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曲直:笛卡兒《沉思錄》深度解析與啟示,十二章逐一解析西方現代主義哲學之父的思想精髓

曲直:笛卡兒《沉思錄》深度解析與啟示,十二章逐一解析西方現代主義哲學之父的思想精髓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943254
高鵬
崧燁文化
2024年6月05日
133.00  元
HK$ 119.7  






ISBN:9786263943254
  • 規格:平裝 / 296頁 / 17 x 23 x 1.4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社科 > 哲學 > 西方哲學 >











    【西方現代主義哲學之父笛卡兒提出的六組沉思】

    哲學家、神學家提出反駁+笛卡兒答辯+作者觀點

    採原文呈現與作者根據自身認知或疑問加入評論相結合方式

    ?

      ▎對照中英法翻譯

      拉丁文作為歐洲的學術語言,原僅限於教會、貴族與學者之間的溝通工具。為使更多人能接觸到笛卡兒的思想,其好友克雷色列爾將其著作翻譯成法文,笛卡兒本人也參與了校對工作。對於亞洲讀者來說,不少現行翻譯版本難以理解,主要因為笛卡兒的邏輯思辨方法類似於數學問題的語言解決方式。本書作者採用中英法對照的翻譯方法,重新整理和校對,使得原文的精確邏輯得以更好地展現,同時降低了語言的障礙。

    ?

      ▎文本結構重新編排

      作者對《沉思集》中的反駁與答辯部分進行了重新編排,將它們按照問題的主題進行分類,這樣的安排旨在幫助讀者更聚焦於主要問題及其辯證過程。除此之外,作者還加入了個人的評論,旨在提供自己對笛卡兒論述的見解,這對於理解笛卡兒的思想架構及其時代背景尤為重要。

    ?

      ▎理性與生活的辯證

      笛卡兒強調理性思考與日常生活的區隔,本書深入探討了這一觀點。生活中的實踐和追求真理的理性思考雖相關,卻不同。作者特別強調,當代讀者在面對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問題時,需要透過理性的方法來建立一套更加系統的認知關係,這對於形成普遍的社會共識至關重要。

    ?

      ▎理性的時代意義

      即使笛卡兒的時代受限於當時的科學與生產力水準,其對真理的追求和對理性的堅持仍然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書詳細分析了從牛頓到愛因斯坦再到現代的量子力學,如何逐步拓展了我們對物質世界和人類意識活動的理解。透過對笛卡兒思想的重新評價,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理性思考在今天的價值,以及在全球化和多文化交流背景下,如何有效地逾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

    ?

      ?來自作者的閱讀建議:

      作者建議讀者如何選擇使用本書:對於追求實用和快速的讀者,可以選擇閱讀評論部分;而希望深入理解笛卡兒並提升思考能力的讀者,應該全面閱讀並深思熟慮。作者強調無論是科學發展還是人文思考,理性和藝術一樣,都是人類精神追求的高峰,值得我們每個人在繁忙和浮躁的生活中慢慢品味和實踐。

    ?

    本書特色

    ?

      本書將笛卡兒代表作《沉思集》重新詮釋,採用中英法對照的翻譯方式,對思維、理性及靈魂等核心概念進行深入探討。本書基於邏輯合理性重新翻譯,與市面上的翻譯有所不同,提供讀者新的視角和理解。書中還包含對笛卡兒哲學的深度解析並探討其對後世及理性財富的啟示。



     





    前言

    導引

    第一章 第一個沉思:可以引起懷疑的事物

    第二章 對第一個沉思的反駁與答辯

    第三章 第二個沉思:人的精神的本質以及精神比肉體更容易認知

    第四章 對第二個沉思的反駁與答辯

    第五章 第三個沉思:上帝,他存在

    第六章 對第三個沉思的反駁與答辯

    第七章 第四個沉思:正確和錯誤

    第八章 對第四個沉思的反駁與答辯

    第九章 第五個沉思:物質性東西的本質,再論上帝他存在

    第十章 對第五個沉思的反駁與答辯

    第十一章 第六個沉思:物質性東西的本質,人的靈魂和肉體之間的實在區別

    第十二章 對第六個沉思的反駁與答辯

    後記一 笛卡兒對於後人的啟示

    後記二 笛卡兒對財富理性的啟示








    前言(節錄)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