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人工智慧與法學變遷

人工智慧與法學變遷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691889
李建良
元照出版
2024年7月01日
167.00  元
HK$ 150.3  






ISBN:9786263691889
  • 叢書系列:科技法律系列
  • 規格:精裝 / 288頁 / 13 x 19 x 4.0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科技法律系列


  • 人文社科 > 法律 > 法學理論/經典著作











      本書是人工智慧法律課題的基礎研究,從「科學探索與法學研究」、「法律秩序的數位轉型」與「科學進化與法制變遷」三個面向,逐次剖析科學、法學、法制之間的交互作用與動態變遷,最後以「科技理性與人性尊嚴」作結,彰顯人權與法治為其共同的價值決定,提供法律人面對科技發展的反思基礎。


     





    序 言

    作者簡介

    凡 例



    楔子:說智



    第一章 引論:假如你是真的

    壹、法律人如何面對AI�11

    貳、觀念、語言與思維�16

    參、科學、法學與法制:本書論述架構�22



    第二章 科學探索與法學研究

    壹、AI對法學研究的挑戰�28

    貳、AI對法律智識的影響�35

    一、事實、評價與法規範�35

    二、描述概念與規範概念�40

    三、概念過剩與知識超載�48

    參、AI的法律問題性�52

    一、問題的問題:如何思考AI法律問題�53

    二、通論:AI應用的實然與應然�66

    三、各論:AI法律問題結構舉隅�75

    肆、小 結�95



    第三章 法律秩序的數位轉型

    壹、概 說�99

    貳、AI與法秩序的遇合�103

    一、AI與Meta法秩序�104

    二、AI法秩序的部門性�112

    參、AI法秩序的規範性�117

    一、法律與倫理規範的屬性定位�118

    二、法律與倫理規範的交互為用�122

    肆、法秩序的規範位階與秩序理念�126

    一、AI規範的多元性與位階次序�126

    二、AI規範的秩序理念及其關聯�131

    伍、法秩序的轉型需求與重構�140

    陸、小 結�145



    第四章 科學進化與法制變遷

    壹、科學原則、法治框架與法制度�152

    一、基本權利、規範與機制�153

    二、AI與民主的關聯思考�159

    貳、法制建構的法學思維取徑�166

    一、AI於生活領域的應用�167

    二、AI於法律領域的應用�170

    參、AI與權利主體:非人之權?�173

    肆、AI與責任體系:避難到AI?�179

    伍、小結:客觀與主觀之間�184



    第五章 科技理性與人性尊嚴

    壹、客觀與主觀的辯證�187

    一、人性與物性的名實異變�188

    二、價值判斷的法律問題性�192

    三、變與不變的辯證與折衝�197

    貳、人性尊嚴的認識論與規範論�199

    一、思維起點�199

    二、問題提出�201

    三、AI時代下的社會與人類的處境�207

    四、AI時代下的人性尊嚴受危境況�210

    五、AI系統的公共治理與監控機制�222

    六、結 語�234



    後 記�239

    參考文獻�241

    索 引�271





    序言



      本書脫胎自《法律思維與制度的智慧轉型》一書的導讀,原文於2020年出版,經修訂、增補及改寫,歷時四年,停停寫寫,法學趕不上科技的腳步,有跡可尋。試以小書問世,或有助於知識累積、重拾紙本讀趣。



      有社會,就有法,法與社會互為關聯,法既是社會的產物,同時也規範社會的產物。科技是人類社會的產物,不是發生在法真空狀態。法是否管制科技,先問現行法與科技的關係,是無法可用,還是有法無用,或者難以用法?法規範社會秩序,法亦自成體系而為法秩序,故立法不是單純的加法甚或乘法,而是加減乘除的交互運用,需要總量管制、汰蕪存菁,以達最適產量,特別是限制人權的法規。全不管,最簡單;想要管,比較困難;既要管,又要不影響人權,最難,法律人的任務與挑戰在此。


    李建良

    2024年端陽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