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承蒙?? 廖本恩先生雅囑,為他的碩士論文寫序。廖先生的大作內容紮實,反映他投入心血的成果。能夠為他的大作寫序備感榮幸。
歷史不斷地重演。倘若,第一世紀,巴勒斯坦猶太人社會的掌權者,包括掌控耶路撒冷聖殿體制的撒多該派貴族接受馬太的耶穌「憐憫」的呼籲,放棄社會內部的壓搾,歛聚,釋放聖殿龐大財富的半數,用來改善民生。倘若,法利賽派勇敢地接受耶穌的訴求,放棄假冒為善的信仰態度,以身作則建立?實信仰的社會風氣。倘若,激進黨人接受「不抵抗」,「反暴力」的訴求,民生疾苦得以和緩,悲慘的第一次及第二次猶太戰爭 (AD 66-70,132-135) 可免,猶太人離散全世界 (diaspora)的悲劇可免,日後的“holocaust”的悲劇可免。當下正在巴勒斯坦繼續的殘殺平民可免,今天的世界應該是另一番光景;但是,猶太人拒絕,架耶穌上各各他。
歷史不斷地重演,當日本舉國瘋狂,遠渡太平洋,發動自殺式的珍珠港攻擊,佔領遼闊的中國大陸,席捲東亞的時候,日本無教會內村鑑三先生的第二代門徒,除了塚本虎二 (Tsukamoto Toraji) 之外,一致反對日本的對外戰爭。內村先生的門生東京帝大的矢內原忠雄教授在公開場合的演講,也在他定期出版的信仰雜誌《嘉信》不斷地嚴正宣告日本的戰爭必敗,呼籲舉國瘋狂的日本懸崖勒馬。與全民為敵的矢內原教授被驅離帝大,《嘉信》禁止發行,他受到全面的圍剿,一度生計困難;但是,他風骨凜然,毫不退縮。矢內原教授預告的戰敗如實地應驗。戰後,他被遴選為東京大學的第二任校長。第一任校長南原繁先生也是內村鑑三先生的門生,這是日本社會對於?理的道歉。
當時,先父林添水先生 (1907-1983) 在日本殖民地的台灣勤讀日本無教會的信仰著作及期刊,奠定他一生信守不渝的無教會式的基督信仰。在1937 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日本稱為「柳條溝事件」的前夕,先父從台灣搭船到日本,參加矢內原忠雄先生和黑崎幸吉先生在山中湖舉行的暑期聖經研習會。矢內原先生就在山中湖的講習會宣告日本必敗,先父回憶他在現場聆聽時的感動是如雷貫耳,全身興奮發抖,終生不忘。已故歷史學者余英時先生在他的回憶錄,痛心疾首地指出,倘若,未發生西安事變,中國及東亞的歷史會改寫。余英時先生的痛心疾首告訴世界,倘若,日本未侵略中國,歷史是必然改寫的。倘若,當年日本能夠接納無教會的諫言,長崎廣島的悲劇可免,東亞的歷史悲劇可免。這正是廖本恩先生的研究論述的價?之所在。
廖先生論述的內容,是我從小隨伺先父所聆聽、所目睹的事實。廖先生人品誠摯敦厚,信仰堅定,治學嚴謹。今後,立定腳跟,勤讀Great books,增廣閱歷,必為神所大用。也建議在歷史之外,充實biblical的學識,為一生的研究工作建立紮實的基礎。願天父上帝繼續憐憫世界,引導世界早日接納天父上帝的忠言。
林良信 謹識於台灣,台北 2024. 08.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