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科技三定律:駭客偵探的練習題

科技三定律:駭客偵探的練習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897476
牛小流
幻華創造
2024年11月21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6269897476
  • 叢書系列:Crimystery Collection
  • 規格:平裝 / 216頁 / 14.8 x 21 x 1.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Crimystery Collection


  • [ 尚未分類 ]











      人工智慧無限進化的世界,

      你,準備好了嗎?



      ——他要捉住命運的鑰匙,就算是禁忌的潘朵拉盒子,也會毫不猶疑地開啟。



      密室殺人 × 死前留言 × 無頭屍體

      本格謎團 × 社會議題 × 高端科技



      駭客摩爾收到暗網委託,憐憫委託人的慘況,不惜潛入科技公司SH集團,偵查網路犯罪案件。無限進化的智能家居,顛覆認知的虛擬貨幣,未來面貌的元宇宙,前所未有的犯罪手法,無法直視的殘酷人性,案件與互聯網三大定律:摩爾定律、梅特卡夫定律和吉爾德定律息息相關,駭客偵探能否看穿三件案件背後的隱藏真相?



      智能家居與摩爾定律

      集結通訊、傳感器、大數據、雲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的電腦系統,和住家設備完美結合的智能家居,看似無堅不摧,命案的發生,是單純的系統錯誤嗎?



      虛擬貨幣與梅特卡夫定律

      混沌複雜的人性至惡,駭客試圖破解冷錢包密碼,竟然發現與虛擬貨幣創始人——中本聰有關,世紀之謎的真相近在眉睫,深不可測的惡意卻將他吞沒……



      元宇宙與吉爾德定律

      小說評論家無故去世,本格推理作家、社會派推理作家、硬漢推理作家緊急出動,哪位偵探將先到達終點?!



      我們能否貫徹「不作惡」的原則,成為維護網路安危,與黑帽對立的白帽駭客……

      未來的犯罪,似乎符合摩爾定律的軌跡,然而未來還遙遠嗎?



    本書特色



      .「2022完美犯罪讀這本!」木獎得主自信力作,集本格謎團、社會議題、高端科技於一身的短篇小說集。

      .媲美《駭客任務》的腦力衝擊,《Deepfake 深度偽造》的科技焦慮,堪比《佈局》的多重反轉!

      .智能家居、區塊鏈、元宇宙等高端科技,與犯罪小說的巧妙結合,不僅符合島田莊司提倡的二十一世紀新本格推理,也是寫給科技發展史的真摯情書。?



    跨界聯名推薦



      提子墨(知名作家、釜山影展亞洲內容市場展台灣代表)

      林慎(人文思想家、劍橋大學犯罪學博士)

      孫德俊(馬來西亞數碼達人)

      喬齊安(台灣犯罪作家聯會理事、推理評論家)

      楓雨(醫師作家、野草計畫最佳故事創意首獎、Book from Taiwan亞洲專刊、釜山影展亞洲內容市場展台灣代表)

      閱讀探戈(台灣犯罪作家企劃長、7th林佛兒獎首獎)

      仁狼血黑(作家)

    ?


     





    駭客的貪念

    智能家居與摩爾定律

    駭客的嗔念

    虛擬貨幣與梅特卡夫定律

    駭客的癡念

    元宇宙與吉爾德定律

    駭客的告白

    後記

    駭客的選擇



    ?





    推薦序



    〈死亡與密室〉




      這年代太習慣以「燒腦」的刻意橋段來吸引讀者和觀眾,多於認真地經營角色和劇情主旨,使人失望居多。



      牛小流本業藥劑師,曾著有《藥師偵探事件簿》和愛情小說,坦白說都不是我的領域。沒有甚麼評鑑資格,自然沒有甚麼期待或衝動。沒想到讀到後段,作者帶領讀者漸入佳境,一層層意想不到的情節叫讀者欲罷不能之餘,連結到驚豔的「評論之死」,如金庸人物雙手左右互搏,夫子自道「暢銷排行榜都是不好看排行榜」,顯然不是為了噱頭而寫,努力營造的巧思對推理愛好者固然精彩,更蘊含社會關懷與文學價值。



      有寫過美學文藝和影論的人,容易感同身受。自從羅蘭·巴特提出「作者已死」,理論濫用成風,瞬間有能無能者皆被賦權,任何東西都留待解讀,結果是虛無的道德和價值相對主義;阿多諾則認為現代文藝成為制度,除了傳統的作者和觀讀者,藝術館和商人,評論家亦是「藝術」的生產者。對初心不減的作家,評論人的隻字片語,直叫作家們又愛又恨,膽戰心驚,似乎大家都忘了:



      作者既死,評人又憑何倖免?



      畢竟,評論也無非作品,甚至──相對於創造本身──是最無用的作品。作者看清,評論雜口成風,不見得會馬上消退,註定是名副其實的無頭公案。到後來,向來立論而少評論的我以思想的角度來欣賞這本書,發現前段的虛浮原來是刻意,如偉大小說家錢鍾書說的魔術飛刀,以為消失其實從沒脫手。牛小流徹底地丟棄了本業我執,避免淪為半自我宣傳套路、全自我感覺良好的專業精英轉行寫書作品,從立論最難的基礎定律入手,推廣推理中至為重要的「思考」(亦因此如他援引,帕斯卡說人是能思想的葦草),亦回應重大時弊。作者將尼采、奇點這些概念融入故事,即使不重,愛好者亦不會失望。此外,書中還出現推理主流社會派、硬漢派、本格派還有敘述性詭計,中間穿插大量推理名著、流行文化作品、一字多義和計中計,目不暇給。



      在元宇宙、加密幣等時興糖衣下,角色們猶如宿命般在一宗宗密室詭計中相遇,使人想起經典電影《非常突然》。唯二吹毛求疵的地方,在於題材所限,讀者可能會期待角色較有機的人物發展和更豐滿的個性(後記中發現原來是不同時期所寫的短篇結合而成,因此可以解釋末段為了完整故事而思考出的完滿度)。而且角色名字為主題服務,出現不少略為彆扭出戲的洋名,直到「評論」開始,便併發出在地新趣味。這固然也是可理解的,畢竟作品要兼顧華語不同語境的市場,但要突破西方思想壟斷,尋求今天創作的藍海,大可發展出自身的獨有色彩和力量。讀者會很期待作者在華語或亞洲豐富的現代思想資源上的發揮,例如台灣《思想》出版、中日的前沿魯迅研究,甚或《鑑藝論I》回應莊周夢蝶的「偽真品」概念等等,或者有天作者鑽研出一套專屬定律。另外,事不過三的確是人思考的奇怪慣性(參考BBC重製的《Sherlock》),也是配合主題之故,而西方思想又隱含了耶教三一的潛意識。西方理論精神在大戰、殖民直到AI時代,能否全然用於華語語境,也是大哉問。可是正如《Matrix》中布希亞的概念,早在莊子年代已有觸及,人願在地,總能成路。



      犯罪學學院老前輩贈詞:堅持、堅持、堅持。誠願作者人如其名,涓滴成流,滴水穿石,給華語小說帶來更多有思想內涵的優質讀物──此時我想起魯迅的鐵屋論,不就是一個華人現代最早、最重要、最有待破解的密室嗎?


    ——林慎(人文思想家、劍橋大學犯罪學博士)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