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鄒族獵場、踏查與敘事

鄒族獵場、踏查與敘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454602
浦珍珠,浦忠勇,方紅櫻,吳翊豪,呂紹妤,李姿妤,周珈萱,林珮芸,簡妙如
2024年9月01日
200.00  元
HK$ 160  






ISBN:9786267454602
  • 叢書系列:遨遊大自然
  • 規格:平裝 / 276頁 / 19 x 26 x 1.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遨遊大自然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原住民文化











      本書以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為例,透過「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實地踏查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8個部落、13個傳統獵場領域及20位獵人口訪側寫,記錄獵人觀點及生活慣俗,以期呈現傳統狩獵文化以及豐富山林智慧的樣貌。原民狩獵文化以及山林環境生態並置,或對立衝突,或共生共榮,本於「紮根傳統文化,立足現代管理」,使鄒族狩獵傳統與當代狩獵議題、自然生態、獵人與動物之間,和諧共存。


     





    署 長 序�林華慶 002

    分署長序�張 岱 004

    理事長序�浦珍珠 yangu e poiconx 006

    第一部 緒論

    Chapter 1 從狩獵自主管理談起 012

    Chapter 2 鄒族狩獵文化概述 036

    第二部 獵場、踏 與敘事

    Chapter 3 hupa ta tfuya 特富野部落 076

    Chapter 4 hupa ta tapangx 達邦部落 096

    Chapter 5 hupa ta lalauya 樂野部落 108

    Chapter 6 hupa ta pnguu 來吉部落 119

    Chapter 7 hupa ta saviki 山美部落 129

    Chapter 8 hupa ta sinvi 新美部落 147

    Chapter 9 hupa ta niae’ucna 里佳部落 163

    Chapter 10 hupa ta cayamavana 茶山部落 179

    第三部 鄒族獵人說故事

    Chapter 11 獵人、獵場、生命鋪陳 190

    Chapter 12 二十位獵人講故事 196

    跋�浦忠勇、方紅櫻 275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林華慶 署長




      原住民傳統智識及文化,不僅是族人與自然長時間互動積累的智慧結晶,更是自然資源永續的重要關鍵。因此 2022 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屆締約方大會決議《昆明-蒙特婁生物多樣性行動框架》第 22 個行動目標即揭示,應尊重原住民和在地社區的文化及其對土地、領地、資源和傳統知識的權利。倚賴山林而生的原住民及山村居民應該是自然資源治理所關注的核心,這也是當前國際森林保育的趨勢。林業保育署早在倡議之先,近年來將山林治理政策與原住民傳統文化揉合,除了記錄及學習原住民傳統智識及山林文化,更搭配當代科學管理,做為森林保育與林業管理的決策根基。這本由本署嘉義分署協同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編撰的《鄒族獵場、踏查與敘事》,是原住民傳統智識結合自然資源管理的彙聚精髓。書中涵括了鄒族 8 個部落獵場的實地踏查,有細膩的生態觀察,有生動的經驗語談,有精闢的文化解析,更有動人的回憶往事。每位獵人在山中踏行,皆與山林動植物的變化消長氣息相通,獵場,即是獵者身與靈的延伸。而族人現地觀察野生動物累積的傳統知識,又可和當代的科學監測相互對照,透過不同面向闡述山林資源,恰能彰顯鄒族傳統狩獵智慧以永續為前提的精神與文化內涵。獵場對鄒族獵人而言,是土地、河川、山林與獵物,也是人與靈的契合相繫。鄒族獵場的故事持續彙集中,本書十餘萬字的故事蒐集僅只是開端,期待未來有更多新一代的獵人持續傳承踏入獵場、留下紀錄,讓鄒族的獵場故事及珍貴的山林智識,成為我們邁向永續山林的圭臬指引。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 張岱 分署長



      本書《鄒族獵場、踏查與敘事》從 2022 年度起由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開始踏查獵場蒐集資料,並由鄒族獵人夫妻檔浦忠勇及方紅櫻主筆,彙整了鄒族 8 個部落 12 條獵場路線訪談部落 20 位獵人,蒐羅族人深厚的山林記憶與狩獵經驗,是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近年執行狩獵自主管理計畫的精華之作。狩獵是原住民傳統文化實踐的重要面向,而獵場更是所有狩獵故事開展的核心,透過鄒族獵人協會親自走訪踏查,在獵寮與獵徑中探索狩獵的軌跡,由族人口中傳承獵場的記憶並代代傳承,有故事的獵場才是活的獵場。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近年透過狩獵自主管理計畫積極參與鄒族獵人協會復振狩獵文化,計畫除了進行獵場故事地圖踏查,也藉由狩獵文化論壇蒐集狩獵文化素材與提供對話平臺,此外更舉辦獵場文化生態體驗營,讓更多年輕族人參與體驗狩獵文化與 einu 的真諦。誠如書中開篇所言,嘉義分署是鄒族獵人的好伙伴,與鄒族獵人秉持著山林資源共管的精神互相合作。本書的出版可視為鄒族狩獵自主管理越趨成熟的重要里程碑,也可作為當代狩獵文化與山林管理共存共榮的明證。



    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 浦珍珠 理事長



      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自 2018 年 5 月 4 日正式成立,在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署嘉義分署輔協助推動的試辦「狩獵自主管理」計畫下,協會成立以來在培力族人做了許多的努力,透過傳授傳統狩獵知識課程與實作體驗來傳授狩獵文化,期能找回鄒族狩獵文化相關知能,並實踐在現今進行狩獵的行為上。雖然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果,但原住民族狩獵文化因著環境的變遷、族人生活型態的改變及種種法律的限制下,原住民狩獵文化相關的知能仍逐漸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自 2022 年開始協會為因應狩獵區域環境變遷及傳統家族獵場式微,且想更進一步了解現代獵人狩獵的區域範圍及探訪各獵場故事,協會幹部進行了當代獵場的踏查工作,用實際行動走進八個部落(特富野、里佳、達邦、山美、新美、茶山、來吉、樂野)的獵場,透過各部落獵人的引路及講述獵場事蹟,由協會工作人員記錄,彙整了許多的山林地名及獵場故事,更透過空拍機輔助,記錄獵場山林美麗的樣貌及軌跡圖記錄獵場路徑,資料蒐集可說是費盡千辛萬苦且難能可貴。

      

      持續兩年的當代獵場踏查及狩獵故事的彙整,今年總算完成了出書工作目標,身為協會理事長的我除了感謝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嘉義分署,在狩獵自主管理培力計畫經費上的支持與指導外,本書能夠出版,首先要感謝的是一路陪伴走完八個部落的工作伙伴。首先最要感謝的是浦忠勇、方紅櫻兩位,有了您們的提點才會有這本書的企劃與執行,再加上兩位不只是承擔聆聽獵人說故事、訪談獵人,還要做文字撰寫與編輯工作,這本書故事能有這麼豐富且引人入勝的內容,都歸功於兩位的斐然成章。另外也要感謝浦少年、浦晨松兩位協助空拍機及軌跡圖的記錄,讓我們走進各部落山林的足跡都能被看見,並且透過熟稔的空拍技術,將獵場山林樣貌呈現更清晰完美。還有負責攝影工作的王富民,雖然起初您對狩獵場域陌生且不習慣露宿山林,但即便如此,您仍克服了種種,跟上大家的步伐,並捕捉許多獵人在獵場神龍活虎的精彩畫面及獵場美麗的景緻,增添了書本編排上的內涵。感謝負責本書插圖的浦晨軒,您用那熟稔的繪畫技巧及細緻的思維,繪製了許多神話傳說故事裡的人、事、物活靈活現,增添了書本質感且豐富色彩。



      最後要感謝吳翊豪總幹事,在出版書籍前處理行政業務所付出的辛勞。這本書的出版實屬不易,除了感謝以上人員之外,八個部落中陪同引路的獵人們更是功不可沒,在這裡就不一一敘名。總之這次能夠跟著獵人腳步走入八個部落獵場踏查,雖然總是被催促的步伐而走到筋疲力盡,但這將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經驗及回憶,更是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亮麗的成果。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