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整理之外:超越一般整理收納術,你需要知道的50件事

整理之外:超越一般整理收納術,你需要知道的50件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518243
何安蒔
布克文化
2024年10月05日
150.00  元
HK$ 120  






ISBN:9786267518243
  • 叢書系列:學習館
  • 規格:平裝 / 288頁 / 21 x 14.8 x 1.3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出版地:台灣
    學習館


  • 生活風格 > 居家生活 > 清潔/收納/修繕











    始於動機、順於計畫、終於行動、久於維持!



    「整理」之所以如此迷人,

    正因為它能讓人看到過去,

    也能預見未來。





    整理不等於收納,也不等於斷捨離,而是一種需要經過深思熟慮的統整規畫能力。很多人長期無法做好整理收納,因在於對自己不了解或不誠實,以及沒有為自己安排合適的整理計畫。



    希望藉由本書的出版,讓大家思考在已知悉的整理技巧之外,還有哪些應該明白的事情,協助大家認清自己的需求並依書中的目標執行,進而獲得理想的生活空間。



    本書提出許多的案例,是你我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同時,作者也提出了許多解決的步驟。



    ???強力推薦???

    |夏韻芬|財經節目主持人、作家

    |李佩芳|「Carol Li 不只是個軟裝顧問」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郭憲鴻 (小冬瓜)|人氣YT頻道「單程旅行社」?





    前言

    距離我出版上一本著作《走進陌生人的家:何安蒔教你整理心,再整理空間》已隔六年,出版社問我,如今市面上已經有這麼多國內外的整理書,你這本的內容有什麼不同?



    這其實也是我這六年來一直問自己的問題,從當年整理觀念剛被臺灣市場接受的初試啼聲,到現在整個行業蓬勃發展,整理知識氾濫,我到底還想跟讀者們分享些什麼?



    從事整理顧問工作已逾八年,這期間發現很多委託人家中,都有收藏許多收納相關的書籍,其中包含幾本耳熟能詳的暢銷書。我曾在一個印象深刻的諮詢案中,從委託人的櫃子裡搜刮出共二十一本收納書,但是她依然對整理自己的家感到無所適從,她所持有的數量只是特例,其他我遇過的委託人,從買五、六本到十幾本也不算少見。



    這些數量的書籍,足以證明她們對理想住家的渴望,卻也讓我不禁思索,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些急於從各種收納書籍和課程中找答案的委託人,在吸收了大量的知識和價值觀之後,依然無法自行把家給整理好?



    我認為大概可以分為以下這十種原因:



    1.收納工具書中,只能提供籠統的整理知識,對某些閱讀者而言,無法透過別人家的案例,融會貫通套用在自己的生活空間上。

    2.家中混亂的原因過於複雜或是難以判斷,收納書籍無法提供對應的解方。

    3.閱讀者有拖延症或是其他心理疾病,導致無法按照作者的建議執行。

    4.某些收納作者的居住環境與國情文化與我們不同,提供的操作方式對某些閱讀者來說並不實際。

    5.同住家人不支持整理,或是覺得家中現狀沒有問題,使得閱讀者本人難以施展拳腳。

    6.某些閱讀者要處理的是與整理規畫相關的大問題,像是購屋租屋、搬家或裝潢前後的整理,操作範圍太大,時程太長,沒有辦法全靠自己執行。

    7.因預算有限,導致在整理過程中綁手綁腳,不是半途而廢就是從未開始。

    8.閱讀者沒有做整理計畫與安排主、次流程的概念,面對亂象只能舉白旗投降。

    9.閱讀者不清楚自己到底適合什麼和想要什麼,或是整理的動機不夠強烈。

    10.太懶,也就是「道理我都懂,就是不想動」。



    除了第十點連這本書也幫不上忙之外,其他的因素或許都能從這本書中找到共鳴或答案。針對第六點,我會用大篇幅的現身說法與你分享關於選屋、購屋、裝潢搬家,甚至是出租房屋與整理收納之間的關聯性。



    另外,這本書的重點將放在容易被大部分人忽略的「整理計畫」到底該如何規畫與執行,而它又為何如此重要?



    將這本書的重點放在整理之外,是因為我認為大家所熟悉的斷捨離與分類收納,其實都只是「整理」的其中幾個環節,並不等同於整理,所以在實際動手之前,還有許多步驟需要先釐清與準備,包含你的期許、對現狀與自我的認知、改變的動機,以及時間管理和預算分配。若是忽略掉這些前置作業,就貿然開始丟東西和做物品分類,很有可能無法得到顯著且長期的成效。



    「整理」二字從不只是侷限於空間而已,更多時候反而是需先進行內在整理,對自己誠實之後,才能獲得理想中的居所。本書透過許多真實故事,與讀者從失敗開始探討,透過釐清需求,到擬訂執行計畫與長效維持成果,無論讀此書的你現在正處於哪個階段,都希望你能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整理方法。


     





    前言



    第一章 為何無法得償所願?

    也許你該整理的不是空間,而是重新檢視自己的選擇

    真的是房子的問題嗎?

    未察覺混亂的根源:長輩需換屋的警訊

    你為自己的願望做了什麼?

    時機未到,不一定非得要整理

    本章重點整理



    第二章 動機與行動

    因比較心態而整理,將落入無底洞

    整理好累,為什麼要沒事找事?

    0到100的行動:從練習規律開始

    所有的捨不得都要付出代價

    從分批整理開始,也許比較容易

    本章重點整理



    第三章 擬出最合適的改造計畫

    制定計畫不可或缺四要素:時間、預算、順序、方案

    個案一:中年母子的和諧共處模式

    個案二:過度購物後的漸進式放手

    個案三:在三代同堂的家中找出妥協空間

    個案四:牽一髮動全身的衣物整理案

    個案五:獨到見解:找出矛盾點,提出新思維

    個案六:關於動線調整與空間配置的邏輯

    本章重點整理



    第四章 培養維持的觀念與習慣,是為了不辜負自己

    控制物品數量是什麼概念?

    物歸原位的習慣從小地方養成

    創造有彈性的生活空間:多使用活動家具與多功能產品

    培養十個保持居家整潔的新習慣

    本章重點整理



    第五章 活用整理計畫:制定人生中的重大「房事」

    婚後十二年,我終於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

    成功協助父母跨城市換屋的全紀錄

    活用住屋,讓我們每年增加被動收入

    家人們的遺物整理,理性與感性如何平衡

    本章重點整理



    致謝與祝福

    案例精彩圖片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