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家有憂鬱兒的父母陪伴指南:用理解與陪伴擁抱憂鬱的孩子

家有憂鬱兒的父母陪伴指南:用理解與陪伴擁抱憂鬱的孩子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072385
下山晴彥
Mio
易富文化
2024年7月25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864072385
  • 叢書系列:全球觀點
  • 規格:平裝 / 132頁 / 17.3 x 20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全球觀點


  • 親子教養 > 生活教養











    父母,是孩子的靠山!

    有憂鬱情緒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理解與陪伴!



    親愛的父母們,

    不要以為孩子會說話,就能如實表達自己的情緒,

    孩子傳達出的非言語訊息,才是理解孩子的真正關鍵。



    親愛的父母們,

    一起看懂孩子沉默、叛逆、焦慮背後的祕密吧!

    讓我們理解孩子的憂鬱,擁抱憂鬱的孩子,

    讓父母成為孩子的最強後盾,

    別在最燦爛的年華,造成最心痛的損失!



      根據衛福部統計,

      臺灣每年有約6千名的孩童因憂鬱症住院治療;

      另一份全國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

      近三分之一的兒童有精神疾患需要專業評估;

      自殺是12-17歲青少年第三大死因,也是18-24歲青年第二大死因。



      這些驚人的數據,讓我們不得不正視孩童憂鬱症的問題。



      本該是孩子最燦爛的年華,卻讓父母遭受最心痛的損失,

      而這份遺憾,絕對可以透過早期發現來避免。

      身為父母的你,如何及早發現孩子的憂鬱,陪伴他一起快樂成長?

      

      ▍看懂孩子沉默、叛逆、焦慮背後的祕密

      □ 總說身體不舒服想請假,但醫生卻說身體無大礙。

      □ 原本喜愛分享生活趣事,不知何時開始閉口不談。

      □ 對任何事情都缺乏興趣,整天無所事事、晃來晃去。

      □ 常常熬夜掛網,不願意離開房門,也不願意與人溝通。

      □ 稍有不順心的事情,就會開始焦躁、暴怒,甚至動手動腳。

      □ 在身上發現自殘痕跡,在包包發現從店家或他人偷來的財物。



      這些狀況是不是很常見?

      你是不是會認為孩子在鬧脾氣?

      你是不是會覺得孩子進入青春期了,開始叛逆了?

      其實孩子們的行為,都是沒有說出口的求救訊號!

      如果這些行為持續兩周以上,就需要加以觀察是否疑有憂鬱症!



      ▍用理解與陪伴,擁抱憂鬱的孩子

      根據下山教授多年的臨床經驗與研究,許多大齡孩童或成人的憂鬱症,在幼兒時期已有輕度傾向,若能在憂鬱傾向出現時,及時給予適當的陪伴與引導,可以改變某些憂鬱症,使其在未來成長與成年後的復發機率大為下降。



      □ 關懷孩子,並同理孩子的情緒與潛意識想法。

      □ 傾聽孩子的難受心情,表達對孩子的理解與支持。

      □ 創造孩子能安心休息的環境,恢復身心活力。

      □ 不要抱怨、斥責,也不要請孩子「加油」。

      □ 耐心面對療程,過於焦急會使治療前功盡棄。

      □ 進行心理諮商,必要時搭配藥物治療。

      

      ▍讓父母成為孩子的最強後盾

      《家有憂鬱兒的父母陪伴指南:用理解與陪伴擁抱憂鬱的孩子》由日本東京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下山晴彥編著,集結多年的臨床資訊,分析並歸結應對方式。帶領父母聽見孩子說不出口的憂鬱,看懂孩子的求救訊號。



      □ 教導父母正確認識憂鬱症。

      □ 引導父母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

      □ 提供父母陪伴與照顧憂鬱的孩子的方式。

      □ 帶領父母尋求專家建議,一同走過憂鬱。


     





    作者序

    編者序

    推薦序



    第1章? 鬱兒年代──聽見孩兒說不出口的憂鬱

    現狀1 兒童也會罹患憂鬱症,已是世界共識?? ?

    現狀2 高達13%的國中小生有憂鬱症傾向

    觀念1 若不理會輕度憂鬱,將容易隨年紀增長而加重

    觀念2 要注意持續兩週以上的鬱悶情緒?? ?

    觀念3 憂鬱症會影響思考、情緒、身體及社交生活

    觀念4 了解憂鬱症的病程演變?? ?

    徵兆1 憂鬱症的七大核心症狀?? ?

    徵兆2 常有原因不明的身體不適症狀

    徵兆3 國小低年級孩童的憂鬱像在鬧脾氣

    徵兆4 國小高年級孩童開始有問題行為?? ?

    徵兆5 國中孩子的問題行為更激烈?? ?

    【集中關注】孩子的憂鬱症與自殺的關聯性

    【專欄】用於憂鬱症診斷的DSM-5準則?? ?



    第2章 我的孩子為何憂鬱?──憂鬱症的原因,與容易憂鬱的體質概要─憂鬱症是多重因素所導致

    身心因素1 發展遲緩兒易罹患憂鬱症

    身心因素2 被父母責備、被朋友排擠而罹患憂鬱症

    身心因素3 先天氣質與個性所帶來的影響

    環境因素1 家庭問題影響孩子情緒?? ?

    環境因素2 在學校的問題會對憂鬱症造成影響

    環境因素3 搬家、災害或意外所帶來的打擊會引發憂鬱

    大腦與藥物因素1 因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作用而引起憂鬱?

    大腦與藥物因素2 因長期住院或藥物副作用而罹患憂鬱症

    【集中關注】青春期的身心不平衡轉為憂鬱

    【專欄】憂鬱症的孩子容易併發不安症候群



    第3章? 孩子憂鬱了怎麼辦?──從疑似、確診、到康復的過程?? ?

    Step1諮商 孩子可能得了憂鬱症時,要尋求諮商

    Step2診斷 到醫院或心理諮商所就診

    Step3治療 三種基本療法─休養、心理治療、藥物治療

    休養階段1 以恢復身心活力為首要

    休養階段2 了解康復之路有起伏並持續休養

    心理治療1 以同理對話來改善憂鬱的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2 科學證實有效的「認知行為治療」

    藥物治療1 醫師所用的抗憂鬱劑

    藥物治療2 從對副作用及藥效的疑問,到脫離藥物

    【專欄】如何跟發展遲緩兒說話



    第4章? 改善憂鬱體質──從小開始調整認知與行為

    基本原則1 調整扭曲的認知來解決問題行為?? ?

    基本原則2 與心理師建立信任關係?? ?

    基本原則3 以康復為目標,規劃面談療程

    實踐階段1 和孩子建立良好關係

    實踐階段2 掌握問題,研究對策

    實踐階段3 促使孩子有靈活的認知與行動

    實踐階段4 讓孩子成為自己的治療師

    實踐階段5 追蹤:檢視有無復發徵兆

    【案例解析】認知行為治療的孩子個案



    第5章? 陪伴鬱兒,有效癒兒

    須知1 父母想法改變能預防孩子憂鬱

    須知2 憂鬱症孩子的父母要注意言行

    須知3 父母不要過於自責

    須知4 大家一起幫助孩子走過憂鬱症

    【專欄】可進行心理評估與治療的臨床心理師和諮商心理師

    【附錄】憂鬱症服務機構與團體





    ?





    作者序



      「小孩也會得憂鬱症喔!?」



      聽到此一事實,大多數的人都會表示驚訝:「什麼?我以為只有大人才會得憂鬱症呢!」



      在世界上,人們對小孩的普遍印象就是活潑好動、天真無邪,也許正因為如此,很少人能想像得到孩子沒精神又消沉的模樣。



      即使是孩子的父母也是如此。為人父母的人很難相信小孩也會得憂鬱症,更別說是自己的寶貝孩子了,做家長的其實都不太願相信自己的小孩有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



      然而,研究已經證實了兒少憂鬱症的存在,而且日本所進行的一項調查更顯示,有7.8%的小學生和22.8%的國中生有憂鬱症的傾向。



      我很希望那些不承認孩子有憂鬱症問題的家長,務必要改掉原本的觀念,因為若孩子得了憂鬱症,且家長沒發現的話,病情會隨著孩子成長而逐漸加重,最糟的情況還可能演變成自殺的悲劇。



      這本《家有憂鬱兒的父母陪伴指南:用理解與陪伴擁抱憂鬱的孩子》,就是為了避免這類不幸事件發生,才特別為了家長(尤其是父母)編寫而成的。



      《家有憂鬱兒的父母陪伴指南:用理解與陪伴擁抱憂鬱的孩子》的核心概念為「理解孩子的憂鬱,提早發現確實治療」,是聚焦在7歲至15歲孩子的憂鬱症問題編寫而成的。書中文字淺顯易懂,內容囊括了許多資訊,包含憂鬱症的概要、容易忽略孩子特有的憂鬱症徵兆、憂鬱症的各種原因、「認知行為治療」等療法,以及在康復的路上家人需要先知道的事……等。期盼各位能讀這本書。


    下山晴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