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少年讀聊齋志異:走進大千世界

少年讀聊齋志異:走進大千世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557833
馬瑞芳
未來出版
2024年6月27日
127.00  元
HK$ 101.6  






ISBN:9786263557833
  • 叢書系列:經典館
  • 規格:平裝 / 200頁 / 17 x 23 x 1.1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經典館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故事/小說 > 中國古典











    社會觀察家蒲松齡絕妙巨作

    專為少年讀者打造的《聊齋志異》簡明讀本

    《聊齋》裡不是只有鬼!巷口麵店的老闆有可能是狐狸!



      《聊齋志異》是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也是傑出的志怪小說。描述了各種奇異的事物,包括鬼魂、仙女、妖怪、精靈等。其中,關於狐狸的故事別具特色,狐狸常被描繪成具有智慧和法力的生物,可以變身成人,與人交往。



      《聊齋志異》是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也是傑出的志怪小說。書中描寫了許多超乎尋常的人物和事件,融合了現實與幻想,帶有濃厚的奇幻色彩。這些故事具娛樂性,又帶來啟發,刺激大家在生活中探索和思考。



      《聊齋志異》中的奇人異事

      人物個性鮮明:故事人物具獨特性個和能力,有些角色可能具有超凡的智慧,有些則可能擁有特殊的技能或力量。

      超自然元素:奇人異事的故事經常包含超自然的元素,如預知、幻術、奇異的武功或法術,這些元素使故事更具吸引力。

      道德與價值觀:許多故事探討人性中的善與惡,角色的行為往往代表了某種道德價值,閱讀時能引發思考什麼是正確的選擇。

      情節曲折離奇:故事情節往往充滿曲折和驚喜,角色的行動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增添故事的吸引力和可讀性。



      《聊齋志異》帶給少年讀者的啟發

      激發想象力:奇人異事的故事鼓勵青少年發揮想象力,有助於培養創造性思維。

      學習勇敢和毅力:故事中的主角常以勇氣和毅力來面對困難和挑戰,激勵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也堅持不懈,勇於克服困難。

      道德與價值觀的反思:故事中的角色往往代表了不同的道德價值觀,青少年可以從中思考什麼是正確的行為,並培養自己正直的品格。

      理解多樣性與包容:故事情節反映了多樣的文化和觀點,青少年可以從中學習理解和包容不同的人情與事物。



      《少年讀聊齋志異:走進大千世界》中的奇人異事通過奇幻的情節和鮮明的角色,為青少年提供了豐富的閱讀體驗,同時鼓勵他們在面對困難時保有勇氣,並思考道德與價值觀等問題。



      《聊齋志異》是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刻劃人性百態,想像力豐富,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為了讓少年兒童能親近國學,願意主動閱讀與理解,特別邀請知名學者山東大學文學院馬瑞芳教授,精心挑選《聊齋志異》的五十個篇章加以編寫,著成「少年讀聊齋志異」系列,分作《神奇的狐狸》、《筆墨裡的精靈》、《走進大千世界》三冊,講述其中最經典的故事,培養國學品味.提升文學素養。



      經典故事,激發想像力,培養少年真善美,提升古文閱讀力!

      ★☆★☆★ 五體例.六特色 ★☆★☆★

      1)精彩故事:生動曲折的故事選文,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娓娓道來,有助於了解人情世態。

      2)原典精讀:採用「原文節選+生難注釋+白話翻譯」架構,欣賞精典片段,熟悉文言文語感。

      3)哲理金句:精選對人生有價值的短語格言,透過自我省思,迎向正念思維。

      4)文化史常識:針對選文中出現的古代文學、歷史常識等做簡要詳實的說明,豐富國學知識。

      5)《聊齋》裡的祕密:專文補述《聊齋》創作的時代背景、思想內容與寫作手法,深入體會文章的美妙。

      6)精美插圖:故事配圖細膩生動、巧妙豐富,極具風格,情境式閱讀快速融入文本。



      《聊齋志異》是一部宣揚真善美,想像力豐富,文筆瑰麗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少年兒童在閱讀「少年讀聊齋志異」系列的同時,不但能跟蒲松齡這位大作家學習寫文章的技巧,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體會古典小說簡潔、靈動之美,還能透過故事長知識、明事理、辨是非,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



    名家推薦.少年必讀



      TACO老師(思辨推手)

      王文仁(作家、虎尾科大語言中心教授)

      祈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

      吳在?(兒童文學作家)

      宋怡慧(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林玫伶(清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前臺北市國語實小校長)

      林怡辰(彰化縣原斗國小教師、作家)

      郝譽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

      陳雅麗(「雅麗老師學習方法教室」粉專版主)

      高詩佳(作家、「高詩佳故事學堂」Podcast主持人)

      張嘉驊(兒童文學博士、暢銷童書《少年讀史記》作者)  

      鄒承澔(鄒老師十分鐘輕鬆讀 頻道創辦人)

      詹佳鑫(新竹高中國文教師、《請問少年》作者)

      「綠君麻麻」粉專版主

      厭世國文老師(高中國文老師)

      簡鈺珣(臺中市國中國文輔導員)

      (推薦人依筆畫排序)

    ?


     





    序言??? 文學寶庫的璀璨明珠 馬瑞芳 ???? 002

    · 巧懲賣梨人 ?????????????009

    · 神奇的「穿牆術」??????????017

    · 「吹牛大王」現原形 ????????029

    · 手足情深的「絕妙傳奇」?????? 037

    · 錦衣變蕉葉 ????????????? 051

    · 偷鴨長了一身毛 ???????????065

    · 摘顆星星做佳兒 ??????????? 071

    · 變隻猛虎吞惡人???????????083

    · 洞庭湖面踢「足球」?????????093

    · 皇帝玩小蟲,百姓遭大殃 ??????103

    · 自在不成才,成才不自在 ??????113

    · 花拳繡腿必吃虧 ???????????125

    · 點石起舞戲小人 ??????????? 133

    · 聰慧少年除妖狐 ??????????? 141

    · 情義深深人與蛇 ??????????? 151

    · 嚴冬荷花映日紅 ??????????? 161

    · 人與狼鬥智鬥勇 ???????????171

    · 三百多年前的「虛擬世界」??????181

    參考書目 ????????????????? 191



    ?









    文學寶庫的璀璨明珠

    馬瑞芳




      蒲松齡創作的《聊齋志異》(以下簡稱《聊齋》)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也是我四十多年來研究的專題。如今我想為少年兒童講解《聊齋》,就先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說我創作這部作品的初衷。



      第一,少年兒童為什麼要讀《聊齋》?



      中國古典小說的發展源遠流長,按照語言形式可分為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按篇幅可分為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和白話長篇小說《紅樓夢》,分別是這兩種文學形式的典範,其中包含了一些很好的故事。



      《聊齋》是中華文學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在大多數講述中國古代文學史的讀物中,它都獨占一個章節。《聊齋》真切的反映了社會生活,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都超出在它之前誕生的同類作品,受到大眾的喜愛。大約十九世紀中期,《聊齋》開始在國外流傳,時至今日,共出現過日、英、法、俄等多個語種的譯本。因此,我覺得有必要把這部偉大的作品介紹給少年兒童,讓他們對這部作品的內容、思想、藝術手法等有初步的了解。



      第二,少年兒童讀《聊齋》會有什麼收穫?



      首先,《聊齋》中大部分的作品宣揚真善美、鞭假惡醜,少年兒童閱讀其中膾炙人口的故事,可以潛移默化的獲得思想教益,進而一心向美,做有理想、有志氣、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比如讀〈勞山道士〉,可以明白嬌惰取巧必然碰壁的道理;讀〈細柳〉,可以更深入的領會「自在不成才,成才不自在」的哲理;讀〈河間生〉,可以幫助樹立「好好讀書,正派做人」的志向等。



      其次,在《聊齋》中,蒲松齡運如大筆,「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親,忘為異類」(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由他塑造的藝術形象和藝術世界充滿想像力,少年兒童在閱讀這些具有奇思妙想的故事時,不僅能感受到古人天馬行空的想像,還能保持和發展自己的好奇心,打開想像世界的大門。



      再次,《聊齋》的語言精鍊、形象生動,寫人狀物,以一當十。少年兒童讀《聊齋》,可以欣賞精金美玉般的文字,領略其中的詩情畫意,體會漢語的簡潔、含蓄、靈動、婉轉之美。如「亂山合,空翠爽肌,寂無人行,止有鳥道」(〈嬰寧〉)、「見長莎蔽徑,艾如麻。時值上弦,幸月色昏黃,門戶可辨」(〈狐嫁女〉)等,都讓人過目不忘。



      最後,蒲松齡在創作《聊齋》的過程中,汲取眾家之長,命題巧妙,構思嚴密,少年兒童讀《聊齋》,可以跟蒲松齡這個大作家學習一些寫作技巧:如何埋設伏筆、懸念,前後照應?如何把握使用關鍵詞語?如何運用細節描寫表現人物的性格和身分?



      上述是我在學習和研究《聊齋》之餘,結合少年兒童的特點總結的一些感想。《聊齋》原文共四百九十多篇,為了讓少年兒童更容易了解、閱讀《聊齋》,我選取了其中五十多篇寫成「少年讀聊齋志異」系列三冊(《神奇的狐狸》、《筆墨裡的精靈》、《走進大千世界》),講述其中最經典的故事。



      有「少年讀聊齋志異」系列在手,孩子就能在有利於心智的愉快閱讀中學語言、學寫作、學文化史常識,何樂而不為!



    推薦序



    愛上《聊齋》:在浪漫的志怪世界看見真善美

    林玫伶(清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前臺北市國語實小校長)




      小時候聽到「聊齋」二字,以為僅僅是本鬼怪故事的合集;每次看到改編自《聊齋》的影視,文宣上的片名常使用黏糊糊、滴滴落的字體,讓《聊齋》蒙上神祕恐怖不安的面紗。也許是受到「子不語怪力亂神」、「未知生焉知死」等儒家思想的影響,求學過程很少透過學校系統接觸到《聊齋》,家長也鮮有主動推薦或購買者。種種的誤解,讓許多時候錯失了閱讀這部豐富多彩、偉大文學作品的機會。



      日前在許多國家引發熱烈討論的歌曲〈羅剎海市〉,就出自《聊齋》卷四,透過主人翁奇幻的經歷,委婉諷刺了虛偽和審美等社會現象,許多人才赫然發現,以往對《聊齋》的印象流於淺薄、太過片面了。如今有這套「少年讀聊齋志異」系列出版,把《聊齋》的善與美、情與義有系統的彰顯出來,真是新一代兒少的福氣。



      「少年讀聊齋志異」系列並不是從原著選文,再譯成白話文而已,全書透過清晰的結構、專家的賞析以及充滿意境的插圖,幫助兒少親近《聊齋》、讀懂《聊齋》,進而欣賞《聊齋》。



      我喜歡作者為各個篇章重新下的篇名,〈親兄弟不如狐朋友〉、〈彩翼翩翩為人來〉、〈洞庭湖面踢「足球」〉、〈畫匹駿馬騎上跑〉、〈三百多年前的「虛擬世界」〉等等,有現代感的趣味、又有古典的優美。每篇故事一開始都用幾句短語勾勒出「劇情大要」,有如預告片的讓人想展書閱讀;故事並非完全依原著逐字逐句翻譯,作者顯然針對兒童少年的特點有所斟酌,改寫後的故事既要淺顯易懂,又要保留原著的文學品味,十分難得。



      為了讓讀者也能原汁原味的品讀原著,每篇故事說完後還有「原典精讀」的設計,大約百字以內的原文,輔以譯注,分量不多。建議讀到這兒務必慢下來細細的讀,出聲音的讀,必能感受原作者蒲松齡用詞用語的精鍊,也能藉此累積閱讀文言文的實力。除此之外,每篇還有「文化史常識」,將該篇故事中出現的詩詞、典故、人物等加以介紹,帶給讀者一種「加碼」的收穫。



      最可貴的是每篇後面的「《聊齋》裡的祕密」,由本書作者馬瑞芳為讀者解析。馬瑞芳同時也是研究《聊齋》多年的學者,她像一位專業導覽,帶領讀者走進蒲松齡構築的浪漫志怪世界,領略每一篇故事的奧妙。



      她告訴我們,故事裡的角色名字可不是隨意胡謅的,有時暗喻角色性格或情節命運,例如「孔雪笠」有孔子後代、戴笠而行、頂風冒雪的氣勢(陽光般的女孩嬌娜);「胡養真」之姓為「狐」的諧音,又有「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涵義(找「梁上君子」做朋友)……。她還告訴我們,蒲松齡說故事的本領高,處處有玄機,例如〈香獐仗義報恩〉的故事中,從香獐精花姑子的角色設定、章老頭的動作、老太太的問話、章家的居處環境,到蛇精的出現、夜間燈火的誘伏,展現了曲折精彩的情節;透過花姑子兩次酒沸事件,也成功塑造其聰慧多情的性格。此外,馬瑞芳也讓我們知道某些故事可能受到歷史故事的影響,例如《聊齋》名篇〈勞山道士〉的故事原型,是唐代小說〈紙月〉、〈取月〉、〈留月〉所記載的奇人逸事,蒲松齡取其精華,賦予更豐富的思想意涵,重新創作而成(神奇的「穿牆術」)……。這些例子不勝枚舉,拜作者馬瑞芳專研《聊齋》之賜,我們在閱讀時不至只看熱鬧,也懂得欣賞故事的門道,增添更多的閱讀樂趣。



      這套書共精選五十篇適合兒少閱讀的故事,分別編入《神奇的狐狸》、《筆墨裡的精靈》和《走進大千世界》等三冊。無論是從欣賞古典文言短篇小說巔峰之作的角度,或是認識古代社會風俗、道德觀念和民間信仰;抑或是藉由奇幻元素和超自然現象,激發想像力與創造力;甚至從中思考重要議題,培養批判性思考力──「少年讀聊齋志異」系列都不會讓你失望!



    發現古典故事的現代魔力:《少年讀聊齋志異》帶你深入奇幻世界!

    厭世國文老師(高中國文教師)




      如果沒意外的話,最近一次你讀到《聊齋志異》故事的時候,應該是高中課文〈勞山道士〉,那是講述富二代想學法術而後因懶惰得到教訓的故事,當中道士剪紙為月的施法過程,你應該還有些許印象吧?而你若是109學年度學測的高中考生,那麼最近一次讀到《聊齋》,大概會在國文試卷上的單選題第12題看到〈黃英〉這則故事,要你判讀陶、馬二人的對話內容,並且選出最適當的敘述。



      你沒讀過《聊齋》依舊可以找到正確答案,但你讀過《聊齋》的話,那麼裡面的陶、馬兩個姓氏就會產生意義,不再僅是考卷冰冷的方塊字,知道完整的故事裡,還有出現一位菊花花精黃英,以及一段由愛菊展開彼此關係的奇妙旅程。



      是的,我會希望學生做對考題,但也喜歡他們知道考題以外的趣味——想像力、創造力,人與其他生命之間的情感。



      誠實的說,現在要孩子拿起屬於文言短篇小說的《聊齋》,已經不是件容易的事,文言文成為一種陌生的語言,屬於某種晦澀、模糊,還有時空差距的溝通方式。



      幸好,有「少年讀聊齋志異」系列為大家轉譯與改編成熟悉的白話內容,減輕閱讀上的負擔,並且在每則故事的最後,附加「文化史常識」和「哲理金句」,解釋了許多東方華文文化中常見到的語彙、成語、科技、生活習慣,以及長時間封藏於古籍的名言佳句。



      讀了,你就多知道一點,而這「一點」越來越多,便有機會連結成一條條的線,而不斷增加的線又可以形成一道道的面,進而建構出相對立體的理解——為未來沒見過的文言文做好準備。



      我覺得《聊齋》比較接近成人的世界,它諷刺了許多政治與讀書人的黑暗面,並且寄託了作者蒲松齡的孤獨與憤怒,沒有社會的閱讀,或是遭遇生命的磨難,不太容易理解字裡行間的意涵。



      微妙的是,現在的學生(少年或青少年)比我們預期的來得成熟,他們感受到的痛苦程度未必亞於成人:你上班,他們上學;你有討厭的主管,他們有討厭的師長;你長時間待在公司,他們長時間待在學校。或許大人們習慣用無憂無慮來形容孩子,可是孩子真的那麼快樂嗎?



      只要認真努力生活的人,不管什麼年紀都是一樣的,勢必懷疑過自己的決定,對未來不可知的一切感到困惑與恐懼。



      「少年讀聊齋志異」系列給予了孩子一些方向,藉由一則又一則的故事,不僅沒有加深負面的想法,反倒讓真誠與良善持續的被強調,重複積極的人生觀,朝向光明的那一面成長。



      而且你知道的,閱讀故事後得到的道理,不會讓人感到像被用鞭子教訓。



      這當然是體貼的編排,「少年讀聊齋志異」系列共分成三輯:神奇的狐狸、筆墨裡的精靈、走進大千世界。從能幻化成人形的狐狸與精靈,再到不可思議的奇聞異事,裡面沒有讓人半夜睡不著覺的恐怖鬼故事,什麼血腥、殘酷的暴力情節也不會出現,純粹就是將想像力拓展到不屬於人類的國度裡,然後試圖塑造一個理想的社會關係。



      此外,「少年讀聊齋志異」系列雖然宣稱是給孩子們的讀物,但文字卻不會讓人感到幼稚和淺薄,甚至篇末的「《聊齋》裡的祕密」,根本可以當成一則簡單的小論文,不僅交代了蒲松齡的創作緣由與技巧,還考證與分析了文本的內容。



      舉例來說,《聊齋》中常出現「異史氏曰」這樣模仿《史記》「太史公曰」的體例,要是略而不錄有點可惜,畢竟這是該書的一大特色;但若是放在經過翻譯與改編的故事之後,似乎又將割裂了故事的節奏感,而「異史氏曰」的原文內容也頗難理解,偶爾不太知道蒲松齡到底想說些什麼,或打算藉這則故事指涉(讚美或批評)什麼對象。



      「《聊齋》裡的祕密」就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異史氏曰」中想要傳遞的訊息,這不僅補足蒲松齡的生命歷程,也加深故事的意涵,使讀者能更好的理解這些精彩的情節。



      「少年讀聊齋志異」系列沒有放棄這些內容,我認為是很難得的作法,沒有小看孩子的理解能力,盡可能的保留《聊齋》中所有鑲嵌著黃金的部分,相對完整的呈現這一部出色且知名的古典小說。



      無論你是否相信世上有鬼怪精妖、魔法咒術,但要記得:《聊齋》是為「人」寫的書,你可從此得到不可思議的力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