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二○○一年我從中國到了澳大利亞,那一年我十九歲,並不能很?晰地判斷自己的人生所處的形勢,只是被動地跟著家人走。二○一一年我回中國探親的時候,得了急性盲腸炎,於是在當地醫院做了一個盲腸切除手術。那個手術彷彿除了盲腸外,還把我心裡的一樣什麼給切掉了。回到澳洲後,我放下了一直以來的顧慮,申請加入了澳大利亞籍,同時放棄了中國籍。五年後我博士畢業,第一份工作帶我到了新加坡,後來又到了日本,一、兩年就換一個地方,始終感覺不到想在哪裡停下來。當時還挺滿意自己的這種狀態,到了一個新地方就到處去逛,拍了照片發微信朋友圈裡,自稱「雲遊四海」,把自己比作仙人。
這本《同學攻略》開始寫作的時候,是想寫一個?春情感故事。男主角在高中時喜歡一個女生,告白無果,心裡卻一直放不下。在此後的十數年裡,兩人幾次見面,每次見面都彷彿是舊情重燃的機會。這是寫作的最初的思路。為了增加距離感,我安排男主角從中國來到南半球的澳洲,也就是代入了一些我自己的經歷。不料因為這樣的設定,在寫作的過程中,我第一次重新思考了自己離開中國以來的經歷,自己不能在一個地方停下來的?實原因,最後這變成了我想要表達的重點。
這個原因就是我一直以來都是政治上的邊緣人。書中男主角的父親因為在八九天安門事件時支持學生,導致在政治上失利,這是我的親身體驗。我的父親在中國本來很有政治抱負,但是因為不識時務被排擠出權力體系,後來改去做小生意了,在政治上除了失敗的經歷沒什麼可以傳給我。我留在中國的話,就是一個政治失利者的後代。到了外國,作為一個外國人,當然也不可能進入他們政治體系。在朋友圈發的吃喝遊玩,實際上對我沒有什麼意義,只是除了這些,在這外國我也做不了什麼。像水面上一片葉子隨波起伏,自己居住的國家內部發生什麼事,我始終只能在最外層受到影響,沒什麼可參與的。這很像書中男主角相對於他喜歡的女生的狀態。
我自己其實沒什麼戀愛經歷,寫男女感情總是寫得很單一,恐怕難以讓人喜歡。這本小說如果有可以引起人共鳴的地方,那應該就是這種邊緣人的心態的描寫,畢竟在這一點上我是動用了?實感情的。
張一弘
二○二四年三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