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臺灣文化之復振與共榮:本土文化教育研討會論文集2023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ISBN:9786263455382叢書系列:教育學習規格:平裝                                             / 355頁 / 19 x 26.2 x 2.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出版地:台灣 教育學習 				  
                 | 
              
				
			  
                
		           
		         | 
		      
				
		      
			  
                
                  分 類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教育學習  > 教育研究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本論文集收錄112年10月14至15日假國立臺灣圖書館辦理之「本土教育文化永續—2023本土文化教育研討會」內容,包含論文發表、評論及共學互動海報展示。論文發表及評論聚焦於4大主題,包含「本土文化之復振與共榮」、「本土教育的推廣與實踐」、「本土文化之有形與無形資產」與「本土教育結合社區的推廣與發展」,共學互動海報展示則以「在地文化」、「地方創生」與「永續發展」為3大主題。 
 
  | 
              
			  
                
		           
		         | 
		      
			  			  			  
                
                  目 錄
                 | 
                
		           
 
        002─署長序
  
004─主旨
  
010─主題演出
  
010─開幕演出
  
012─開閉幕式
  
  
主題一 本土文化之復振與共榮
  
主持人╱林淇漾(向陽)評論╱戴寶村
  
022─新北市烏來區泰雅族的民族教育及工藝技藝傳承╱王雅萍
  
038─西拉雅族群復振的實驗教育╱王朝賜
  
072─國家語言發展法對臺灣台語教育的影響和未來展望╱何信翰
  
  
主題二 本土教育的推廣與實踐
  
主持人╱陳麗華評論╱李川信
  
106─本土海洋教育在學校課程的深耕與實踐╱張錦霞
  
133─海洋運動與社區參與─澎南國中地方本位國際教育計畫╱藍淞地
  
147─左營舊城地方學與覆鼎金墓碑學╱曾敏泰
  
167─數位融入在地戶外教學╱張崴耑
  
  
主題三 本土文化之有形與無形資產
  
主持人╱顏綠芬評論╱廖仁義
  
190─臺灣唸歌近二十年之現況╱林恬安
  
211─向真實學習──以文化資產作為教學應用之實例╱林曉薇
  
233─運用工藝文化資產提升本土教育素養之探討──以藝閣保存技術為例╱王?苡
  
  
主題四 本土教育的推廣與實踐
  
主持人╱蔡素貞評論╱邱慧珠
  
248─宜蘭縣史館與地方教育╱廖英杰
  
267─陪伴孩子重回文化共同體,社區大學推動本土教育的實踐╱吳茂成
  
285─民間動能與教育實踐──以「驚嘆號─原住民族群永續教育計畫」為例╱蘇玉枝
  
  
附錄共學互動─海報展成果
  
永續發展
  
316─客人親愛講客語╱社團法人臺灣社會向上發展協會
  
318─2023臺灣台語遊樂園╱彰化縣臺灣語文研究推廣協會
  
320─臺灣文化的方舟:咱的母語╱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雙連教會
  
322─驚嘆號:原住民族群永續教育計畫╱財團法人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
  
324─從點到線社區綠點多一點╱永和社區大學
  
326─好「繪」說母語╱新竹市故事協會
  
  
在地文化
  
328─基隆地區本土語言文化的搜集、整理與推廣╱基隆社區大學台語文化社
  
330─從尋找宜蘭女性地景到女路誕生羅東社區大學
  
332─紅尾溜遊彰化╱財團法人關懷文教基金會
  
334─遶境新莊在地行動╱新莊社區大學
  
336─流域學校聯盟╱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338─認識臺灣文化的入門書:《臺灣文化關鍵詞》╱國立臺灣圖書館
  
340─看見.南港的100個故事╱臺北市南港社區大學
  
342─文山學:盤點運用文史主題路線╱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344─生活母語當時行╱財團法人鄭福田文教基金會
  
346─新竹母語囡仔窟╱新竹市母語推廣協會
  
348─毛毛蟲臺東客家文化探根╱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350─客家語言文化在新楊平社區大學的推展╱桃園市新楊平社區大學
  
  
地方創生
  
352─阿?賞台語創作繪本╱李江?台語文教基金會
  
354─社會實踐取向的本土教育行動:大廟興學《教學伴行》,重回社區共同體╱臺南社區大學臺江分校
  
356─教育部本土教育會及國立臺北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簡介 
                   | 
              
			  
                
		           
		         | 
		      
			  			  			  
                
                  序 
                 | 
                
		           
 
署長序
  
  
  為延續深化民眾認識本土教育推動軌跡及展望未來,本署於112年10月14日至15日辦理「本土教育文化永續—2023本土文化教育研討會」,以透過學術發表與案例分享,引發社會各界對本土文化及其知識脈絡的重視,促進對自身族群及多元文化的認知,達成激發國內外教學實踐網絡串連的可能性。感謝承辦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精心策劃,邀集各領域專家學者、在地文化單位、社區大學與基金會,共創富有啟發性且深度的交流場域,促進本土文化的永續發展。
  
  
  研討會分為論文發表與共學互動海報展示兩大部分,論文發表聚焦「本土文化之復振與共榮」、「本土教育的推廣與實踐」、「本土文化之有形與無形資產」及「本土教育結合社區的推廣與發展」等四大主題,廣邀大專、中小學等各級院校專家學者、教師與推廣本土教育團體代表,分享本土教育於教學現場與在地文化結合的實務案例。共學互動海報展示則以「在地文化」、「地方創生」與「永續發展」為三大主題,邀集20個單位一同參與;其中包括推廣在地文化的單位、社區大學與基金會,以「互動共學」與「海報展示」展現教學型態的多樣性與多元方法,分享過往計畫的檔案與教材,並在現場以互動方式呈現多面向的教學內容。透過學術研討與教學案例分享,呈現本土教育的發展進程與成果,並以實作經驗重新思索屬於你我深刻的文化場域,進而擘劃出本土教育傳承的藍圖願景。
  
  
  本次活動特別感謝林修澈委員、林淇瀁委員、廖仁義委員、顏綠芬委員、邱慧珠委員、楊國禎委員、張長義委員、戴寶村委員、陳藹然委員、林承緯委員、陳麗華委員、李川信委員、蔡素貞委員及鍾榮富委員的極力協助,使研討會及論文集能順利完成;以及感謝研討會論文發表人、在地文化的單位、社區大學與基金會的參與,呈現本土教育豐富且多元的面向。
  
  
  藉由論文集集結研討會的成果與各界分享,一起共襄盛舉,共思臺灣本土教育的前景與展望。
  
?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