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出發吧!我的藝術探險

出發吧!我的藝術探險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932951
龔盈瑩
五南
2024年7月28日
127.00  元
HK$ 120.65  






ISBN:9786263932951
  • 叢書系列:學習高手
  • 規格:平裝 / 168頁 / 20 x 20 x 1.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學習高手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藝術美勞 > 藝術











      跟隨可愛的草莓松鼠,踏上一場結合歷史與藝術的時光旅程!適合親子共學、中高年級兒童與藝文愛好者的藝術體驗書,讓我們一起動手創作,將藝術融入生活,讓歷史不再只是回憶,而是每個人的獨特探險。準備好一起出發了嗎?



      穿越時光之門,觀賞歷史文物的瑰寶:從史前時代到14世紀末,我們探索歷史的不同角落──埃及的神祕、古羅馬的壯麗、秦朝的傳奇……一起欣賞來自不同文化的精彩文物,如同品味美食一樣感受歷史的層次與風華。



      動手創作與實踐:不只有欣賞,還有創作!書中將歷史元素融入手作,讓我們運用當代思維創作來與古文物對話吧!



      適合親子共學、藝文愛好者及教育者:這本書為家庭、藝術愛好者和教育工作者量身打造,提供豐富的藝術創作媒材體驗。



      在這裡,歷史不只是靜靜躺在書本中,而是一場充滿生命力的冒險,等待著你的加入。這是一本開啟想像力和藝術探索的引導書,讓你在每一頁中都充滿驚喜。

    ?


     





    推薦序

    前言



    內心的野獸:自然素材拼接的野獸塑像

    最佳角度:古埃及人物紙偶

    完美主義:希臘神殿風格的半立體輕質土捏塑

    牆上的祕密:碳粉轉印與石膏板彩繪

    地下軍團:小型陶塑站立人物

    紙路軌跡:手工造紙體驗

    神祕的石頭叢林:灰階素描的馬雅機器人

    閃爍的篇章:多彩的馬賽克排列

    鐵火之舞:鋁箔紙的畫作

    盛世金心:金鋁線的彎折裝飾設計

    中世紀的光芒:華麗字母與邊框設計

    海上征服者:閃亮的油土編織

    筆墨雅趣:意境的黑白水墨勾勒

    靜謐之光:透明片彩繪與光線遊戲

    鈷藍寶藏:紙黏土青花紋飾茶具組



    參考書目



    ?









      從一件歷史文物中,可以擴大看見人類存在的時光裡做過什麼、為何製作,以及如何製作。這也是一個歷史文物本身的旅程,歷經了百年、千年、萬年的歲月,偶然與當代的我們相遇。



      與文物真正的對話表現在觀看時的沉思與沉澱後的創作,首先我們放慢速度進入一個文物場域,從材料推測當時的環境,從功能想像過去的需求,從表面的造型紋樣、色彩感受了古人美學,因此我們在腦海中拼湊出某個時代或某個場景。觀看一件文物時,我們可以將視覺延展,用閱讀的型態以眼睛接受表象下所呈現的語言,進而讀見它的脈絡。透過創作,在當代的思維、環境下產生另一個新時代的物件相互呼應。當我們成為創作者時,文明的軌道接起,時代的齒輪轉動了,而我們也成為脈絡的一部分,成為自身的原創「藝術」。



      「藝術」雖然抽象而龐大,但我們仍然可以明白其中蘊含的美、技藝與文化。沒有任何一個文明能夠將藝術抽離。以視覺藝術的角度來看,不論是從對創作原生渴望的隨意塗鴉開始,到有意圖地將符號視覺化的心靈慰藉,或是階級產生時為了區別個體的服飾色彩象徵而有劃分,直到最終在社會上形成民眾彼此討論的日常「主流美學」,藝術的創作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這是一本歷史軸線始於史前時代、結束於14 世紀末,結合歷史文物鑑賞與手作的體驗書。本書對象以兒童或親子共學為設計初心,透過現代思維及媒材創作,探索屬於自己的觀看方式及呈現方式,並在創作中累積對多元媒材的認識與體驗,讓鑑賞與創作成為流動的日常。閱讀中彷彿共遊一趟藝文旅程,在這些人類文明產物中感受不同時代的細膩,開啟深度的觀察。如同推理般,從文物的造型、色彩、媒材、結構等面向進行探訪,尋出一些蛛絲馬跡,讓思緒從當下的時空轉移到了過去,讓腦海中對文物的視覺停駐轉動出新的靈感,讓藝術語言相互碰撞,讓藝術激發新的藝術??



      期盼能讓讀者感受藝術存在於漫長歲月中的豐厚。縱觀不同歷史背景下的文化樣貌,乃至於認知到每一個個體的獨特;尊重不同的文化進程,也尊重每一個人身後的歷史。而當我們再度走進博物館、美術館時,我們將擁有屬於自己與文物的對話方式,屬於自己的藝術時光。



    推薦序



    跨領域學習與藝術體驗



      近十幾年來,全球的教育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傳統的分科教育受到了很大的挑戰,因為分科教育把學習與知識碎片化了,使得很多時候基礎教育的知識與生活環境脫節,結果造成基礎教育與人生的情境經常關係甚微,甚至有時格格不入。因為人生是多面向呈現的,不能夠讓學生對事情有跨領域融合的完整概念,是傳統分科教育的嚴重缺失。這個缺失就引起了近代的教育改革,尤其是在教學法上面強調以學生為主的翻轉教學,以及在教學內容上推廣STEAM教育、跨學科項目式學習等新的教育模式。



      我們台灣優質教育協會從2013 年開始,在海峽兩岸四地推動包括STEAM教育、研學教育、創客教育、文化藝術跨領域項目學習等教育革新的課程,培訓了千名以上的基礎教師與師範實習老師,將翻轉教育的模式帶到各地的學校與教育機構,受到很多家長及教育工作者的肯定。



      但是我們在實踐中發現,在推動STEAM 教育的時候,雖然理想上要把藝術跟工程、數學、科學、技術等領域融合在一起進行翻轉教學,但是因為藝術和其他四個領域相比有很明顯的感性及較難量化的特性,因此要設計出真正融合的STEAM 課程並不容易。而在教學上真正能夠完全融會貫通STEAM 的老師或者學生並不多,大家還是常常把藝術和STEAM 其他四個領域在課程中分開,延續了分科教育的概念在教學,只是期待學生在產生物理形式的創作之後,進行美學的包裝,往往不能在構思科技創作的初期就有藝術設計的概念融入進去,教學並沒有產生真正融合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因為傳統在基礎教育的藝術領域,多半著重在藝術技巧的訓練,較缺乏具有生命力、注入藝術美感成為學生內在涵養的培養。



      但是在看到盈瑩老師這本書構想的時候,我們對藝術教育與STEAM 融合有了一個全新的視野和領悟,因為這本書不只是能夠讓讀者看見藝術跟工程、數學、科學與技術的關係,更讓我們體驗到藝術是過去歷史長河中人類聰明智慧的精華。這本書梳理了過去人類文明發展的不同階段,在地球上不同的空間裡面,人們的生活特質與社會環境產生一些特定的藝術美學成就,而這些人類文化藝術上偉大的表現,往往延續遺傳成為一種藝術的創作特色,給後代的人們對於藝術創作的素材以及創新帶來了開闊的領悟與啟發,在歷代傳承演進下,一些特殊文明的藝術表現成為今天藝術創作裡面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特殊技法與表現。



      盈瑩老師很棒地把這些藝術技法的根源,還原了當時的歷史背景,並且把這些古代文明裡非常出色的藝術表現形式做成了現代的創作練習說明,給讀者們設計了一些可以在家裡進行創作練習的指導。幫助每一位讀者不但可以從歷史的背景裡去看見一些創作素材的文明內涵,也能夠在創作中體驗到不同素材、創作工具、創作技法的核心精神,借鑑古人卓絕的藝術靈魂來進行貼近生活的藝術創作,這本書提供讀者的不只是一種創作體驗,更是一種對於文明的探索。



      這實在是一本難得的好書,不只是在STEAM 教育上可以作為融會貫通藝術涵養的入門教材,幫助理工領域的創作者在創作科技作品時有來自內在的藝術融合能力,一般讀者也可以從書中的藝術探源窺見人類文明的藝術脈絡,從書中設計的創作練習裡發揮自己的創作理想。



      一般而言,我們源自於內心喜好而進行藝術創作,並不是為了培養自己成為一個藝術家或者是銷售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往往,基於興趣的的藝術探索與創作是為了厚植自己生活裡面的美好經驗,讓生活過得更多彩多姿。



      這本書可以給想進行業餘創作的讀者一個宏觀有用的引導。

      這本書可以給從事STEAM 教育的老師或家長一個培養孩子藝術修養的指南。

      最重要的,這本書在藝術的體驗與領悟上,給我們開了一個全新的眼界。


    台灣優質教育協會榮譽理事長 楊中介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