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人體.變奏.顧福生(附DVD)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950627
吳垠慧
藝術家
2024年12月24日
200.00 元
HK$ 180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3950627
叢書系列: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
規格:平裝 / 160頁 / 19 x 26 x 1.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
分
類
藝術設計
>
繪畫
>
畫家傳記/文集
同
類
書
推
薦
從巴黎左岸,到台東比西里岸:藝術家江賢二的故事
臺灣美術全集37:林惺嶽
藝術主宰者安格爾:〈荷馬禮贊〉、〈大宮女〉、〈路易十三的宣誓〉追求古典主義,復刻文藝復興,凌駕一切之上的是對拉斐爾的敬愛
文藝復興之神米開朗基羅:跨足繪畫、建築、詩歌,造就無數經典的傳奇天才,卻鑿不出理想的人生
寫實主義先驅米勒:〈拾穗〉、〈晚禱〉、〈牧羊女與羊群〉,生於土地安於土地,從大地母親身上汲取醇厚溫暖的力量
內
容
簡
介
顧福生1935年出生於上海,父親顧祝同是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起初他師從書畫名家黃君璧學畫,但因偏好西畫,轉至朱德群門下。1954年考入臺灣省立師範大學藝術系。受西方現代主義的影響,畢業之後加入「五月畫會」。
顧福生從小就對藝術深感興趣,卻不跟隨主流,反而專注於人體繪畫,以變形的身體、無頭的人,來表現內在的孤獨與掙扎。1961年他在臺北舉辦首度個展,同年油畫作品獲得巴西聖保羅國際藝術雙年展的榮譽獎,隨後前往法國巴黎。由於居住空間狹小,他多用「拼貼」的方式創作小尺幅的作品。
顧福生認為「人」是最有趣的畫題。但是畫中的人不是特定的個體,而是代表群體,透過人體傳達內在精神。1962年前往紐約之後他長居美國,1963至1974年的紐約時期,他的作品去除頭部變成「無頭人」,人體也開始出現動態感,呈現出焦灼、憂鬱、飄盪的氛圍;1974至1990年的舊金山時期,畫中人物轉為明亮多彩,顯得更加舒適,除了大量使用多元媒材,如雜誌、金屬物、布料等,也加入中華傳統元素;1984年洛杉磯奧運之後,「運動員」的系列作品,刻畫出對人體力與美的欽羨之情;1990年顧福生搬至波特蘭,作品呈現出對生命的思索,筆法更加自由;2002年移居芝加哥,畫作中出現往天際線延伸或漂浮的場景。直到2017年過世。
作家白先勇是顧福生的知己,曾以「人之變奏」概括顧福生的藝術特質。顧福生是臺灣美術史上,極少數終其一生都在畫「人」的藝術家,作品多為男體,呈現內在私密的悲喜瞋癡,宛如心靈的劇場,風格多樣,難以被歸類。顧福生的藝術創作,表現出身分認同和情慾,被視為當代多元性別藝術的先行者。
本書特色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系列叢書
精選十位各擅油畫、版畫、水墨、素描、雕塑、剪黏、廟宇彩繪等領域之臺灣資深美術家
細述他們生命旅途中的層層風景,以及銘刻在臺灣藝壇的美術成就
全套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結合電子書與影音的多元化閱讀模式
為讀者打造一套兼具美感、質感,輕鬆認識臺灣美術史的優質讀物
?
目
錄
1 少年福生的美術啟蒙 8
將軍家庭的青澀少年 10
美術啟蒙:黃君璧到朱德群 12
現代主義的洗禮和五月畫會 14
2 畫出「人」存在的孤寂 20
存在主義式的憂鬱 22
一生知己白先勇 30
春風少年兄 37
3 展開自我追尋的求藝旅程 42
歐洲藝術之都─巴黎 44
美國的文化衝擊 50
褪去青色變彩色的返臺展 70
4 以「人」之名 78
變形的人體 80
無頭之人 85
補償作用:運動的人體 93
顧福生與席德進的男體 98
5 打破傳統繪畫的表現形制 108
繪畫結合拼貼的複合藝術 110
賦予生活物件多重的涵義 117
無法歸類的顧氏風格 131
6 生命綻放如繁花 136
溫煦如風的三毛恩師 138
透視生死的畫題 142
奔脫羈限的自由個體 149
附錄
顧福生生平年表 157
參考資料 159
?
序
序
照耀歷史的美術家風采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於民國八十一年起陸續策劃編印出版,網羅二十世紀以來活躍於藝術界的前輩美術家,涵蓋面遍及視覺藝術諸領域,累積當代人對前輩美術家成就的認知與肯定,闡述彼等在我國美術史上承先啟後的貢獻,是重要的藝術經典,同時,更是大眾了解臺灣美術、認識臺灣美術家的捷徑,也是學子及社會人士閱讀美術家創作精華的最佳叢書。
美術家的創作結晶,對國家社會以及人生都有很重要的價值。優美的藝術作品能美化國家社會的環境,淨化人類的心靈,更是一國文化的發展指標,而出版「美術家傳記」則是厚實文化基底的重要工作,也讓中華民國美術發展的結晶,成為豐饒的文化資產。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