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大宋官家現形記:撕開宮廷政治三百年的黑幕

大宋官家現形記:撕開宮廷政治三百年的黑幕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966888
吳錚強
時報出版
2024年9月10日
167.00  元
HK$ 133.6  






ISBN:9786263966888
  • 叢書系列:HISTORY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4.8 x 21 x 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HISTORY


  • 人文社科 > 歷史 > 中國歷史 >











      無疑處生疑,探照正史隱晦角落

      趙匡胤是順天法地,還是背叛幼主?

      黑殺將軍神諭,趙光義真是皇帝命?

      三子奪嫡你死我活,真宗漁翁得利?

      哲宗廢后孟氏逆襲,還朝垂簾聽政?

      風雅宋的另一面是詭譎、心計與權謀……



      不撥開宮廷政治的層層迷霧,無法看清真實的宋史

      宮廷鬥爭貫穿歷代政治史,無論是統一時期的秦漢、隋唐、明清,或分裂時期的三國、十六國、南北朝、十國等,無不經歷漫長的、殘酷的政治鬥爭。但宋朝正史的宮廷卻宛如一股清流,蔚為兄友弟恭、夫唱婦隨、父慈子孝、君聖臣賢的皇權政治典範。



      事實真的如此嗎?



      全書透過宮廷政治視角,圍繞政治鬥爭中聚訟紛紜的關鍵事件,如陳橋兵變、斧聲燭影、澶淵之盟、紹熙政變等,擺脫既有定論的束縛,力圖從史料中尋找未被遮蔽和美化的蛛絲馬跡,抽絲剝繭還原宋代政治權力的聚散變幻,最大限度地發掘兩宋宮廷權鬥的真相。



      將宋朝政治史劃分為皇帝、皇太后、太上皇與權相四個時期,北宋黨爭的悲劇,僅是書生清談誤國?太上皇導演的皇家倫理悲劇,如何決定王朝的命運?一一揭示不同時期複雜的派系權力問題,以及對歷史走向的影響,提供讀者一條全新理解宋朝的路徑。



      「大內偵探」吳錚強教授致力於比勘同一史事的文本差異,挖掘被忽視的舊史記載,鉤考史料的隱微內涵,參酌足資採信的今人研究,再細心拼綴史實殘片,適度運用邏輯推證,揭開層層塗飾的兩宋祕史。



    名人推薦



      李純瑀(魚小姐日記版主、《歡樂宋》作者)

      李開周(宋史暢銷作家)

      楊宇勛(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

      明察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


     





    引言

    不研究宮廷政治,就讀不懂宋史



    第一章|俠客皇帝

    1.皇帝輪流做

    2.黃袍又加身

    3.魯智深是誰

    4.義社十兄弟



    第二章|斧聲燭影

    1.杜太后遺命

    2.皇弟與宰相

    3.「斧聲燭影」是假的

    4.宦官與巫醫



    第三章|黑殺將軍

    1.死亡預言

    2.太祖誅妖

    3.皇帝感恩道士

    4.洛陽祭天事件



    第四章|骨肉相殘

    1.御駕親征

    2.兵敗高梁河

    3.趙德昭自殺

    4.趙普再次出山



    第五章|昭成太子

    1.解救趙廷美

    2.被拋棄的皇長子

    3.皇次子的機會

    4.趙元僖離奇死亡.



    第六章|三子奪嫡

    1.明德李皇后

    2.太宗立太子

    3.呂端不糊塗

    4.兄弟不復見



    第七章|章獻皇后

    1.神祕的劉皇后

    2.神祕的李宸妃

    3.神祕的七公主

    4.神祕的周懷政



    第八章|仁宗後宮

    1.宋仁宗親政

    2.郭皇后與呂夷簡

    3.仁宗的家庭糾紛

    4.曹皇后的背後



    第九章|宮變驚奇

    1.寵幸張貴妃

    2.驅逐范觀音

    3.高滔滔出嫁

    4.決戰福寧殿



    第十章|皇后謀逆

    1.欲廢曹皇氏

    2.仁宗自殺未遂

    3.警告司天官

    4.奇怪的生育史



    第十一章|廢立疑雲

    1.宋英宗的精神病

    2.漢朝昌邑王

    3.仁宗遺腹子

    4.太尉張茂實



    第十二章|宣仁之誣

    1.高滔滔的哀怨

    2.媳婦熬成婆

    3.爭奪定策之功

    4.哲宗的追認



    第十三章|這回放心

    1.神宗的難題

    2.《神宗實錄》修了五次

    3.婆媳謀聽政

    4.朱太妃感激蔡相公



    第十四章|華陽教主

    1.被嫌棄的孟皇后

    2.失敗的媚術

    3.大女主元符皇后

    4.漫長餘生



    第十五章|蔡王之獄

    1.徽宗與向皇后

    2.蔡王與朱太妃

    3.如何篡改歷史

    4.如何製造遺囑



    第十六章|苗劉之變

    1.皇帝不見皇帝

    2.康王趙構撿漏

    3.孟氏二次垂簾

    4.高宗絕嗣



    第十七章|再有天下

    1.太祖的在天之靈

    2.吳才人的心機

    3.史浩的點撥

    4.太上皇與德壽宮



    第十八章|己酉傳位

    1.莊文太子之死

    2.虞允文的通報

    3.被忽略的皇次子

    4.黃貴妃的悲劇



    第十九章|過宮風波

    1.悍婦李皇后

    2.宋光宗拒朝重華宮

    3.慈福宮慶壽

    4.父子爭國危機



    第二十章|紹熙政變

    1.罪人陳源

    2.趙?出局

    3.趙汝愚貶死

    4.贏家宋寧宗



    第二十一章|沂邸風雲

    1.韓侂胄被誅

    2.史彌遠廢立

    3.霅川之變

    4.福王素恨賈似道



    結語

    附表

    1.宋朝世系表

    2.宋朝后妃、皇子表

    3.宋朝宮鬥派系表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引言



    不研究宮廷政治,就讀不懂宋史




      兩宋三百年歷史,為秦以後歷時最久的王朝,留下的歷史文獻也比之前任何朝代豐富得多。這個王朝給後人留下了幾種截然不同的印象。有人說那時積貧積弱,就有人說那是經濟繁華、人口飛躍的時代;有人說宋朝政治腐朽、軍事孱弱,就有人說那是建立正確政治秩序的開端與典範;有人說宋朝前所未有地加強君主專制,就有人說宋朝的士大夫政治相當於君主立憲;有人說宋朝轉向內向不再開放自信,就有人說宋朝的文化藝術成就空前絕後、對外交流無遠弗屆。



      種種印象都像是盲人摸象。但是宋朝的統一形象為什麼難以構建?原因之一是文獻記載中對宋朝歷史的諸多關鍵問題都有意掩蓋。缺失了關鍵,整體就被打得零碎,不同人將碎片想像成宋朝的全部,造成各種截然相反的印象。因此想準確認識宋朝,就要把被掩蓋的關鍵重新發掘出來,將其置於破碎的拼圖中。



      宋朝歷史被掩蓋得面目全非的關鍵,首先當然是宮廷政治。宮廷政治涉及統治者的聲譽與政治穩定,亦涉及政治路線的權鬥以及士大夫意識形態的塑造。當時有多少理由掩蓋兩宋宮廷政治的真相,今天就有多少理由需要最大限度地發掘出來,才能融會貫通地理解及讀懂宋朝的歷史。



      《水滸傳》大英雄魯智深的原型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了解這點才能真正體會宋朝的重文輕武。關於太宗繼統,學者們長期關注所謂的斧聲燭影,其實問題的關鍵在於黑殺將軍,他預先知道了太祖的死期,只有認識黑殺將軍,才能真正理解宋朝崇祀道教的現象。宋真宗當上皇帝看似是因大哥與二哥或病或死先後出局,但誰能保證宋真宗不是謀略大師,又有誰能算定宋真宗就是真正的贏家?宋真宗的血脈只相當可疑地傳了一代人,宋朝有六個皇帝是宋真宗的四弟趙元份的後裔。



      據說某部電視劇描寫宋仁宗與曹皇后為了治理國家而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深厚情感,但宋仁宗哪有一丁點愛過曹皇后?他只愛張貴妃,只想和張貴妃生下皇子。但仁宗的皇子全部早夭,無法想像曹皇后做過些什麼,只知道仁宗想廢黜曹皇后,還在病中大呼皇后「謀大逆」。



      宋仁宗的身世之所以不清不白是因真宗必須保證無能生育的劉皇后能夠垂簾聽政。仁宗指控曹皇后「謀大逆」,英宗懷疑曹皇后有廢立之舉,也都是曹皇后在謀劃「同聽政」。宋神宗一代英武,他推行的新政可以理解為太宗的皇四子與皇三子的路線之爭。可惜神宗英年早逝,留下的皇子都沒有成年,他的母親英宗高皇后以太皇太后的名義垂簾聽政,並徹底廢除新法。哲宗親政後,不但恢復新政,而且廢黜祖母高氏給自己安排的孟皇后。新立的劉皇后野心勃勃,然而新生的皇子夭折,哲宗本人也傷心過度不壽而終。



      哲宗死因已無從追究,但徽宗繼位顯然與神宗向皇后排擠哲宗生母朱太妃密切相關,所以向太后的垂簾聽政未必只是徽宗的需要,更可能是向太后與徽宗聯合奪嫡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真宗劉皇后、仁宗曹皇后、英宗高皇后、神宗向皇后連續垂簾聽政,構成了宋朝宮廷史的太后聽政時代。這個現象的影響不局限於宮廷內部,更是仁宗朝以來北宋黨爭的根源之一,抽離了宮廷政治的視角,北宋政治的悲劇就會被簡單地歸咎於書生清談誤國。



      宋徽宗在宋金戰爭中禪讓於皇太子,開啟了兩宋的太上皇時代。每個太上皇的出現都是一部家庭倫理的悲劇,帝王家的倫理悲劇深刻地決定著王朝命運的走向,靖康之難、苗劉之變、紹熙政變,無不如此,直到權臣政治登上歷史舞臺。但哪一位權臣背後沒有後宮的奧援?韓侂胄背後是高宗吳皇后與寧宗韓皇后,史彌遠與寧宗楊皇后聯合專政,賈似道也有姐姐是理宗的貴妃。皇帝、後宮與權臣的導傳性更替決定著權臣最後的命運,如韓侂胄的北伐及其被殺,史彌遠扶植理學成為正統思想,賈似道的和戰之策及其竄死等。至此,宋朝以後的歷史軌跡已經若隱若現:南北戰爭及理學與皇權的糾纏……



      不研究宮廷政治,就讀不懂宋史。讓我們從宮廷政治的視角,重現兩宋的政治風雲。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