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針尖上我們扮演

針尖上我們扮演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064281
楊凱丞
寶瓶文化
2024年7月26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4064281
  • 叢書系列:Island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0.8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Island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小說











    ▍細膩思索性別與身體,值得引頸期盼的新人小說家 ▍

    「那種痛不過是一種幻覺,有時大腦需要的只是欺騙。」

    一本發生在醫療現場邊緣,

    講述失落、錯置、傷與痛的短篇小說集。



      ▍拚死拚活擠進醫大,

      ▍誰不是為了「醫學系」那三個大字?

      ▍我們是跳板,是別人的仿冒品。



      打開逃生門,沿樓梯行至地下一樓,

      經過停車場旁邊的太平間,拉開一道塑膠折疊門簾後往右轉,

      蒼白的走廊上低頻機械運轉聲隱隱迴盪。

      走廊盡頭處,不鏽鋼大門上方的牌子掛著大大的「檢驗科」三個字。



      這裡,或許就是我未來工作的地方了……



      ──〈海參爬行的夜晚〉



      //

      生命裡的錯誤與競逐迎面而來。

      而我們逃脫,我們扮演,我們在懸崖邊上跳舞,

      跳得恍若肉身

      是件能恣意穿脫的衣服……



      醫技系出身的楊凱丞,以寄生蟲鑑定、血庫、義肢、人工生殖等醫學技術為故事元素,發展成一部人物隱微串連的短篇小說集。



      故事中,兩個渴望從醫卻進了醫技系的學生,既是戰友,也是彼此競逐的假想敵。生殖中心的胚胎師意外懷上不知該不該留下的孩子。老公裝上義肢,女人跟著對他人的手生出渴慕之情。為了救人而燒燙傷的保全,和前來照料的護理師有著共同的創傷記憶……



      生命是一連串的錯置與扮演,蒼白的巨大機械裡,齒輪持續運轉,與自我、與傷痛摩擦,或者脫軌,或者擦出細小亮光。



      //

      組織壞死深度有多深,就削下幾層,

      直到露出粉色內裡,讓血薄薄地滲出來。

      唯有如此,傷口才可能長出新肉。



      ──〈海灘、水療室與陽光走廊〉



      ● 本書收錄第13屆新北市文學獎、第21屆東華奇萊文學獎、第41屆中興湖文學獎得獎作品。



    作家推薦



      吳明益(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__專文作序



      吳洛纓(資深編導)

      邱常婷(作家)

      楊富閔(作家)

      簡莉穎(大慕影藝、大慕可可內容總監)

      __一致推薦



      ● 吳明益(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推薦凱丞的第一本小說集,他勇敢地藉由寫作這件事,審視了醫院這個空間,和靈魂這個空間。雖然未來他勢必還會反覆審視,這個起點和那些過度自信的寫作者並不相同,但這本真情的作品,奠定了凱丞作為寫作者的可貴身分。


     





    【推薦文】絛蟲也會寂寞嗎?◎吳明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虫洞

    海參爬行的夜晚

    石蠟塊

    抵達靜脈的瞬間

    海灘、水療室與陽光走廊

    顯微紀

    維納斯的手





    【後記】恢復室裡





    ?





    推薦文.節錄



    絛蟲也會寂寞嗎?──關於楊凱丞的第一本小說《針尖上我們扮演》

    吳明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哪裡有對人類的愛,就有對醫學的愛。──希波克拉底(?πποκρ?τη?,前460年—前370年)



      […] 有時候我完全遺忘了和學生第一次見面的場景,得靠電腦裡的談話紀錄才想得起來。我曾在沒有收到作品的那段時間主動傳給他一個短訊息:「凱丞,因為遲遲都沒看過你任何作品,是否有什麼狀況?」在這封訊息後,我們通了話,聊了他當時正迷惘的寫作方向。凱丞畢業於台北醫學大學的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畢業後花了一些心力國考取得證照,接著在台北萬芳醫院的檢驗科擔任醫檢師工作兩年多。我說:「那你一定有目睹過很多和你生命共鳴,或者啟發、不理解的各種在這個專業工作上的事件吧?不是把那些醫學名詞視為『譬喻』或『象徵』,而是你覺得會一直放在心上的那些事件。那些細微的事件很可能是你建立自己小說感的起點。」



      而後,凱丞開始規律地交出作品。在一封來信裡,他提到自己讀了我推薦的侯麥的小說集《四季》,喜歡上侯麥像是劇本般在小說裡鋪陳對話。另外,他發現侯麥很注重空間表現:「譬如他會很詳細,甚至瑣碎描寫那些曲折的法國街道、森林、房間……。」他發現自己的作品「醫院」這個空間經常出現,我在meeting時回應,不只要讓人物參與這個空間,也要讓空間參與到作品裡。那些我們生命裡徘徊的空間,不就如此直接而且揮之不去地參與到我們的生命歷程嗎?



      與促發醫學進步的「實驗」不同,「歷練」與「思考」讓凱丞一篇一篇地建構起「醫院」這個空間,再讓活動在這個空間裡的人物人生,回頭讓這個空間「有情化」。按照凱丞自己的說法,他希望能寫一本「Short stories about the examined body」的作品,呈現醫療技術與身體種種纏繞、糾結的關係。



      在〈虫洞〉裡,主人公「自嘲著醫技系學的就是醫學系的皮毛,我們是跳板,是別人的仿冒品,我們在無人的操場裡愈笑愈大聲,在那笑聲裡,把某樣平時見不得人的東西從身體深處刨挖出來,和對方交換,再狠狠塞回去。」在〈海參爬行的夜晚〉裡,永遠燈火通明的檢驗科,「一批又一批醫檢師輪流接替,在顯微鏡,在培養皿,在試管前反覆操作相同的實驗內容。對於那些有關生命的數據,我愈來愈熟稔,面無表情地抄寫,輸入,發出報告,和所有人一樣充滿效率,與機器嵌合為一,變成真正的齒輪,這蒼白工廠機械體的一部分。」



      而醫院這個空間,既容納了病體,也容納了想更改性別的渴望(〈石蠟塊〉)、失去肢體與熱情或迷戀肢體的靈魂(〈維納斯的手〉)、偷窺的寂寞人(〈抵達靜脈的瞬間〉)、失去孩子的人(〈顯微紀〉)、想要孩子的人(〈誕〉)……。偶爾偶爾,我們也會在這樣的人生裡,體悟到一點不算是真理的,安慰自己的道理:「無論是彌補或逃避,生命總會以各種形式反覆提醒──你永遠不可能藉著拯救別的什麼,去挽回補救你原本失去的,因為失去即是失去本身……」(〈海灘、水療室與陽光走廊〉)凱丞寫出了他人生裡階段性的、充滿情感賦予的一系列故事。



      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被認為是奠定現代醫學的原因,不只在於他讓醫學擺脫對巫術的依賴,還在確立醫學的行業規則和職業倫理。掌握醫學的靈魂,同時掌握著另一些痛苦、掙扎、糾結的靈魂,他只要一不誠實(不管是對待自己或病人),都會引發難以想像的後果。



      我想起凱丞那天自剖式的信件最後寫道:「我似乎對於一個寫作者,他的文字是否能對應其自身行為,感到一種執著,因為那關乎於誠實與信任。」



      我想回到文章之前提到的凱丞在課堂上的「演出」。我認為許多人「演出」自己,並不是因為要隱瞞什麼,而是我們也許並不真的能完全掌握自己。因此,清楚知道自己正在演出自己,會比自以為已經完全看清自己的清醒。演出得有一個「認識」、「揣摩」的過程,我們一生,都在認識、揣摩自己的過程裡,這是我現在的想法,也是凱丞這一系列作品給我的感受。



      我鍾愛的醫生作家努蘭(Sherwin B. Nuland)曾在《死亡之臉》裡寫道:「疾病生理學是探索疾病之鑰。有些醫生可能會對這個字產生哲學和詩的美學聯想。別意外,這是由於希臘字根『physiologia』的原意是探究事物的本質,充滿了哲思與詩意。加在前面的『pathos』,則意為痛苦或疾病。所以醫生所探究的,便是痛苦和疾病的本質。」



      誕生、患病、衰老、遺忘、失去掌控、逐漸衰弱或突然逝去,都是人生的本質。而因為智慧,人比其他動物,多了更豐富的情緒反應。在科學上,絛蟲並不太可能有寂寞的情緒,但觀看絛蟲的我們,內心卻是各有差異的,因此,相信絛蟲在我們的身體裡,共同「寂寞」著,或許是身而為人才能有的感受吧。



      因此,我在這裡要推薦凱丞的第一本小說集,他勇敢地藉由寫作這件事,審視了醫院這個空間,和靈魂這個空間。雖然未來他勢必還會反覆審視,這個起點和那些過度自信的寫作者並不相同,但這本真情的作品,奠定了凱丞作為寫作者的可貴身分。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