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天就是臺海戰爭,世界將如何回應「臺灣有事」?
☆★統整臺灣國防部及日本防衛省公布數據,以新聞圖表呈現解放軍海空擾臺的真實狀況與變化
☆★重要專家的關鍵訪談,從國防策略、歷史、思想、民間意向到公民社會,多角度呈現臺日沖之間對「臺灣有事」的觀點歧異與對話可能
=在中國虎視下,命運相連的島嶼=
「臺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簡稱「臺灣有事」)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於二?二一年所提出,對於維護亞太地區安全的戰略主張。二?二二年八月,時任美國國務卿裴洛西訪臺翌日,解放軍便開始不斷提升擾臺強度並持續至今,且屢屢衝過臺海中線,試圖使之「無效化」;在日本,中國在臺灣附近軍演的彈道飛彈不但曾落入日本經濟海域,也頻繁聯合俄羅斯在日本周邊海域舉行大規模軍演,二?二四年八月,中國軍機更入侵日本領空……種種事態表明,「臺灣有事」並不只是政治上的口號,而是無限逼近的現實。
從冷戰時期與臺灣同屬第一島鏈的沖繩,至今其上仍有超過七成的駐日美軍基地,不論是強化軍備還是兵棋推演,還是日本本土針對「臺灣有事」的戰略布局,背負沉重歷史傷痕的沖繩皆位居關鍵位置,似乎很難迴避高張力的軍事碰撞。當西太平洋局勢再度進入新冷戰格局,沖繩與日本要怎麼因應「臺灣有事」?
《報導者》透過資訊技術,完整展現中國軍事擾臺行動的趨勢圖像及其戰術意圖,解析臺海衝突危機感如何牽動美日戰略布局。同時,亦根據臺灣國防部與日本防衛省的監測資料,透過視覺化分析共機、共艦近年的騷擾軌跡,一步步看見武力威脅如何籠罩臺海周邊區域。並深入走訪長期處於軍事衝突第一線的沖繩,觀察中國如何在當地施行認知戰,以及當地居民在與美軍基地共存中的壓力與拉扯,沖繩縣民對自身命運與潛在緊張局勢的看法。
書中亦收錄了小熊英二、吳叡人、國場幸之助、許仁碩等多位專家的訪談,從戰略、政治、歷史、思想、民間觀點到公民社會,多角度呈現臺、日、沖之間對「臺灣有事」、反戰立場與臺海現狀的認知落差;並寄語三方的官方與民間社會:不要放棄任何對話的可能,理解並尊重彼此的歷史傷痕。和平之路雖然艱難,但它值得大家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