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繼往開來:黃埔軍校第七期研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588031
陳予歡
獵海人
2024年11月22日
200.00 元
HK$ 170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7588031
規格:平裝 / 394頁 / 16 x 23 x 2.0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第七期生延續了前六期生在國民革命軍中的某些軍事優勢,繼續不同程度地影響了軍隊建設與地方軍校「中央化」進程,在廣州黃埔本校由粵系將領主持的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最終被明示停辦,校本部整體遷移南京,在國家軍事歷史上曾發揮重要作用和影響。另一部分學員到臺灣後成為重要軍事將領,晚年還是抵制台獨的中堅力量。截至1930年10月黃埔本校在廣州結束,第一至七期總計培養了13944名學員,分發國民革命軍各級部隊,為抗戰期間歷次戰役推進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初級軍官,同時也為中國國民黨「黃埔」嫡系中央軍積聚了軍官儲備,第七期師生當中仍存極其豐富的「黃埔嫡系」資源,對於日後推動中國國民黨一黨專制的軍隊「國家化」和「中央化」進程起到重要作用。冠以「黃埔」印記的現代軍事史及其將領史跡,涉及政黨嫡系、民國軍政、國共合作、軍事發展、社會政治生活以及眾多著名歷史人物,可說是一部濃縮的二十世紀中國革命及其軍事演進史。
2024年是黃埔軍校建校100年紀念年,黃埔軍校作為現代中國著名軍校,以其稱譽世界長存中國之軍事魅力,在現代中國軍事史上留有凝重輝煌一頁。時至今日,黃埔軍校在過往歷史的風采與軼事,仍舊是熱心史事讀者之無盡話題。回顧十四年抗日歲月,黃埔軍校師生與「黃埔精神」,在國共兩大陣營抗日部隊均留下深刻的歷史印記,海峽兩岸近年著重對「黃埔精神」在抗日戰爭艱苦歲月上升為「民族精神」,進行了歷史與現實的詮釋與弘揚。我們行進於當今強國強軍強盛之中華民族復興偉大時代,更應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為黃埔軍校這段輝煌偉岸的革命史跡,為幾代人的黃埔情緣,留存更多當代人之追憶與緬懷。
本書特色
延續《激流勇進──黃埔軍校第六期生研究》的紀錄,第七期生不僅提供了抗戰期間各級部隊充足的初級軍官儲備,亦在軍隊及軍校拓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與影響。
目
錄
開篇語
校務委員與軍政要員題詞
校務委員與軍政要員題序
第一章 黃埔軍校第七期學員的基本概貌
第一節 第七期生數量考證和學籍辨認情況的說明
第二節 廣州黃埔本校第七期生情況
第三節 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情況
第四節 第七期生畢業分發及證書
第五節 第七期史載情況
第六節 東征北伐紀念墓園興建
第二章 部分第七期生文化修養、背景及出任教官情況
第一節 部分第七期生入學前受教育與社會經歷
第二節 部分第七期生的背景情況分析
第三節 第七期生出任校本部及各分校教官情況簡介
第三章 廣州黃埔本校與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機構與教官
第一節 廣州黃埔本校組織架構及教官
第二節 第七期時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組織架構
第三節 任職南京軍校第七期教官情況簡述
第四章 軍事素養及參與黨團政務軍統活動情況
第一節 入讀陸軍大學與軍事留學日本情況
第二節 進入中央軍官訓練團受訓情況簡介
第三節 部分第七期生參與籌辦各兵科學校
第四節 任職國民黨、三青團、立法院、軍統機構情況
第五章 獲任將校軍官、與第五期生比較及抗日殉國簡況
第一節《國民政府公報》頒令敘任上校、將官人員情況綜述
第二節 與第五期生任將校軍官比較分析
第三節 參加抗日戰役殉國簡況
第六章 粵湘浙籍第七期生的地域人文
第一節 粵籍第七期生簡況
第二節 湘籍第七期生簡況
第三節 浙籍第七期生簡況
第七章 贛閩桂籍第七期生的地域人文
第一節 贛籍第七期生簡況
第二節 閩籍第七期生簡況
第三節 桂籍第七期生簡況
第八章 川蘇鄂籍第七期生的地域人文
第一節 川籍第七期生簡況
第二節 蘇籍第七期生簡況
第三節 鄂籍第七期生簡況
第九章 滇皖黔豫魯直晉籍及越南籍第七期生的地域人文
第一節 滇籍第七期生簡況
第二節 皖籍第七期生簡況
第三節 黔籍第七期生簡況
第四節 豫魯直晉籍第七期生簡況
第五節 越南籍第七期生簡況
第十章 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活動綜述
第一節 任職地方政協、人大、參事室情況綜述
第二節 參與各省、市、自治區黃埔軍校同學會活動簡述
第十一章 參與臺灣黨務政務活動及紀念刊物史載情況
第一節 參加黨務政務活動簡介
第二節 黃埔軍校四十、六十周年紀念刊物史載情況
餘 論
後 記
?
序
開篇語
創立於1924年6月16日的廣州黃埔軍校,至今走過了100年曆程,今年是黃埔軍校建校百年華誕。
黃埔軍校在發祥地的廣州,至1930年10月結束,亦經歷了6年零4個月。黃埔軍校在過往歷史的風采與軼事,通過史料史事展現與親歷者回憶,漸為世人所瞭解與認識,在現代中國軍事歷史留下了深深印記。100多年前,孫中山先生就提出打倒帝國主義在中國一切軍閥武裝勢力,向著中華民族獨立解放自主的三民主義宏偉願景而奮爭。黃埔軍校作為那個時代中國著名軍校,以其稱譽世界長存中國之軍事魅力,引發了廣大讀者與熱心史事的無盡話題。黃埔軍校曾經北伐抗戰風采奪目的真實面孔,這個回顧與再現非同小可,過往歷史的黃埔軍校是什麼?它的歷史與現實意義就在於:它是大革命時期領導先驅與進步的同義詞,是國民革命與北伐成功的搖籃,是堅持抗戰直至勝利的骨幹武力,是兩支先後為執政黨之武力發源地,是那個年代的軍人魂、民族魂之精神體現。
真實的史料可以告誡後人,面對外來侵略時,黃埔軍校師生曾是中華民族和國家意義的武裝力量及軍事棟樑,他們曾為中華民族及其國家興盛乃至救亡圖存生死攸關而「前仆後繼」、「拋頭顱灑熱血」,他們曾是中華民族與國家軍事成長歷程的先驅者、開拓者和奠基者!要認清他們曾在辛亥革命、國民革命、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及其軍事、政治、外交、社會諸多方面留存各自不同的軌跡、印痕與風采。黃埔軍校史跡其實還是一個規模宏大的學術富礦,頗具中華地域、軍事人文、文化蘊涵、歷史影響、社會效應、人文比較、公眾反響、史書記載、海外聲譽、建築地標、精神傳承、媒體傳播等厚重深長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
在過去40年當中,筆者始終追尋著黃埔軍校曆期生的步伐與身影,回顧與記載他們行將遠去的背影與故事。藉海峽兩岸檔案史料、圖書資訊、同學錄冊、職官年表、軍隊序列、軍史沿革、傳主親歷、家屬來函及其相關背景資料基礎上,接續黃埔軍校前六期序列叢書,將第七期史料整理成冊。緣於第七期時間跨度較長,從1927年9月學員入伍至1930年9月黃埔本校在廣州結束,期間延續的廣州黃埔本校與南京本部所有事件人物等項,皆列入收集整理研究記述範疇,此為學界研究黃埔軍校師生提供又一部歷史學術與史籍著述。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