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有錢人教我的致富心態:學有錢人這樣想錢、生錢、存錢、花錢,他從月光族變身資產3億富翁!

有錢人教我的致富心態:學有錢人這樣想錢、生錢、存錢、花錢,他從月光族變身資產3億富翁!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492574
立川健悟
林信帆
商業周刊
2024年11月14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6267492574
  • 叢書系列:藍學堂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藍學堂


  • [ 尚未分類 ]











    變有錢的第一步:換上有錢人的腦袋和心態!

    學他們用錢來長知識、養人脈、圓夢想……

    最重要的是,用錢滾出愈來愈多的錢!



      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食】:不去吃到飽餐廳;比起整包購買,更愛零秤散裝

      【衣】:避免走入特賣會,不等打折、直接入手需要、喜歡的

      【住】:選擇近車站、機能方便的地方,高比例隱居在普通大樓中間樓層

      【行】:比起高級跑車,更愛TOYOTA的Lexus、Crown或Prius等

      【育】:最推薦從書籍獲取知識;投資小孩的幼兒期效果最好

      【樂】:加入有興趣的社群;避免訂閱影音服務



      作者立川健悟的孩子出生時,銀行存款只剩82日圓。他如何在轉職後業績長紅、成為執行董事,最後還資產超過3億日圓,成功躋身富人行列?



      原本的公司營運出問題,他從平面設計師轉換跑道成為不動產AI公司的房仲,因此有機會認識身價高達千萬、數億日圓的地主或不動產持有者。



      一開始他對富人的所作所為有所誤解,然後向150位以上富人取經後,傾聽、摸索、模仿富人的金錢智慧。



      現在就調整你的金錢思維和習慣,過上富足的人生。

      

      *為什麼賣富人一百圓的東西,比賣一般人一萬圓的東西更難?

      因為富人就算去百元店購物都追求物超所值,而且決策的眼光比一般人更深遠、重視價值。ex舉辦社群活動除了享樂外,還可建立人脈、掌握知識,一舉三得。



      *不易受情緒影響,理性金錢決策

      富人淡定看待降價出售、期間限定、保證全額退費等的行銷手段,因為他們堅持只買需要、想要、有價值的東西。ex不主動走入特賣,因為不想被強迫推銷。



      *留意把錢花在沒有標價的珍貴事物上:時間、知識、健康……

      透過放棄、自動化、委任讓自己比別人擁有更多時間;免費網路資訊或電視無法跟書籍相比,因為書籍提供系統性、可信度較高的知識。ex 不去吃到飽、不買過量,因為健康比回本更重要;不囤積剩下的東西,因為更在意居家生活品質。



      更多有錢人默默在做的致富投資法則,請參閱本書。

      •夢想:把想做的事情視覺化、列成清單,不要過度思考經濟問題,且加上期限,才能加速完成。

      •經驗:沒有比經驗更好的投資,每一次的經驗都在塑造你,會為你的人生帶來智慧、力量和幸福。

      •人脈:以各地在地名產為禮品,以緩慢、穩重的方式拉近距離,重質不重量,基本態度是聲援具有共同價值觀和目標的人。

      •孩子:孩子是重要的資產繼承人,最佳投資時期是幼兒期,嘗試多種才藝,從小就開始觀察孩子的才能和興趣。



    本書特色



      1. 統整富人思維與行為──把錢用在最有價值的地方


      本書直擊富人的金錢現場,集結為「用錢方式」「富人思維」「人生規畫」「金錢活用法」「購買經驗」,提升生活品質、完成夢想、延續家族財富。



      2. 有趣實例打動輕商管讀者,沒有富爸爸也能實踐

      其實有錢人不揮霍、不小氣,真的懂活用錢:不買跑車、上百元店、投資寢具……加上警世案例,讓你將錢的價值最大化,也可嘉惠需要富人打交道的讀者。



      3. 作者實證有效的智慧,你也能成功換上致富體質

      作者高潮迭起的人生,極具故事性。職涯從平面設計師→房仲業務→理財規畫師,從百圓存款不到資產超過3億圓,都能讓你成為富一代。



    名人推薦



      郝旭烈�郝聲音Podcast主持人

      畢德歐夫�暢銷書《最美好也最殘酷的翻身時代》作者、最會說故事的財經作家

      愛瑞克�《內在成就》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按姓氏筆畫排列)



      「很佩服作者細心觀察多數富人的習慣,並書寫成冊,這是我做不來的。本書很適合一般讀者學習與採用,而且過去這十多年來我也是這麼做,因此順利達到財務自由的境地。我願意推薦給想要財務自由的你,祝大家都能早日實現夢想,創造精彩。」──畢德歐夫�暢銷書《最美好也最殘酷的翻身時代》作者、最會說故事的財經作家



      「只要跟對了人,有了對的思維、對的心態,就會有對的行動、對的習慣,進而也就會有對的品德和對的命運。沒有慧根,也要會跟。誠摯推薦本書,讓我們可以『跟』著作者,全方位理解有錢人思維與作為,並進而『跟』著找到我們企盼的幸福人生。」──郝旭烈�郝聲音Podcast主持人



      「本書有四大優點,分別是:『共鳴度高』『亮點不少』『短篇好讀』『容易實踐』,值得五星推薦!」──愛瑞克�《內在成就》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推薦序? 有共鳴和亮點、好讀好實踐的一本書/愛瑞克

    推薦序? 給想要財務自由的你/畢德歐夫

    推薦序? 沒有慧根,也要會跟/郝旭烈

    序言



    第1章 富人的「用錢方式」這裡不一樣!

    1 富人只會在「物超所值」時掏錢

    對每次購物都很講究

    富人不是「吝嗇鬼」

    真正的富人不會打腫臉充胖子

    2 不停思考是否「物超所值」是成為富人的分歧點

    就算百圓商品,也要追求物超所值

    可在百圓店學習用錢方式

    富人在百圓商店買與不買的商品

    3 不讓自己陷入「被迫購買」的窘境

    貫徹原則:只入手想買的東西

    買東西看「價值」,而非「價格」

    親自跑一趟家電量販店

    4 錢要花在無法直接購買的事物上

    鄰近車站的不動產再貴也要買

    富人花錢買「知識」或「資訊」同樣不手軟

    5 錢買不到「健康」,但買得到「不健康」!?

    為何富人喜愛散裝零賣,而非整包購入?

    重視中長期的性價比,而非短期的

    6 為維持人脈,購買、餽贈吃完就沒的伴手禮

    低成本卻有助於建構人脈的伴手禮

    富人「述說經驗的方式」也不同

    7 注重高價品的維護費或轉售價值,購買並非為了炫耀或眼前價格

    令人意外的是,多數富人都開很普通的車

    選車看維護費和轉售價值

    8 以「這個好」而非「湊合著用」來減少支出

    買不愛的東西只會增加支出

    「減少一成的支出」比「增加一成的收入」簡單

    從「湊合著用(妥協)」轉換為「這個好(價值)」

    9 首先購買「每天長時間使用的物品」,提高生活滿意度

    不會在「床鋪和枕頭」上省錢

    依家人各自的「舒適原則」用錢

    案例1:A先生過度節約,沒有與家人創造共同回憶而妻離子散



    第2章? 對行為經濟學免疫的「富人思維」

    1 富人能理性判斷和行動,不受行為經濟學左右

    如何始終維持理性的判斷與行動?

    「損失之痛」是「獲利之喜」感受的兩倍

    2 富人不會被「大家都有」的流行牽著鼻子走

    不能跟周圍採取一樣的行動

    3 不隨打「期間限定」旗幟等錯過可惜的吸引方式起舞

    「錯過可惜」的想法很危險!

    4 錢花了就別想著「把本賺回來」

    「想賺回本」而拚命亂看訂閱不好

    5 以商品價值看清楚降價品,別看一般售價

    降價品沒比較划算

    6 用相同的感覺掌握「成功率九○%」和「失敗率一○%」

    不被廣告巧妙的話術所欺騙

    7 注重「折扣金額」,不被折扣率迷惑

    別看折扣率,用折扣金額決定得失

    8 支出不隨收入上升而增加

    別讓生活水準隨年收提升

    案例2:B先生拿退休金當本金初嘗投資,最後卻大賠



    第3章 做好「人生規畫」才能自由使用金錢

    1 想自由使用金錢的第一步是粗略掌握生涯的收入與支出

    不知道生涯收支,就無法規畫金錢

    多數富人會做人生規畫

    制訂人生規畫的方法

    2 制訂人生規畫的重點?收入:盤點、試算一生能賺多少錢?

    要少估「未來的收入」

    也要檢查「薪資」以外的收入

    3 制訂人生規畫的重點?支出:試算實現夢想或願望所需的金額

    試算「定期支出」要多加一成

    好好預測「不定期支出」,若有萬一也不慌

    檢查人生事件是否疏漏

    4 善用「儲蓄黃金期」,增加可用資產

    「每月固定開銷」是容易削減的支出

    靠一生三次的「儲蓄黃金期」,一口氣累積資產

    5 有錢是好事,不把錢當成「髒東西」

    為何日本人會覺得金錢是「髒東西」呢?

    金錢可增加人生選擇並減少風險

    明確化想要金錢的動機

    案例3:C先生完全不預測未來支出,三年後用盡資產



    第4章 投資未來的「金錢活用法」

    1 為了將金錢價值發揮至極致,讓花錢具有多種意義

    別分「投資」「消費」或「浪費」,只選擇「投資」!

    2 【投資】花錢投資,資產和自我都成長

    只把錢存在銀行VS. 開始投資

    愈早開始長期投資,風險愈小

    推薦新手投資什麼?

    投資不動產如何?

    除增加資產外,投資另有好處

    3 【知識】花錢買知識,提升自我與美感

    從書中獲取知識並應用於生活

    富人琢磨「美感」的理由

    獲取知識能讓生活更豐富

    4 【人脈】花錢在人脈上,累積名為信賴的財產

    人脈的建立重質不重量

    建立人脈的基本態度是「聲援」對方

    5 【時間】花錢買時間,比別人多活幾倍人生

    富人具強烈的「買時間」觀念

    增加時間的三個訣竅:「放棄」「自動化」或「委任」

    把買來的時間投注在學習或培養愛好上

    資訊和人脈的贈與就是時間的贈與

    一半以上的行事曆維持空白的原因

    6 【健康】把錢花在健康上,打造能提升金錢價值的身體

    健康是財富的基礎

    7 【風險對策】花錢買風險對策,守護資產

    真的不需要私人壽險嗎?

    8 【孩子】投資在孩子上,將家族的力量最大化

    何時是投資孩子的最佳時期?

    一開始讓孩子嘗試各式各樣的學習

    案例4:D先生未留意到買過多保險,身故就能讓家人過上紙醉金迷的生活



    第5章 金錢的最大價值在於可「購買經驗」

    1 對經驗的投資效益會在晚年最大化

    當下的經驗總有一天會在人生的某處開花結果

    沒有比經驗更好的投資

    對經驗的投資效益會在晚年達到最大化

    2 各世代對經驗的投資不同,應該在何時挑戰什麼?

    最低風險且高回報的是「此刻」就開始

    各年齡層把錢花在何處才能提升經驗值?

    3 存錢並不能累積幸福

    經驗有有效期限

    將有形資產轉換為無形資產

    4 製作死前必做的願望清單

    將與人見面都當成「最後一次」並好好珍惜

    把想做的事視覺化

    5 「活在當下」會讓用錢方式變得更理性

    摯友之死讓我領悟到……

    案例5:E先生父親以九十九歲高齡過世,等了四十年終於拿到三千萬日圓



    結語





    推薦序



    有共鳴和亮點、好讀好實踐的一本書

    愛瑞克




      拜讀完此書,我認為有四大優點值得推薦,分別是:「共鳴度高」「亮點不少」「短篇好讀」「容易實踐」。



      首先是「共鳴度高」。市面上探討富人思維和習慣的相關書籍不少,通常以歐美社會背景居多,少數來自亞洲(日、韓、華人社會),此書主要以日本的富有者為借鏡對象,因此貼近台灣人的生活習慣,尤其在少子化、高儲蓄率方面,台灣與日本民眾所面對的環境相似,因此參考性也相對較高,讀起來共鳴度也較高。



      例如,「富人只會在物超所值時掏錢」,書中有提到百元商店、高性價比,這都是台灣人相當熟悉的詞彙(在台灣也有DAISO大創百貨在內的日系店家,主打均一價新台幣四十九元),容易接地氣。我個人算是運氣好,有幸比一般上班族提早一些時間存夠退休金,退而不休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但有錢不代表會買相對較貴的東西,而是有較大的選擇範圍可以去挑自己認為「物超所值」的東西,包含買房子、買車子都是。「價值」才是判斷的主要標準,用來和「價格」相比,並且是以長遠的眼光(例如未來十年後來看)進行衡量,而非當下。



      其次是「亮點不少」。此書的五章分別以「用錢方式」「富人思維」「人生規畫」「金錢活用法」「購買經驗」為主軸,實則涵蓋了每個人一生所面對的各種面向,是探討範圍及應用層面非常廣博的一本書。尤其第四章(投資未來的「金錢活用法」)、第五章(金錢的最大價值在於可「購買經驗」),是其他同類型財商書籍中相對較少探討的,也是此書的亮點。



      再來是「短篇好讀」。這是大多數日系工具書的特點,也是最大優勢。此書共五章底下細分成一百篇左右的小題目,各約兩至三頁,適合現代上班族零碎時間閱讀的習慣。而且容易產生「進度感」,也就是持續閱讀有新收穫、容易繼續下去,不會因為同一主題過於繁複的解說而產生煩躁感而中斷閱讀。



      最後是「容易實踐」。此書內容顯淺易懂,不用深奧的專業術語或複雜的財務工具或技術,強調每個人都可以輕鬆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而且活用的效果還會長久延續。



      綜合以上四大優點,值得五星推薦!



      (本文作者為TMBA共同創辦人、《內在成就》系列作者)



    推薦序



    給每一位想要財務自由的你

    畢德歐夫




      很多人都想當有錢人,因為有錢意味著我們對自己生活有著更大的掌控性,不用被迫做不願意做的工作,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享受人生等。不過有些人已經賺到了一定的財富,卻仍然庸庸碌碌在公司加班,他也許是位高管也可能是位傳統小吃店的老闆,賺到了錢卻不知道如何「創造生活的體驗」,在某個角度來看,其實這樣的人生到了晚年很容易留下遺憾。



      這本書是日本作家立川健悟所寫的,當中許多章節都很適合一般讀者學習與採用,而且過去這十多年來我也是這麼做,因此順利達到財務自由的境地,很佩服這位作者可以細心的觀察出大多數富人的習慣,並且書寫成冊,這點是我做不來的。



      書中提到「履歷上沒有可書寫的內容或人生故事單薄的人,都是沒有學習或挑戰過的人」,現在不少年輕人在學生時期總追求平庸,能混就混的態度,這容易在剛出社會時吃足苦頭,因為人生故事不一定要很精彩,但仍然要培養一些能吸引人的特質,要不然很容易就被茫茫人海給淹沒。



      作者也提到建立人脈時應該更重視「質」而非「量」,這是富人傳達的重要一課,這非常實用,因為我們一天的時間有限,二十四小時扣掉睡眠跟工作時間後所剩無幾,如果還要盲目去參加各種聚會,那實在浪費生命,一定要記住富人的聚會不在多而在精,而且我想補充的一點是「要先讓自己成為有點料的人」,這樣對方也才會跟我們有資源交換的可能性,創造更大的利益。



      「富人花錢買時間的意識比一般人要強烈許多,正因為時間有限,他們會希望盡量增加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並有意義的加以運用。」作者提到這段也讓我心有戚戚焉,主要是錢再賺真的沒問題,可是時間沒了就是沒了,這點跟我過去觀察到的富人作風是相同的,大家都不想浪費時間,才會在年輕時快速把本業或者投資理財做好,中年之後就能掌握極大化的時間,好好妥善運用生命的每一天。



      書中也提到增加自己時間的訣竅有三:「放棄」、「自動化」、「委任」。富人會利用這些方法把時間空出來學習、發展興趣與建立人脈,進而吸引更多財富。



      「把金錢花在經驗上,過去每一次經驗都在塑造我們,這些經驗的累積必定會在我們人生中多次帶來智慧跟力量。」這段話也深深打動我,我們要用錢去換取「不容易買到的經驗」,而非看似昂貴的奢侈品,這跟我的價值觀也是相同的。我願意推薦此書給每一位想要財務自由的讀者,祝大家都能早日實現夢想,創造精彩人生。



      (本文作者為暢銷書《最美好也最殘酷的翻身時代》作者、最會說故事的財經作家)



    推薦序



    沒有慧根,也要會跟

    郝旭烈




      記得在唸企管研究所時,除了我們這些直接從大學考上的年輕學子外,還同時有許多在社會上已經工作多年,甚至是在公司位階頗高的學長姐們,和我們共學。



      這樣子的組成方式,對於我們這些從來沒有在企業待過的學生們,是非常無價的資產。



      畢竟,企業管理又或者是組織經營,從來不是嘴巴說說的功夫。



      這些資深的學長姐們有實際的歷練,看過大山大海、經歷大風大浪後,再學習企管知識和理論,因此他們每次的個案討論、又或者是分享報告,都讓我大開眼界。



      尤其,有幾位學長本身就是創業家和公司老闆,聽他們在分享從無到有的篳路藍縷、白手起家過程,常常顛覆我們對於賺錢,甚至是創富的思維邏輯。



      就像小時候,父母親每每教導我們的都是要努力用功讀書,將來才能夠找到一份高薪的好工作。



      但就算再怎麼工作,本質上也是拿自己的時間,又或者說是拿生命來換取金錢。



      然而,生命和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再怎麼透過時間和生命賺錢,也不容易累積令人豔羨的財富。



      後來透過學長姐們分享,才知道不管是投資、又或是創業,除了可以「用錢去賺錢」之外,還可以透過「把別人的時間買進來,再賣出去」,以擴張時間的方式來賺錢。



      而這種觀念,完全打破自己原有的思維,也才知道「有錢人」想的不一樣,而他們的「致富心態」也和自己的大相逕庭。



      所以後來我常說:「我們無法成為我們不知道的人,



      我們無法賺到認知以外的財富。」



      回想在兩年企管研究所生涯裡,其實真正讓我獲益良多的,除了是學習和同學美好的情誼之外,更重要的能近距離觀摩這些有財富又有智慧的學長姐們。



      而在畢業前夕,這些學長姐們還特別安排了一個餐會,給我們這些即將踏入社會的學弟妹們送上祝福,還講了他們過來人的臨別證言。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位在金融業界的總經理學長。



      他說不管是任何產業、又或者是所有工作,其實都沒有絕對好壞之分。



      他特別希望我們記住一句話,那就是「三百六十行,哪一行最好?跟對人這一行最好。」



      只要跟對了人,有了對的思維、對的心態,就會有對的行動、對的習慣,進而也就會有對的品德和對的命運。



      這也和《與成功有約》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和西恩•柯維(Sean Covey)說的「思維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不謀而合。



      沒有慧根,也要會跟。



      誠摯推薦這本《有錢人教我的致富心態》,讓我們可以「跟」著作者,全方位理解有錢人思維與作為,並進而「跟」著找到我們企盼的幸福人生。



      (本文作者為郝聲音Podcast主持人)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