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手感創造力:從做自己的玩具開始,創客養成的親子木育手札

手感創造力:從做自己的玩具開始,創客養成的親子木育手札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943953
周婉湘,EJ
玉山社
2024年6月10日
133.00  元
HK$ 113.05  






ISBN:9789862943953
  • 叢書系列:星月書房
  • 規格:平裝 / 152頁 / 17 x 22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星月書房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藝術美勞 > DIY勞作











    (網頁字體顏色以黑色為限)

    日常隨手可得的鬆散式材料



    0經驗值也能上手並享受其中的工藝遊戲



    實踐創客精神的「親子木育」



      「我們相信『玩』的好處,

      將重點放在過程中能學到的(木工)知識、技巧,

      和親子間相處的時光,而不是只看成品的完美與否。」



      本書作者周婉湘在熱銷著作《一起讀,一起玩》中,帶領讀者以五感遊戲領略繪本裡的文學力,而這一次她再度結合了己身兒童發展、兒童遊戲的研究專業,與熱愛動手作、善於自學的伴侶EJ,借鏡美國、日本近年積極推動的「木育教養」,在親子遊戲中引入開放多元的鬆散式材料概念,帶領孩子動動、彎彎,從幼兒園開始一路親近不同木材的質感與造型,體驗木工的各種動作技巧;從仿作自己想要的木玩具起步,逐漸進展到能夠獨立設計、製作木玩具給別人,在這過程裡,同時熟練了切、刨、削、鑽、磨等木工技術,認識了可塑性極高的各種木材特性,更從中鍛鍊出計畫思考邏輯和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



      全書彙整了這一家四口10年來精華且深刻的24則親子木工遊戲筆記,譬如:方便攜帶出門遊戲又變化無窮的「冰棒棍接接棒」、簡單卻又華麗的「松果花圈」、結合語文表達和想像力的「回收物機器人」等等,每一則木工遊戲在兩位作者筆下,顯得格外迷人、有趣,讀來不禁誘使讀者躍躍欲試、即刻行動。



      同時,他們在不同的木工遊戲開始之前,皆設計了一份「遊戲材料邀請卡」,並列下每一則可能使用到的木工技巧,包含:彩繪塗裝、黏合、打磨、割鋸……讀者能夠根據孩子的年齡有不同的自由選擇,也將發現:原來這些木工遊戲所使用到的素材與工具都取自日常,便利、好操作而且引人入勝,讓從未有過木工經驗或技能的「素人家庭」也可以游刃有餘地展開這一項又一項親子木工遊戲,並在過程中同步刺激著大人與小孩的感官和邏輯思維,逐步實踐與發揮出淋漓精彩的創客(maker)精神!



    本書特色



      ?借鏡國外行之多年,有效刺激與建構孩子邏輯思考、創作力和技能興趣的木育教養及鬆散式材料概念。



      ?素材與工具皆取自日常,每一項遊戲好操作且不複雜,即使沒有木工技能也能駕輕就熟、享受其中。



      ?跳脫材料包的拘束,在開放式的木工遊戲之中,鍛鍊企劃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高度發揮想像力與讓想像成真的行動力,在不知不覺間實踐了創客精神,構築出自我獨一無二的創客人生。

    ?


     







    01 從為孩子製作木頭玩具到自己設計玩具

    02 與材料包的差異:開放式木工遊戲

    03 工欲善其事:打造家中親子木工角落

    04 最初的木頭手作:冰棒棍遊戲

    05 隨手可得的木頭材料:樹枝與松果的組合

    06 餘木新生:回收物機器人、木屑拼貼

    07 圓木棒與立方木塊:抽抽樂桌遊、彩繪立方體拼圖

    08 木釘娃娃:木頭小鎮、樹屋

    09 釘子與榔頭:小刺蝟、釘子畫

    10 零件的發想:小木盒、小汽車、小賽車

    11 自由落體探索:洞洞板彈珠臺、Plinko 遊戲臺

    12 削木遊戲:魔杖、樹枝筆

    13 未完待續的木育:兒童木工書的啟發

    附錄:關於材料購買、臺灣國產材



    ?





    自序



      這本書記錄了我們帶家中兩個孩子──動動、彎彎,從幼兒園到小學中、高年級玩木工的歷程,將我們學習到的經驗分享給父母們,鼓勵大家「只要想,就可以在家裡帶孩子玩木工!」因為我們都沒有正式地接受過任何木工課程訓練,一切都是透過上網自學和實際操作摸索,一點一滴地累積出各種木工的技巧、知識和心得。



      當孩子還小,我們先從為孩子做木頭玩具開始,這個階段比較像是大人自己的遊戲時間。我們趁孩子睡覺的時候,做出我們覺得有趣的木玩具給他們玩。慢慢地,孩子有愈來愈多想法,會開始要求我們幫他們做出想要的玩具;每個請求對我們來說都是新的挑戰,也是學習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練會了各種木工工具、機具的使用。



      同時,我們也提供孩子各種木料,用「鬆散材料遊戲」的方式和孩子一起玩木頭(詳情請見第二章說明),並在家裡規劃出一塊孩子的工作空間。一旦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想做出一些玩具或物品,我們也利用機會,教他們一些我們學會的木工技能。因此,「親子木工」是個多元的概念:它可以是父母為孩子製作玩具;也可以是孩子提出想法,大人幫忙完成;還可以是大人開始一個想法,孩子接下去完成;當然,更可以是孩子自己獨立完成,大人從旁協助指導。它是一個親子共玩、共創的歷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與小孩一起學習、成長。



      那,為什麼要學木工呢?其中一個原因在於木頭具備韌性,既堅固又有高度的可塑性,能實現更多想做的東西,可說是介於紙張跟鋼鐵之間的材料。孩子們小時候起初多是用紙張或紙板來建構、創作東西,如果能夠進階提供孩子木頭材料去嘗試,將會是很好的延續。



      不像傳統那種為了訓練家具製作能力的技藝課程,兒童階段展開的木工活動,目的主要是幫助孩子將他們口袋裡的工具、技巧和材料增多,讓他們能更自如地將腦中想像的東西,變成實際的物體成品,甚至把木材與他們已經熟悉的材料,譬如:紙板、黏土等相結合,打造出創造力更豐沛的複合媒材立體作品。



      所以我們帶孩子玩木工,向來採取「遊戲」面向,相信「玩」的好處,將重點放在過程中能學到的知識、技巧,和親子間相處的時光,而不是只看成品的完美與否,這樣比較不會抹煞孩子的胃口──讓孩子有興趣不斷嘗試,比做得對不對、好不好看更為重要,並能陪伴孩子建立起對自己動手做的信心。



      這本書並不是一本關於小孩怎麼做木工的「工具書」,沒有條列出詳細的步驟給讀者照著做出一模一樣的東西,而且多半記錄著我們家四個人獨一無二的經歷和作品。其間穿插結合了動彎媽兒童發展和幼兒教育的背景,以及動彎爸愛動手做與善於自學的創客能力。或許更貼切地描繪為:這是一本融入生活經驗分享的「工作書」吧!



      起心動念寫下這本書,初衷是希望讀者讀了本書之後,可以產生動力,引發讀者對帶孩子一起玩木頭的興趣和想法,主動提供孩子類似的材料,鼓勵孩子自由地探索,發掘自己的創意,也鼓勵家長跟著孩子發展出共同的休閒嗜好。



      不管是繪畫、烹飪、園藝等等活動,只要跟孩子一起暫離螢幕,親子動手做東西,不僅能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這段路上,留下更深刻親密的時光,相信父母自己在這過程中也能培養出新的興趣甚至是第二專長了。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