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當代基督教講道學

當代基督教講道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982267
蔡慈倫
校園書房
2011年9月01日
167.00  元
HK$ 158.65  






ISBN:9789861982267
  • 叢書系列:教牧館
  • 規格:平裝 / 538頁 / 16 x 22 x 2.6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教牧館


  •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神學/教義學











      ??說出信息,宣講福音,用講道來轉化教會??



      講道,可以像一部含義深遠的電影,一幕幕的場景都讓人銘刻於心;

      講道,也可以像一篇高潮迭起的故事,層層探索福音與生命的關聯;

      講道,更可以是一趟精彩絕倫的旅程,在冒險的過程中領人得著新的洞見!



      《當代基督教講道學》這本堪稱近年來最重要的華人講道學著作,正是以這般嶄新的講道學觀念,帶領我們重新思考講道的意義,學習講道的藝術,讓這個世代的講道者與聽眾,能在講道中與上帝相遇,生命得著改變。



      在本書裡,作者蔡慈倫老師引介了一九七○年以來歐美新講道學的許多重要觀念,不單釐清「信息的內容」與「信息的形式」之間的關聯,幫助講道者確立講章的焦點(要說什麼)與功能(要做什麼),有效地傳達那改變人心的信息;諸如「帶來新見解的講道法」、「四頁講章」、「故事性講道法」等嶄新的講道形式,更充實了我們所需要的當代講道思考,提醒我們如何傳講出福音、宣講上帝的話,而不單單是分享與教導而已。



      本書的架構,則是見樹又見林的「整全的講道觀」:講道不只是講道者個人的表演,而是一個包含四個基本要素的事件:講道者、聽眾、信息,以及教會的情境(禮拜與牧養關顧),這四者共同構成了講道,讓上帝得以臨在其中。透過這一結合「講道學」與「禮拜學」的全面視野,也再次刻畫出講道在教會實踐中所具備的重要位置。



      熱切的講道,需要充滿熱情的講道學著作來帶動;回應時代的變遷,我們需要與時俱進的講道學論述。而本書就是這樣的一本著作,作者深深感受講道的呼召,在字字句句中躍動著講道的熱情,閱讀此書,將讓讀者彷彿置身講道現場,無論是講道者或聽眾,都將充滿期待地投入講道的事件中,經歷轉化!

    ?


     





    推薦序 i

    自序 vii

    導論:整全的講道觀 001



    第1章:講道的神學:講道是一個人與上帝相遇並生命得到改變的事件 013

    第2章:以聖經為根據的講道 027



    第一部 講道的第一個要素:「講道者」 039

    第3章:上帝呼召「人」傳講祂的話 041

    第4章:上帝呼召「你」傳講祂的話:找著你自己的講道聲音 057



    第二部 講道的第二個要素:「聽眾」 075

    第5章:瞭解你的聽眾 077



    第三部:講道的第三個要素:「信息」 093

    準備「信息」的第一個階段:決定說什麼?(What to Say?) 099

    第6章:以講道為目的的聖經釋義 101

    第7章:從聖經釋義過渡到講章的方法 121

    準備「信息」的第二個階段:決定如何說?(How to Say it?) 135

    第8章:講章形式的四大類別與三大特質 137

    第9章:講章的基本形式 149

    第10章:再談三點式講道法 161

    第11章:主題式講道法 169

    第12章:清教徒講道法 179

    第13章:逐章逐節講道法 187

    第14章:衛理宗的四個面向講道法 195

    第15章:如何傳講令人困擾的經文或信仰議題? 209

    第16章:帶來新見解的講章形式(一):保羅.里克爾釋經學理論在講道上的應用 227

    第17章:帶來新見解的講章形式(二):黑格爾「正•反•合」辯證法在講道上的應用 243

    第18章:弗瑞德•克拉達:歸納式講道法 253

    第19章:保羅.威爾森:「四頁講章」(一) 271

    第20章:保羅.威爾森:「四頁講章」(二) 287

    第21章:尤金•勞瑞:故事性講道法及講章的情節 321

    第22章:其他幾種實用的講章形式 339

    準備「信息」的第三個階段:寫講章 343

    第23章: 寫講章應注意的事項,以及講道的風格 345

    第24章:講章的引言、結論、連結, 以及「福音」 361



    第四部 講道的第四個要素:「教會的情境」 379

    第25章: 講道與禮拜(一):聖餐禮拜的講道 383

    第26章: 講道與禮拜(二):教會節期的講道 405

    第27章: 講道與禮拜(三):經課表與講道 433

    第28章: 講道與牧養關顧 (一):講道作為一種牧養關顧 447

    第29章: 講道與牧養關顧 (二):如何準備葬禮和婚禮的講章? 461



    附註 477

    參考書目 489





    自序



      在神學院擔任了三年的講道學老師,筆者深感需要一本更完整的中文講道學教科書。理由有三:



      首先,講道不只是關於「如何準備講章」、或是「如何從經文到講章」的技巧而已,乃是一個包含四個基本要素的事件:講道者、聽眾、信息,以及教會的情境(禮拜與牧養關顧)。這四者共同構成了「講道的事件」,讓上帝得以臨在其中並轉化人們的生命。所以,一本「完整的」講道學教科書,應該要能涵蓋這四個面向才是。



      其次,北美講道學在一九七○年代進入了一個講道的新紀元,學者們稱之為「新講道學」(New Homiletics)。無疑地,「新講道學」是針對「傳統講道學」提出修正與批判。然而,目前坊間的中文教科書對此講道學的新趨勢卻極少提及。以筆者觀察,華人教會在講道學上的學習至少落後北美教會二十五年之久。如何幫助華人教會在講道的學習上有所提升?這是筆者作為一位神學院的老師經常思索的課題。



      其三,雖然目前好的英文講道學著作不計其數,卻礙於語言的限制,許多華人教會的傳道人及神學生無法吸收與從中獲益。再加上文化的差異及隔閡,這些國外的講道學者們所提出的講道理論,勢必需要先經過挑選、甚至是轉化的過程,才能實際運用在華人的處境中。畢竟,講道學是一種「處境化」的神學,它與語言和文化息息相關。因此,筆者深感一本「中文的」講道學教科書之迫切需要,好將這些西方的講道理論轉化成華人能理解的語言和表達方式。



      基於上述的三個理由,筆者開始著手編寫這本講道學教科書。本書乃是將筆者過去在美國的學習,以及這三年來在台灣的教學之內容與經驗整理而成。其背後的信念是:今日華人教會的講道若要更新,必須從神學教育開始;而神學教育在講道學上若要更新,則必須從講道學教科書的更新著手。期待這本《當代基督教講道學》能補足目前中文教科書的不足之處,倘若透過它能進一步帶動華人教會的講道更新,這將是筆者更深切的禱告與期盼。



      本書不單為傳道人(minister)和神學生所寫,期待平信徒的傳道者也能從中學習並獲益。也因此,當本書使用「講道者」(preacher)一詞時,乃意指「凡參與在宣講事工的傳道人、神學生,以及平信徒」。回想二○○○年當筆者開始在美國德魯大學進修講道學時,在指導教授萊司(Charles Rice)博士的引導下,進入講道學的殿堂,初探其豐富時內心那種悸動和驚喜,至今記憶猶新。期待本書也能帶給讀者一些相同的悸動和啟發。



      本書的出版,特別感謝校園書房出版社,願意冒險為一位新進的神學教育者及作者,出版如此一本厚重的講道學教科書。尤其謝謝編輯梁耿碩弟兄從頭到尾的協助,才能讓本書呈現如今完整的面貌。也感謝石孜理文教基金會對本書的肯定與贊助。



      筆者目前任教的台灣神學院,提供了一個最佳的教學實驗場所;謝謝我的學生(包括傳道人、神學生,以及平信徒),他們在「講道學」課堂上的參與及回應,幫助我不斷地修正教學和理論。感謝神學院的支持,容許我基於教學的需要,能聘請同工進行英文講章的翻譯。謝謝蘇美珍老師、鈕則綱弟兄,以及林淑美姐妹三位同工的協助,他們所翻譯的講章不僅協助了筆者的教學,其中一部分也收錄在本書中,作為讀者們學習講道的一個資源。感謝我的老師並神學院的同工林鴻信博士,百忙中替本書寫推薦序;他對講道的信念也是筆者所深深相信的—永不止息的講道!



      本書能夠順利完成,要感謝上帝無限的恩典,以及家人無條件的愛與支持,尤其是我的先生高以瀚(Jon M. Keune)弟兄。最後,感謝我的母親,她一生所展現出的堅強及韌性,繼續影響著我的生命和講道,並讓身為華人教會中少數族群的女性講道者暨講道學者的我,勇敢地踏出每一步。謹將此書獻給我所敬愛、所懷念的母親—蔡吳玲珠女士。


    蔡慈倫

    主後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三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