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膝關節攣縮的評估與運動治療

膝關節攣縮的評估與運動治療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707578
橋本貴幸
李依珊
楓葉社文化
2024年12月30日
317.00  元
HK$ 269.45  






ISBN:9789863707578
  • 叢書系列:健康DIY
  • 規格:平裝 / 227頁 / 19 x 25.7 x 1.1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健康DIY


  • 醫療保健 > 運動健康 > 筋膜/復健/物理治療











    ∼銷量超過5萬本的日本運動與醫學出版社臨床系列∼

    本系列作的作者全都是日本榜上有名的「臨床治療師」,

    專門介紹物理治療師、復健師與骨科醫師臨床派得上用場的專業內容。



      膝蓋作為人體最大且最複雜的關節,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負責支撐體重、吸收衝擊力,讓人能行走、跑步、跳躍、蹲下等,

      為我們的日常生活與運動提供了高度靈活性,以做出複雜動作。



      在骨骼肌肉系統功能性解剖學領域中,

      【膝關節攣縮】是一個常見又具挑戰性的問題,

      若得不到及時治療,往往會引發疼痛、腫脹等。

      

      《膝關節攣縮的評估與運動治療》全書共6大章節,

      系統化依序介紹膝關節的

      【功能解剖】、【腫脹與浮腫管理】、【屈曲與伸展受限的評估治療】,

      從皮膚、皮下組織、肌肉、韌帶、關節囊等軟組織層面進行評估,

      並涵蓋疼痛緩解、肌肉收縮與增強訓練方法,

      詳述各種關節活動範圍受限的相關具體運動療法。



      不僅解說容易理解,還附上豐富的解剖圖、實際復健示範照、X光照片,

      有助於更快理解與掌握複雜的膝關節問題。

      此外,針對運動器官復健中最常遇到的【全膝關節置換術(TKA)】等

      術前、術後的介入方法,也有詳細的說明。



      關節攣縮如能及早治療,就能避免活動度與肌力下降等危害,

      本書將會是協助復健師等臨床觸診人員熟知解剖學和運動學之外,

      還能正確觸診與關節操作的案頭書。



    本書特色



      ◎骨骼肌肉系統功能性解剖學研究所的所長──林典雄教授專業監修!



      ◎上百張清楚示範照片、解剖圖、X光影像,搭配詳細解說一本了解膝關節全貌!



      ◎以解剖學、運動學與臨床說明膝關節【攣縮的基礎知識】、【功能性解剖】、【腫脹與浮腫管理】、【屈曲與伸展受限的評估治療】,並介紹常見【全膝關節置換術(TKA)】!



    專文推薦



      ▌林典雄 復健界先驅、骨骼肌肉系統功能性解剖學研究所所長


      仔細診察攣縮,便能看出與疼痛間的關聯,同時也能連結到各種現象。

      實際上,一旦改善攣縮,大多數關節疼痛便減輕了;

      如果各位能從本書明瞭這點,實屬萬幸。



      ▌園部俊晴 物理治療師、運動與醫學出版社代表董事

      隨著深入理解「攣縮」並應用於臨床上,將能解釋更多病況。

      若能改善攣縮,大多數患者應能切身感受到關節疼痛減輕了。

      對於發展骨骼肌肉系統疾病治療概念,相信《攣縮的評估與運動治療》系列具有重大的意義。


     





    第1章 關節攣縮的基礎知識

    .1.所謂攣縮?? ?

    .2.根據病變部位分類?? ?

    .3.針對攣縮運動治療的訣竅

    .4.攣縮與運動治療的注意之處?? ?



    第2章 膝關節的功能性解剖

    .1.膝關節可動範圍

    .2.關節構造?? ?

    .3.運動學、生物力學?? ?

    .4.下肢的排列

    .5.肌肉?? ?

    .6.韌帶及支持帶

    .7.半月板

    .8.關節囊

    .9.脂肪墊



    第3章 腫脹、浮腫管理的重要性

    .1.關於發炎、浮腫、腫脹、沾黏

    .2.關於冰敷

    .3.關於皮膚的沾黏、皮下組織的滑動

    .4.腫脹、浮腫管理實務



    第4章 膝關節屈曲受限的評估與治療法?? ?

    .1.膝關節屈曲受限的考量方法?? ?

    .2.膝關節屈曲受限的缺點?? ?

    .3.針對皮膚、皮下組織的評估與治療法

    .4.肌肉的評估與治療法

    .5.內側副韌帶的評估與治療法

    .6.髕支持帶的評估與治療法

    .7.髕上囊的評估與治療法

    .8.脂肪墊的評估與治療法

    .9.膝窩疼痛(後方夾擠)的評估與治療法

    .10.屈曲可動範圍中棘手的角度



    第5章 膝關節伸展受限的評估與治療法

    .1.膝關節伸展受限的考量方法

    .2.膝關節伸展受限的缺點

    .3.膝關節伸展可動範圍的測量方法

    .4.針對皮膚、皮下組織的評估與治療法

    .5.肌肉的評估與治療法

    .6.韌帶的評估與治療法

    .7.後方關節囊的評估與治療法

    .8.半月板前方夾擠的評估與治療法

    .9.隨膝關節伸展而來的膝窩疼痛說明



    第6章 病例介紹?? ?

    .1.脛骨高丘骨折後的膝關節攣縮

    .2.大腿外傷後的膝關節攣縮

    .3.髕骨骨折後的膝關節攣縮

    .4.髕骨重複骨折後的膝關節攣縮

    .5.髁間隆凸扯裂性骨折後的膝關節攣縮

    .6.股骨外髁粉碎性骨折後的膝關節攣縮

    .7.全膝關節置換術後的膝關節攣縮

    .8.色素絨毛結節性滑膜炎引起的膝關節攣縮

    .9.髕韌帶斷裂後的膝關節攣縮

    .10.股骨遠端骨?線損傷後的膝關節攣縮





    前言



      當上物理治療師後已經過了20年。我是第2次嬰兒潮世代的人,當時也是個升學很辛苦的時代。我茫然地去考了大學、專科學校,但全都落榜,那時偶然聽到復健這個關鍵字,便對保健體育且詳知此領域的職業──「物理治療師」開始產生興趣。



      之後我思考了想做什麼,便決定以物理治療師為方向當重考生。好不容易進入培育學校,當時遇見的教師就是恩師林典雄老師(現在是股份有限公司骨骼肌肉系統功能性解剖學研究所的所長)。學生時代起我便受到他的照顧,畢業後回到家鄉任職。



      即使一邊回想林老師課堂上教授的骨骼肌肉系統相關知識,一邊運用在臨床上,也很難改善關節可動範圍,患者治療時便持續伴隨著疼痛。究竟是能治癒的病況沒治好呢?還是不可能治癒的病況勉強去治療呢?我完全無法判斷。就算與醫生商量,他們也不是在運動治療的過程中加入指導(後來才知道,醫生沒有上過運動治療的課程)。



      接著過了幾年,我有機會在母校附近的學會發表,久違地再次見到林老師,我趁機去問候他,當天晚上便一起去吃飯。



      以此為契機,無法實踐「確實治療應該治癒、能治癒病況的運動治療法」的我,與林老師身在同一個職場執行業務,從講座、實際操作、當各種助手到學會、研討會,我幾乎每天都跟在老師身邊學習。記得見習臨床指導時,我接收到指示要替當時診斷為五十肩的患者進行保守治療,我的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該怎麼操作才好,只能往屈曲或外展方向讓患者主動及被動地活動。後來林老師喊停、接手,迅速完成評估,一轉眼就開始治療,在我還不懂老師在做什麼的時候,眼看著肩關節屈曲可動範圍逐漸增加,改善到高舉雙手也不會疼痛的狀態,患者瞬間笑開。看到這種場面,「明明都是同個患者卻……」的想法讓我感到心碎,至今仍無法忘懷。



      自己無法治癒的患者在面前被治好,面對老師這樣的技術,我深切感受到即使同樣擁有物理治療師的執照,但我與老師能提供給患者的知識、技術差距甚大。從這時候起,我就更強烈地想要變成林老師這樣的物理治療師,往後3年間一邊一起工作,一邊接受林老師親切細心的指導。



      之後我參加了骨科復健研究會(現在的骨科復健學會),顧問加藤醫師教我,身為治療師如何改善關節可動範圍、提高肌力、讓患者獲得平衡的感覺。如果改善攣縮等引起的可動範圍受限,便容易提升肌力,也容易獲得平衡。考慮到改善攣縮影響關節可動範圍的重要性,在臨床上我也鑽研起如何改善關節可動範圍。



      3年後,我又回到最早有緣分的職場。此時面對以前無法治癒的患者,在職場發揮應用這3年來學習到的知識、技術,我終於感覺自己已脫胎換骨。此外,我也努力將累積的病例轉化為學會發表以及論文發表。



      接著更進一步,以傳遞思考方式、知識、技術為宗旨,我於2002年成立茨城骨科復健研究會(茨城分部)並開始推廣,直到現在已增加了許多夥伴。



      這種環境下,聽到林老師說有執筆本書的機會,想要完成壯志的心情卻也與煩惱責任的沉重彼此交錯逼近,就這麼過了幾年。某天,在林老師與其同學──淺野教授的對話中,出現了兩位「人生中沒有寫書的打算」如此衝擊性的發言。老師似乎理所當然地什麼都會,是我擅自認為老師厲害是理所當然的。不過知道了連這麼厲害的老師也沒有寫書的打算,我便下定決心要完成本書。自此之後,在平等賦予每個人的時間裡,執行每天業務之餘,我從睡眠、休假想盡辦法擠出時間,執筆奮戰中經歷過許多執筆孤獨感、花好幾天才寫個幾行或幾頁,沒什麼進展等情況。曾聽說過即使從現在開始動筆也要花1年,而轉眼間就過了1年,到我真正著手已過了整整2年。不過林老師說「可以跟監修的我一起完成喔」,能跟林老師一邊討論一邊動筆啊,如果不這樣就永遠不會前進,跟沒動工一樣。懷抱著各種心情,總算沒有放棄,走到本書完成的這一天。



      本書是繼赤羽根良和物理治療師執筆的《肩關節攣縮的評估與運動治療》、熊谷匡晃物理治療師執筆的《髖關節攣縮的評估與運動治療》之後的系列書籍,與此同時,作為臨床實踐書籍也著重於「容易理解」、「說明具體」,統整了功能性解剖、屈曲限制、伸展限制三大重心。



      分別掌握引起膝關節攣縮的軟組織──皮膚、皮下組織、肌肉、韌帶、關節囊進行評估,列舉出腫脹浮腫管理、疼痛的考量、可動範圍的優先順序、強化肌肉收縮、強化肌力的方法、關節可動範圍受限的病況,同時也記載了具體的運動治療法。治療攣縮沒那麼簡單,不過至少能期待有助於改善情況。不僅如此,盡早將本書內容運用在治療上,應該能作為預防醫療減少攣縮,幫助病情進展。如果能以本書為契機,讓患者「不會疼痛,迅速恢復」,沒有比這更令人開心的了。



      最後請讓我介紹以往在骨科復健學會培育出這些知識、技術的代表:恩師林典雄老師、顧問加藤明教授、淺野昭裕教授、鵜飼建志准教授、岸田敏嗣物理治療師、山本昌樹物理治療師,還有以松本正知物理治療師為首的諸位理事、骨科復健學會及各分部的各位、全心全力經營茨城骨科復健研究會的豐田和典技師部長、村野勇物理治療師、各位工作人員、土浦協同醫院復健科的岡田恆夫醫師、各位職員、所有照顧過我的相關人員、患者、全心製作本書的股份有限公司運動與醫學出版社園部俊晴社長、各位職員、協助照相攝影的土浦協同醫院?原文吾物理治療師、川上裕貴物理治療師,在此向各位深深致上謝意。



      還有總是理解我笨拙之處與工作的重要性,以家族的目標協助我跨越重重難關、鼓勵我、在背後推動我,我最喜歡也是最重要的存在──我的妻子直美與兒子一優,我打從心底感謝你們。


    綜合醫院土浦協同醫院 橋本貴幸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