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AI啟蒙時代:傳奇創投家霍夫曼與GPT-4的AI探索對話,放大人類潛力,看見新機會

AI啟蒙時代:傳奇創投家霍夫曼與GPT-4的AI探索對話,放大人類潛力,看見新機會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468241
雷德.霍夫曼,GPT-4
吳凱琳
天下雜誌
2024年7月31日
167.00  元
HK$ 141.95  






ISBN:9786267468241
  • 叢書系列:天下財經
  • 規格:平裝 / 328頁 / 14.8 x 21 x 1.6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天下財經


  •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觀念/趨勢











    未來十年,AI會像今日的手機,

    以想像不到的方式擴增人類能力,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



    在新時代的起點,我們如何開始探索AI的各種可能性?

    矽谷傳奇創投霍夫曼親身示範,當人類智慧與人工智慧展開對話

    會開啟什麼樣的未來?



      •《華爾街日報》暢銷書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 / AppWorks 董事長暨合夥人 林之晨 重磅力推



      突破性科技的出現,一開始總是充滿未知,在我們亟需方向感的此刻,這本書就是探索AI的最佳嚮導,透過與GPT-4的對話,帶我們理解AI是什麼、能做到哪些事、又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對於還不熟悉AI的人,這本書是開始認識的起點;害怕工作受衝擊的人,可以找到提升能力的下手處;關心趨勢的人,則可以透過科技先驅的解讀,開啟全新的思考。



      第一本與GPT對話互動、共同創作的未來指南



      即使是在矽谷,霍夫曼都是走在趨勢尖端、企業家搶著求教的關鍵人物,他不只共同創辦LinkedIn,更協助多家新創公司從車庫成長到十億美元級企業。身為OpenAI初始創辦人之一、Inflection AI共同創辦人,霍夫曼擁有最前線視角,得以最快接觸到最新AI發展。在與大型語言模型的互動過程中,霍夫曼意識到AI技術已來到關鍵引爆點,他決定與GPT-4一起寫書,針對知識學習、商業轉型、藝術創作、公平正義、新聞媒體等重要領域,討論AI將如何形塑人類的未來。在與GPT-4的一問一答之間,霍夫曼描繪出一個人人都能靠AI大幅擴增知識與能力的新世界。



      清楚了解潛在威脅,但把眼光放在可能創造的正向影響



      隨著AI不斷進化,我們熟悉的做事方法、無數產業的獲利模式,都在一一被顛覆。陌生科技總會引發焦慮與抗拒,也的確會帶來許多問題,但霍夫曼認為,輕忽AI,就像在1990年代錯過網路,在2007年小看智慧手機。科技會帶來破壞,也會創造機會。AI將成為創造新工作與新商機的主要驅動力,而愈早開始使用AI的人,會得到愈豐厚的回報。不管你身處哪些領域,現在就開始在專業上使用AI,幫自己從「離終點更近」的地方開始努力。



      人類不會被AI取代,反而會掌握這項工具,讓自己更強大



      霍夫曼認為,人類最與眾不同之處,就在使用工具的能力,我們不只是擅長思考的「智人」,更是善於開發工具提升效能的「技人」,而AI正是能協助人類升級的新工具。你將在本書中學到:

      -把AI當大學助理,不是先知。AI強在即時協助,但它的回答需要你的最終判斷。

      -你是導演,不是木匠。使用AI沒有既定流程,更像在導一場戲,需要嘗試各種版本。

      -去試就對了!用AI的犯錯成本很低,不喜歡答案,再換個問題就行。

      -未來世代最實用的能力,是提出更好問題、學AI無法訓練的見解,以及執行力。

      -「問一題,就會想再問十題」,AI的延伸性可以助企業提供更個人化的服務。

      -AI的「幻覺」,其實也是一種「想像力」。除了事實性資訊,AI也可以助你發想靈感。

    ?


     





    前? 言 啟蒙時刻

    第一章 教育改革

    第二章 創意與想像力

    第三章 公平與正義

    第四章 新聞的未來

    第五章 社群媒體

    第六章 職涯轉型

    第七章 更聰明地工作

    第八章 會產生幻覺的機器

    第九章 穿越時空的對談

    第十章 從智人到技人

    結? 語 在21世紀的十字路口



    謝辭

    參考來源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