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一天的季節:八個時辰的祈禱書

一天的季節:八個時辰的祈禱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276308
宋珮,鍾芸
盧怡君,李國隆,孫雲平
宇宙光
2024年11月29日
217.00  元
HK$ 184.45  






ISBN:9789577276308
  • 叢書系列:藝文/靈性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3 x 18.3 x 1.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藝文/靈性


  •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基督教儀式/規範











      一天中,依循本篤會的八個禱告時辰,靜默、祈禱、親近神。

      每日規律的靈修,幫助我們時刻思想神,奉獻自己。



      本書精選德國經典靈修書《摩拉維亞每日箴言》(Die Losungen)近十年來的禱告文,搭配台灣攝影大師鍾榮光的影像作品,在文與圖的幫襯、交錯之下,安靜心靈,進入默想與禱告之中。



    好評推薦



      「這本書不是一般常見的那些作品,而是一本放在茶几上,垂手可得,隨時翻閱,隨時可被啟迪的書。編者將發人深省的雋語與攝影作品以很有渲染力的方式結合在一起,讓讀者心靈受教;同時,編者嘗試導引讀者使用本篤會的時辰祈禱來管理日常的生活,的確,日常生活有種種衝動與慾望,需要時辰祈禱的力量帶給我們生命凝聚力。因為唯有先做到時辰祈禱,才能實踐神最大的誡命:『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我們屬靈生命的必要,就像呼吸的節奏是肉體生命的必要,占據我們一生的生命。宋珮藉由這本書,邀請我們按照神希望我們生活的方式,度過生活中的每個時辰。」——周學信�中華福音神學院教會歷史與神學教授



      「誠願這本祈禱書引導你我進入與神更親密的同在,不論黑夜、黎明、早晨、正午或黃昏,讓聖靈帶領我們每一次的禱告,就像呼吸生命氣息一般自在無慮。」——盧怡君�中原大學應用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序一 靈修的日常節奏:時辰祈禱�周學信

    序二 讓禱告如呼吸一般自在�盧怡君

    守夜

    晨曦中的讚美

    早上六時:從容的啟始

    上午九時:領受主的恩光

    正午:持守熱情與承諾

    下午三時:日影漸長

    點燈的時刻

    晚禱:完成一天的運轉

    編後記





    序一



    靈修的日常節奏:時辰祈禱




      《一天的季節》這本書介紹了修道院一日如何按時禱告,以便幫助我們每天與上帝同行,又能兼顧祈禱、工作、讀經和休息。日課(Divine Office) 又稱時辰祈禱(Liturgy of the Hours),是教會每日固定的禱告時間。日課最早可以追溯自上帝與猶太人所立的聖約,上帝命令祭司亞倫(約西元前1280 年)早晨、黃昏獻祭(出埃及記廿九章38-39節)。



      巴比倫時期(西元前587-521年),聖殿被毀,猶太會堂逐漸用誦讀經文、詩篇和讚美詩的儀式取代了聖殿用祭牲的獻祭,也就是用頌讚來敬拜神。這種做法的靈感可能來自詩篇,例如詩篇一一九篇164節,大衛王說自己「一天七次讚美你」,詩篇一篇2 節也說義人「晝夜」研讀上帝的律法。當猶太人返回猶太地,重建聖殿後,巴比倫時期的猶太會堂祈禱儀式便沿用了下來。



      我們知道,除了伴隨祭祀的早禱和晚禱,還有每日第三、第六與第九時辰都要禱告。使徒行傳二章15 節和十章3 節指出,基督徒持守在這些時辰禱告,而且儘管使徒不再參與聖殿祭祀,但「擘餅」(聖餐)的意義相同,使徒也繼續在例行禱告時辰前往聖殿(使徒行傳三章1節)。



      初期教會時期,修士們發現詩篇是完美的祈禱形式,自此就沒有再更換過。每座修道院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起初有些修道院嘗試每天讀完整部詩篇,共一百五十篇,但最終仍放棄了,轉為每天固定時間誦讀,一週讀完一個詩篇週期(Psalter cycles)。至於該誦讀詩篇的哪幾篇,最早的記載來自努西亞的本篤(Saint Benedict of Nursia)寫給修士的《本篤會規》。



      《本篤會規》(The Rule of Saint Benedict,拉丁文:Regula Sancti Benedicti)篇幅雖短,卻是西方修道制度史上極具影響力的靈性之作。拉丁文「regula」的意思是準則,原指道路上協助指引旅行者的指路柱或欄杆。因此,本篤立下的準則不是一套嚴峻命令,而是一場需要內化、滋養靈性的盛宴,也是寫給尋求在團契裡與神和諧者的一張地圖。大約西元550 年,本篤的詩篇週期是最早的詩篇週期之一,可在《本篤會規》第八至第二十章中看到。除了說明日課的重要,本篤還為時辰祈禱立下了明確的指引。



      每日有八個祈禱時段,分別是:



      夜禱(Vigils)、晨禱(Lauds)、第一時辰(Prime)、第三時辰(Terce)、第六時辰(Sext)、第九時辰(None)、晚禱�睡前禱(Vespers / Compline)



      日課(或上帝的工作,Opus Dei)為每日頌讚立下了基準,而canon(教規)一詞的原意則是度量單位或標準。然而,canon也是支撐藤蔓的格架。從這個比喻來看時間,對我們所要做的事很有幫助。依據會規,晨禱的時間為日出,第一時辰為一天中的第一個小時(早上六點),第三時辰為第三個小時(上午九點),第六時辰為第六個小時(中午)、第九時辰為第九個小時(下午三點),晚禱的時間為日落(下午六點或點燈時分),睡前禱的時間為就寢之前(晚上九點)。此外,修士們還會在夜裡起床讀經與祈禱,因此夜禱(讀經)也分幾個時段,對應每個「夜更」(詩篇六十三篇5 節)的開始,即晚上九點、午夜和凌晨三點。



      夜禱

      喜愛在夜裡保持警醒的人常會夜禱。他們以黑夜為庇護,和上帝交通,趁這段平和的時光感受神的臨在。禱告的內容可以很簡單。



      晨禱

      懷著對上帝的感謝與讚美(laudate)醒來,趁這個時候撥出你的一小段晨光獻給禱告與反省。可以的話,禱告二十分鐘。



      第一時辰

      花一點時間回顧這一天的時間安排,邀請上帝在你辛勤勞動的每一刻都與你同在。



      第三時辰

      早休時間,深呼吸片刻,讓聖靈充滿你,之後再繼續早上未完的事務。



      第六時辰

      中午時分,該是關心全世界,思考世人各種需求的時候了。



      第九時辰

      下午到傍晚,我們收拾工作,將心力轉回家中。這是尋求寬恕,懇求上帝原諒,放下這天種種的時候。



      晚禱�睡前禱

      一天即將結束,試著懷抱平靜、禱告,甚至睡前讀經吧!將自己的生命交託給上帝,直到你再次懷著感恩的心迎接早晨。在一些社群,晚禱和床前禱文的兩個時辰被合併。傳統上,晚禱是日落後的時間,被稱為「傍晚」;而床前禱文則是睡前說的最後一個禱告。



      日子愈忙,日課提供的生命步調就愈重要。修道院的靈修步調繁複詳盡,精心分配一天中禱告、服事、用餐和讀經的時間。但這些元素並非彼此相等,可以隨意替換。對修士而言,全心投入禱告、日課和上帝的工作是其他一切事務的基礎。本篤在《本篤會規》第四十三章(43. 1-3)指示我們,「聽見日課的一小時禱告信號,修士們要立刻放下手邊事務,盡速開始……實在告訴你,世上沒有什麼比上帝的工作更值得的事了。」



      這本書不是一般常見的那些作品,而是一本放在茶几上,垂手可得,隨時翻閱,隨時可被啟迪的書。編者將發人深省的雋語與攝影作品以很有渲染力的方式結合在一起,讓讀者心靈受教;同時,編者嘗試導引讀者使用本篤會的時辰祈禱來管理日常的生活,的確,日常生活有種種衝動與慾望,需要時辰祈禱的力量帶給我們生命凝聚力。因為唯有先做到時辰祈禱,才能實踐神最大的誡命:「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我們屬靈生命的必要,就像呼吸的節奏是肉體生命的必要,占據我們一生的生命。



      宋珮藉由這本書,邀請我們按照神希望我們生活的方式,度過生活中的每個時辰。


    周學信�中華福音神學院教會歷史與神學教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