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王的莊稼:從農業發展到中國第一個王朝的政治生態學

王的莊稼:從農業發展到中國第一個王朝的政治生態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535754
布萊恩.蘭德
蔡耀緯
臺灣商務
2024年7月01日
210.00  元
HK$ 178.5  






ISBN:9789570535754
  • 叢書系列:歷史.中國史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7 x 23 x 2.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歷史.中國史


  • 人文社科 > 歷史 > 中國歷史 >











    榮獲美國歷史學會詹姆斯•亨利•布雷斯特德獎(James Henry Breasted Prize)

    第一部西方科學視角的早期中國環境史專書

    ?

      國在山河破!自然生態對人類發出的深沉吶喊,

      重新思索「農業」是否為人類生存最好的選擇?

    ?

      人類從狩獵採集到農耕養殖,是自然演進?或人為操弄?

      人類是眾多動物中的區區一種,竟發展為支配所有物種?

    ?

      本書從早期中國的環境生態著手,探究地理環境、國家戰爭、社會制度,王權如何讓多元生態系轉為單一生態系?如何讓「以農立國」的概念深植人心?

    ?

      農業的發展帶來政治權力的拓展?

      勞動力增加促進國家集權的穩定?

    ?

      本書跨足歷史、考古、環境等學科,透過發出在「農業主導中國前,中國的自然生態為何」的哉問,視角從「中國傳統農業史觀」轉向「政治是否重構環境生態」,先秦至秦朝的歷史對於理解歷朝以至現代在改造環境上的運作,有著重要的意義。

    ?

      早期中國從仰韶文化開始,到龍山文化、再到商、周時期,作者討論原本豐富多樣的生態系統,如何在人類社會的介入之下,轉變成單一的農耕體系。在這個過程中,王權透過馴化的動植物裡內含的能量,獲得足以支撐政治和國家運作的勞動力和資源。人類是如何建立自己的生態系統?權力團體又是如何透過改造自然環境不斷汲取資源與勞動力,從而興起並逐步壯大?

    ?

      本書尤其著重秦國從邊陲小國到成為中國第一個王朝的歷程,綜合大量最新的出土文獻與科學研究,佐證國家的形成需仰賴一個能管理並擴大農業生態系統的複雜政治體系,才得以成為可能。

    ?

      然,經過數千年的墾殖、掠奪,當今世界甚至化分為多個武裝敵對國家,環境與資源益發被破壞,難以建立永續發展。作者抱持對當代環境的關懷,從歷史探討人類如何轉化自身環境,進而說明政治問題與環境問題是密不可分的,這是全世界需共同反思如何改善的關鍵問題。

    ?
    跨界推薦

    ?

      胖胖樹王瑞閔�金鼎獎科普作家

      古碧玲�作家&資深編輯

    ?

    好評推薦

    ?

      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專文導讀

      「唯有人民意識到國家的生態學邏輯,以及政治與生態那種「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的關係,試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人類與其他物種方有共存乃至於相互依存的可能。」

    ?

      「布萊恩.蘭德寫成了一部細節豐富、引人入勝,且十分值得一讀的環境史傑作,將古代中國的考古和文本證據交織起來,演示『地緣政治始終是環境政治』。」——傅羅文(Rowan Flad),《古代華中》(Ancient Central China)一書合著者

    ?

      「《The King’s Harvest》是一項非凡成就,為中國史、環境史和農業史做出了獨特貢獻。」——馬瑞詩(Ruth Mostern),《黃河:自然與非自然的歷史》(The Yellow River: A Natural and Unnatural History)作者

    ?

      「《The King’s Harvest》以格外堅實的學術研究為基礎,反映出布萊恩.蘭德對於環境史和早期中國史最新取徑的掌握能力。」——穆盛博(Micah S. Muscolino),《中國的戰爭生態學》(The Ecology of War in China)作者

    ?

      「布萊恩.蘭德主張,環境的故事正是社會本身的故事。在《The King’s Harvest》一書中,他以令人信服的細節,述說古代中國環境與社會之所以成為中國的故事。」——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芝加哥大學

    ?

      「在不可持續的四千年成長之中,中華國家以栽培單一作物的國家取代多元生態系。所有國家都摧毀環境,卻只有國家能拯救我們。古代中國的魅影因此在我們現代的危機中仍揮之不去。出色又令人憂慮的分析!」——濮德培(Peter C. Perdue),《萬物並作:中西方環境史的起源與展望》(中文版)作者



     





    各界好評





    繁體中文版作者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