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近年,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李欣祥由於與羅芳伯為同鄉,觸動其進一步整理、研究,而對羅芳伯與蘭芳公司史料做了較多的蒐集與考證,並赴印尼西加里曼丹省(Provinsi Kalimantan Barat)考察,出版《羅芳伯及東萬律蘭芳政權研究》及《末代甲太劉阿生》。他還邀集印尼與南洋各地僑社出錢出力修葺蘭芳故地,在今萬那縣(Kabupaten Landak)東萬律(Mandor)的羅芳伯墓,保護蘭芳殘存史蹟,引領、帶動研究風潮,對蘭芳歷史的重見天日貢獻良多。羅芳伯的故鄉廣東省梅州市也開始重視這段歷史,並於二○二○年將位於梅縣區石扇鎮的羅芳伯故居納入梅州市文物保護名單,並加以整修、維護,成立羅芳伯故居紀念館。
最初,我主要依據羅香林《西婆羅洲羅芳伯等所建共和國考》及其附錄的葉祥雲《蘭芳公司歷代年冊》與林鳳超《坤甸歷史》,逐步將來龍去脈做了較完整的梳理。不久,又入手荷蘭漢學家高延(Jan Jakob Maria de Groot,一八五四至一九二一)著,袁冰凌譯的《婆羅洲華人公司制度》(HET KONGSIWEZEN VAN BORNEO),而有了更清楚的線索。這幾本書的可信度是相關研究者所公認與推崇的,當然也成為我最主要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