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台灣媒介一百年:國家、政黨、社會運動

台灣媒介一百年:國家、政黨、社會運動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106482
馮建三
麥田
2024年6月01日
266.00  元
HK$ 212.8  






ISBN:9786263106482
  • 叢書系列:NEW
  • 規格:平裝 / 640頁 / 21 x 14.8 x 4.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NEW


  • 人文社科 > 歷史 > 台灣歷史 >











    歷時30年、超過200篇專文



    一部主張公民權利,

    從公共化、私有化角度討論媒體運作機制



    綜覽台灣百年報紙、電視、網路生態的傳播史

      



    =內容簡介=

    ●《臺灣民報》開啟了台灣媒介的百年歷史




      本書收錄作者自1992至2022年間發表在報紙雜誌、電子媒體的作品,內容論及之媒介包含傳統的報刊、廣播、視聽部門,以及日益重要的網路與影音視頻,上下縱橫百年歷史。

      1920年代創刊的《臺灣民報》,可謂開啟了台灣媒介的百年歷史。1927年獲許在台灣島內發行,1932年發展為《臺灣新民報》,為日據時期唯一由國人發行的報紙,也開啟了透過媒介改革作為向統治者爭取發言權的新頁。

      1950年代,台灣進入「兩報」時代,即《中國時報》與《聯合報》;1960至70年代,台視、中視、華視陸續開台,「兩報三台」成為民眾閱聽主流。又肇因於兩報創辦人皆晉身政治權力中樞,三台分別為黨政軍把持,政治言論立場頗稱一致,1990年代中期,也就是政治解嚴後,兩報三台的媒介主導結構開始遭受較大挑戰。



      

    ●媒介史上的不同頻譜

      

      傳統媒介之外,俗稱「第四台」的有線電視、衛星電視、地下電台、公益電台、公共電視等,在台灣媒介史上也各自閃爍不同的頻譜。台灣社會追求自我解放的力量,透過這些視聽影音媒介,尋找更新及向上的出路。

      台灣擁有密度全球第一的24小時電視新聞頻道,使我們的皮毛報導遠多於增廣見聞;有過「一報三禁」的難堪歲月,坐大了報團的保護傘;取締地下電台,使得業主得面臨徒刑、拘役與罰金的懲處;超過一半的新聞報導是「三器新聞」內容,取自網路瀏覽器、行車紀錄器和街道監視器。所幸,我們還有公共電視,影視文化荒原沙漠的一片小小綠洲;有過沒有天線的電視台,走過半甲子的光啟社;因「901為新聞自主而走」而迎來的台灣新聞記者協會(Association of Taiwan Journalists,記協);「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公布2024年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台灣名列第27,居亞洲之首!本書也向維基解密及其創辦人阿桑奇(Julian Assange)致敬。





    ●台灣的新聞自由指數帶給我們什麼

      

      如同RSF所言:台灣基本上尊重新聞自由,但仍具高度分化,記者受制於以煽情與利益為主導的政治兩極化媒體環境。如何提升?本書作者〈有錢有自由,有新聞自由〉一文其實已有解方:「高度新聞自由與民主功能比較健全的國家……都有來自公權力的經費補助。」《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9條的權威解釋文也說:「表意自由要……對新聞事業資助……國家首先應該提供充足的公共渠道」。



      台灣媒介受國家右手之壓抑,也依賴國家左手進場,帶來自由和解放。





    =本書簡目=

    第一章? 看電視、唱文化高調 很有必要




    第二章? 新聞人與新聞?

    記者的勞動: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記者這一行? 見「美」「思齊」

    有錢有自由,有新聞自由



    第三章? 新聞評論

    節慶假日的新聞評論

    反省與評論天災人禍新聞



    第四章? 新聞界

    報禁解除? 資本自由? 傳媒洗牌

    新聞頻道氾濫? 國會頻道孤單

    改良新聞界:坐在書齋、走上街頭

    端正政治認知? 開創傳媒趨勢 稀釋假新聞



    第五章? 台灣媒介一百年:國家、政黨、社會運動

    台灣媒介一百年

    關機:一種媒介改革運動

    檢討「反壟斷」:政府法案優於社運主張



    第六章? 政治解嚴? 倡議理念

    規畫傳媒經濟:司馬庫斯原住民的啟發

    探討傳媒政治:政黨與國家、公共化與私有化

    公益電台



    第七章? 公共電視

    公共電視的誕生:1984-1999

    公共電視的擴大契機:2000-2008

    公共電視的多事之秋、否極泰來?2008~

    華視是公共電視的資產

    公共電視的人事與法規



    第八章? 主管機關:新聞局、NCC與文化部?

    主管機關進場之前

    新聞局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文化部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