      我之所以能做到,是因為我隨時隨地都在觀察,並將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所有設計,都視為磨練自己的機會。



      我現在經營的媒體頻道「設計研究所」,有幸獲得許多人的觀看與支持,因粉絲人數為全日本設計類第一名,更因此得到出版本書的機會。



      一直以來,我最重視的就是觀察能力,以及將結果轉化成語言的能力。雖然我沒有跟任何人學過設計,但或許正是因為,我經常觀察日常中的設計,並且不斷大量吸收學習,才得以躍升為專業設計師。



      在執筆本書時,我也秉持著這樣的理念,真心希望能幫助各位在短時間內更了解設計。因此,我除了重新整理超過2,000人參加的講座及課程,讓內容更容易實踐、更扎實以外,為了讓大家隨時輕鬆翻閱,還親自設計多達100種的範例。



      對設計師來說,無論是想進一步獲得專業知識,或者是提升技能,理應都可以充分活用。此外,本書非常淺顯易懂,讓對設計有興趣的人、初學者、工作上會接觸到設計師的人,甚至是不具備任何設計知識的人,都能輕鬆理解。



      學會觀察設計,視野將會大不相同。只要能培養出如此眼光,再平凡不過的日常,就會搖身一變成為令人怦然心動又充滿刺驚喜的世界。如此一來,觀察設計的能力,也將使你的人生更為豐富。



    推薦序一



    提升設計品味,從觀察日常開始

    日本設計觀察家�吳東龍




      當我收到這本書時,對於書中所謂「看見葉子、看見樹木與看見森林」,有所共感。



      我想起剛開始展開設計旅行時,都會先從自己感興趣的海報或者是商品的「物件」元素看起,有時候在不同的地方看見相同物件時,竟然有著不同感受,讓我不禁去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是陳列背景的關係?後來再Zoom out(鏡頭拉遠),則會從物件所在的「空間環境與氛圍」來思考自身感受何來?共通性與差異性何在?這或許就呼應了一個設計學習的過程,從微觀到宏觀,讓觀察從具象到抽象,見樹再見林。



      《平面設計的大忌》的作者以未受過正統設計的教育背景,而是以素人自學的方式,逐一展開近十年的設計工作,同時在X(前身為推特)的「設計研究所」擁有超過40萬的追蹤數與驚人的廣大迴響。



      其中提到的「觀察」絕對是最好的開始,甚至提到品味的高低,取決於觀察的事物多寡。試問如果現在回想,你上回使用電梯時,樓層的按鈕數字是如何排列是否記得?看到作者在解讀設計時讓我想到,日本的設計觀察之所以有趣,正在於日本設計往往具備了基本美感之外,在設計的背後所蘊藏的意義,而且大多數的日本設計師也具備將設計轉化成語言的能力。



      這本書很適合想要踏進設計領域一探究竟的朋友,無論有沒有設計背景都不會空手而回。例如我喜愛一張海報設計,也期許能有識讀設計,進而擁有設計能力,又該如何領會?作者在本書將設計元素猶如拼圖般片片拆解出文字、圖形、色彩、背景與版面等,並提供許多範例,讓我們在觀察設計時會更有切入面;而在設計缺乏靈感時,豐富的範例參考與延伸有時會是指引方向的明燈,在經過不斷的學習與練習,期許能從一開始的範例模擬,進展到不被範例侷限,甚至創造出自己的範例成果。



      不過,也如作者所云:「設計,沒有正確答案。」一件好的設計有沒有絕對的公式或SOP?如果以看見森林的角度來看設計,我認為切題的設計、活用方法並符合需求的設計,往往是最佳設計。



      設計或許具有很強的主觀性,但設計也可以容許不同風格。當我們能對設計產生質疑並提出見解,或許就是有設計思考能力的開始;也祝福各位透過本書在無處不設計的世界裡,找到對設計的理解、喜愛與掌握的能力。



    推薦序二



    零基礎,也能看懂的設計工具書

    臉書社團「日本行銷最前線」版主�李仁毅




      當大是文化推薦《平面設計的大忌》時,我當下就有高度共鳴,因為作者和我一樣,都不是科班出身,也都相信不是非得在課堂才能學好設計,只要用心觀察和自我學習,必然能有所收穫。



      我大學念的是國貿系,曾榮獲廣播電臺ICRT的唱片封套設計比賽第一名。除了大三太忙沒參賽之外,我每年都有得獎,之後更擔任張雨生、邰正宵、動力火車唱片合輯《烈火青春》的封面繪圖設計。現在則是經營臉書社團「日本行銷最前線」,每天分享日本第一線的行銷與設計資訊。



      唯一不同的是,作者在短短3年內,就成為社群平臺X擁有40萬粉絲的設計類最大帳號,首次出版的這本書後還登上日本亞馬遜綜合排行榜第一名。



      在這個人人皆是自媒體的時代,大家或多或少都得接觸設計,市場對設計工作的需求也很高,不少興趣使然者(或被迫者)心裡大都會想:我沒學過設計,也能做出好設計嗎?而這本書的最大特點,就是一步步的帶領對設計有興趣的人,穩紮設計的基礎。



      我打從心底喜愛這本書,第一點是作者不只著重圖面設計的技巧與技法說明,同時也介紹最重要的基本觀念,從序章就細心闡述如何提升觀察力與表達力。第二點,則是符合廣大初學者的需求,透過序章、基礎、實踐3個階段,以及文字、圖形、色彩、背景、版面5個完整面向,再加上超過百幅的全彩案例,教你掌握設計的各項要點,而且極為淺顯易懂。



      我相信即使是擁有多年經驗的設計師,在看過本書之後,也能擁有更多的收穫與啟發。



      平時授課講解廣告行銷,我在開頭都會說:「廣告行銷的每一個動作、畫面或文字,都必然有其意義與目的。」本書正是這個概念的極佳範本,設計不僅是藝術行為,更是一項商業行為,是為了遂行某個商業目的,或是傳達某個理念訊息而生。因此,本書作者才會說:「每一個設計背後都有其理念。」希望讀者都能謹記於心,並盡情享受本書與設計所帶來的樂趣與成就。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