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定價217.00元
8
折優惠:
HK$17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臺南府城佛影的歷史構造:臺南市佛教史新透視與盧嘉興研究導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113702
江燦騰,邱敏捷,王見川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4月29日
207.00 元
HK$ 175.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7113702
叢書系列:
臺灣政經史系列
規格:平裝 / 500頁 / 17 x 23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臺灣政經史系列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部建構「臺南學」系譜學起點的新嘗試
臺南府城是臺灣最早開發的地方,所以堪稱臺灣最有歷史感、古蹟感之所在。因此提煉出一個所謂「臺南學」,比起臺灣其他城市而言,更具有其獨特的地方優勢。但,在各種在地知識領域中,唯獨臺南佛教相關的文化史,迄今難有自成一門的發展。
如今本書以臺南府城佛教文化史作為主軸,並凸顯盧嘉興這位重要先驅者,不僅讓臺南府城的佛教發展史佔有「臺南學」的一席之地,更將作為地方學的「臺南學」,擴展為東亞區域史的國際脈動,堪可補足這個缺憾。──張崑將�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
現代宗教社會學視野下的跨世代學術對話
此書的三位作者:江燦騰教授、邱敏捷教授與王見川教授,皆是老練辛辣的寫手,著作等身,涉獵廣泛,功力積累也都超過三十年。
特別是,為了撰述本書的相題篇章,彼等更是親履府城,收集第一手文獻,一步一腳印,這是史家超群技藝的展示。
因而,彼等所力圖鑽探,有關臺南府城佛教的「歷史構造」,其理論企圖更是不同凡響,並對臺灣宗教或甚至是東亞宗教的研究者,都將帶來啟發。──丁仁傑�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本書特色
在紀念荷蘭來臺建城四百年的多樣性展示中,唯獨本書是致力於有關臺南市佛教歷史長期構造的綜合性新穎深層解析,同時也是第一本涉及當代「臺南學」巨擘盧嘉興先生的研究導論。因此,本書的主題多元且新穎,是絕對不能錯過的一流著述。
專文推薦
杜正勝|中央研究院院士、前教育部長
陳惠萍|國立臺南大學校長
?
目
錄
【目 次】
推薦序一�杜正勝? 中央研究院院士、前教育部長
推薦序二�陳惠萍? 國立臺南大學校長
前言與致謝�江燦騰
一部建構「臺南學」系譜學起點的新嘗試�張崑將
現代宗教社會學視野下的跨世代學術對話:對於江、邱、王三位新著《臺南府城佛影的歷史構造》詮釋學的另類解讀�丁仁傑
本書導論�江燦騰
一、明鄭覆滅迄今,臺灣漢人移民佛教歷史文化變革概述
二、本書作者詮釋各篇主題時所持的共同論述概念
三、有關本書的各篇論述背景介紹與擇取書名的問題概述
第一章 盧嘉興先生的學術研究導論:為何他是臺南學研究的重要先驅之一?�江燦騰
一、前言
二、從現有所知的傳記資料出發:簡述盧嘉興的家族史
三、追蹤早期學術系譜的繼承與開展:來自教育環境與新時代思潮的深刻影響
四、獨創「荒山尋墓碑廳堂覓神主」治學法的奧秘解說
五、相關著作的發表歷程及其編輯與流傳狀況
六、結論
參考書目
第二章 盧嘉興研究與《開元寺徵詩錄》的歷史新解:有關殖民改造與戒嚴陰影下的雙重辯證嘗試�江燦騰
一、前言:問題的提出
二、相關引述文獻介紹
三、相關歷史內容介紹
四、盧嘉興的新假面詮釋學:究竟是真像?抑或虛像?
五、結論
六、引用書目(按姓氏筆畫)
第三章 盧嘉興的臺灣佛教研究�邱敏捷
一、前言
二、前人有關盧嘉興佛教研究之評述
三、盧嘉興與佛教的淵源
四、盧嘉興臺灣佛教研究的特色、影響與侷限
五、結語
參考書目
附錄:「臺南學的重要先驅──盧嘉興學術研討會」
第四章 陸鉞巖、井上秀天與臺南佛教——兼論其禪學觀點�邱敏捷
一、前言
二、前人有關陸鉞巖與井上秀天研究之評述
三、陸鉞巖在臺南之佛教行誼及其禪學觀點
四、井上秀天在臺南之佛教行誼及其禪學觀點
五、結語
參考書目
第五章 從蔡國琳著《南部臺灣誌》透視:明清時代臺灣傳統在家佛教的齋教三派�江燦騰
一、清代中葉大陸齋教三派各堂傳入臺灣地區的原因
二、臺灣齋教三派的「持齋」信仰及其「持齋」的源流
三、近代視野下清代齋教三派的相關解說
四、清代臺灣「持齋宗」的三派歷史沿革
五、清代臺灣齋教龍華派「齋友」的年度齋期行事曆
六、清代臺灣齋教「齋友」出席「齋會」的規矩和表現
七、清代臺灣「齋堂」的人事費用與繳納上級堂口的功德金問題
第六章 戰前臺南大仙岩廖炭與臺灣佛教龍華會:臺灣史上首次「齋教」三派成立的全島性聯合組織�王見川
一、前言
二、「臺灣佛教龍華會」的成立
三、「臺灣佛教龍華會」的活動
四、「臺灣佛教龍華會」中的主要人物
五、結論
附 記
第七章 從新史料看光復前的臺南市齋教龍華派「德化堂」�王見川
一、前言
二、「德化堂」的成立與其在清代的發展
三、日治時期的「德化堂」
附 記
第八章 戰前林秋梧的新批判禪學思想及其巨大衝擊�江燦騰
一、前言
二、關於林秋梧的研究與日治臺灣佛教史的定位問題
三、林秋梧早期的教育背景及其參與文化協會的若干經驗
四、林秋梧出家後的佛教角色及其推展佛教現代化改造運動的理念內涵問題
五、林秋梧的現代佛教理念,到底表現在哪幾方面呢?
第九章 戰後東北天臺宗僧侶來臺南市發展的歷程�江燦騰
一、前言
二、戰後東北天臺宗僧侶釋慧峰的來臺因緣
第十章 解嚴後臺灣佛教「在家教團」的崛起與頓挫:現代禪菩薩教團與臺南佛教維鬘傳道協會的研究史回顧與檢討�江燦騰
一、前言
二、相關研究文獻研究史的回顧與檢討
三、相關問題的解說及其歷史重建
附錄(一) 臺灣傳統齋堂史研究的新典範:王見川的治學歷程與臺南「德化 堂」史的研究問題�江燦騰
附錄(二) 永懷傳道法師�江燦騰
代跋:期待更全面更豐富的臺南佛教史著作�王見川
?
序
前言與致謝
江燦騰
這本書是作者(江燦騰)、邱敏捷院長與王見川博士三人,多年來沈思與研究臺灣本土佛教文化的,有關臺南府城佛教史的一個階段性綜合報告。全書內容十篇二附錄,雖已遍及臺南府城佛教歷史與文化的諸多領域,可是仍非全面性的研究。
之所以提前出版,是因恰逢2024年是荷蘭來臺南建熱蘭遮城400年(1624-2024),臺南市各界正預備盛大慶祝紀念此一大事件。而其成書因緣如下:
因作者之一的江燦騰教授,曾在2022與2023連續兩年,都參與國立臺南大學人文學院所舉辨的「臺南學與盧嘉興先生研究」的學術研討會,並發表兩篇相關論文(見本書第一章與第二章),所以有必要力邀主辨單位(國立臺南大學人文學院)的邱敏捷院長,也提供二篇的相關論文(見本書第三章、第章四章),使本書內容更加豐富。
之後,由於江燦騰教授希望本書能以《臺南府城佛影的歷史構造:臺南市佛教史新透視與盧嘉興研究導論》的書名問世,所以除了匯集多篇江燦騰教授本身過去曾撰述發表的論文(見本書各篇署名)外,還特邀研究臺南傳統齋教三派的頂級權威學者王見川博士(他已在南臺科技大學任教多年),提供兩篇相關論文納入本書。
事實上,此一特邀的歷史淵源,還可以追溯到1994年時,因當年王見川博士曾與江燦騰教授共同於臺南市立文化中心會議廳,專為在臺南府城地區創立已達160年的齋教龍華派「德化堂」舉辦:該堂創立160週年紀念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當時除廣邀臺灣本土著名學者參與發表論文之外,還廣邀包括日本學者與大陸學者提供相關論文共襄盛舉。
所以,當年(1994)曾順利地在臺南市立文化中心,舉辦過「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大獲成功。連美、日的重要宗教學者,如酒井忠夫、歐大年等,都來函加以推崇。臺灣道教研究權威學者李豐楙教授,也撰長文加以高度肯定。
會後並結集成《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交由新文豐出版公司於1994年9月出版。出版後,此論文集也一直為各方學者所重視和參考。
之後,臺南「德化堂」再度邀請王見川博士為該堂撰寫《臺南德化堂的歷史》一書。王見川博士如期在1995年10月完成《臺灣現存最古老的龍華派齋堂:臺南德化堂的歷史》並正式出版,為有史以來,第一本臺南府城的齋教傳統齋堂史專著。所以此次本書編輯特請其提供兩篇此領域的最具原創性的經典研究論文,納入本書內容,使本書整體內容的體系建構更為周延。
儘管如此,本書三位作者的共同合作下的全書內容,仍不能等同具有學術嚴謹性的《臺南市佛教通史》或一本全面性的《臺南市佛教文化史》,而只是迄今為止內容最具代表性且主題最多元的論集式《臺南府城佛影的歷史構造:臺南市佛教史新透視與盧嘉興研究導論》。
***
在作者之一江燦騰教授的長期鑽研工作中,曾深深體會到臺南府城佛教歷史與文化重建的艱難,例如各寺院不重視本身歷史文物的保存,對佛教史的重要性缺乏理解,以至於要從事田野資料的調查,乃至舊有寺誌文獻的收集等,都面臨幾近一片空白的難以下手之苦。
也因此,本書的撰寫,雖然幸有盧嘉興對於臺南府城佛教歷史與文化的先驅性研究豐碩成果,可以作為奠基的有用參考。但,其研究的優點在於將現有公私歷史文獻的史料大量收集與撰成多篇力作發表,卻因其相當缺乏現代佛教史知識的背景基礎,導致其無法在詮釋時,能以多層次的面相呈現出更加豐富的歷史蘊涵來。所以本書在實際撰寫時,仍宛若在補綴百衲衣一樣,必須在無數斷簡殘編的資料中,嘗試各種組合的可能方式,然後才在無理路中衝出一條思維之路,並將各種零散或表面看來不相涉的佛教文化史料,有系統的連貫起來。假如讀者在讀本書時,還覺得有一知識上的收穫,乃至也能產生一些閱讀上的樂趣,請勿忘這是作者花費無數的心力與時間,才勉強撰寫出來的。
而本書三位作者所以甘願從事這一研究工作,實在是基於知識份子對於生活於斯的本土宗教文化與歷史,有一種責無旁貸的使命感在鞭策著研究工作所致。因為藉著歷史文字的書寫,可以把對於本土佛教圖像重構和個人對於鄉土宗教文化的深切關懷交織起來。
所以這本書,是由本書三位作者:江燦騰教授、邱敏捷院長、王見川博士三人都有一定共識的府城佛教史見解與深層關懷所形成的,但同時也深具三者各自的學術論述風格或色彩的一綜合深論集。
別的人或其他的研究者,不一定需要完全贊同本書三位作者的所有看法,事實上要從事其他方式的研究和重新提出完全不同的觀點,都是可能的。換言之,未來出現多音交響的各類府城佛教史著作,才是本書三位作者最期盼的。
***
最後,必須提及與深致感謝的相關學者,首先是本書有幸能特邀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名教授張崑將博士,以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研究員丁仁傑博士,分別從現代東亞歷史知識學與現代宗教社會學的觀察角度,撰寫各具特色及精彩絕倫的深度解讀本書內在學術?涵。讀者可以透過此兩位當代頂尖的東亞宗教研究者各自的解讀觀點,來增益親自閱讀本書的新知趣味與增益新知視野。
其次是,還要感謝臺北教育大學何義麟教授,因其能指正本書中全部註解格式必須統一的問題。
此外,在臺南府城佛教與學術界,與本書作者已有多年論學的知交,例如:成大中文系已退休的林朝成教授以及府城佛教界的依觀比丘尼、雲庵住持、德化堂同仁、王儒龍先生;特別是已故的臺南妙心寺傳道住持與湛然寺水月住持這兩位教界前輩。若非有你們過去的多方大力協助,本書是無法出現的。
最後,必須致上最大謝意的是,本書主編李欣芳小姐,編輯陳欣欣小姐,感謝你們在編輯與校正的過程中,無比的專業、耐心與精確,所以能使本書的內容錯誤減到最低。本叢書總主編陳添壽教授的多次鼓勵與肯定,更是本書作者的一大榮幸。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