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你在暗中守護我(限量作者親簽版)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6264180443
翁禎翊
遠流
2024年12月27日
127.00 元
HK$ 127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4180443
叢書系列:
綠蠹魚
規格:平裝 / 264頁 / 14.8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綠蠹魚
分
類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同
類
書
推
薦
遇見有時(簡體書)
我和一枝筆在路上 3
茶館與短篇作品集
野火集(傳奇經典版)
重回舊地
內
容
簡
介
成為法官的作家——翁禎翊最新散文集
「都是我捫心自問,我有多在乎他們的人生?」
?
「有些人得到尊敬,是因為身上那件袍子。也有些人,是因為脫下袍子以後,有一顆願意為另一個人想更多、想更遠的心。」
「記得每個走進你法庭的人。」
?
「你們和我交換了人生。」
?
翁禎翊在本書寫下自己從法律系學生成為法官的歷程。他記得生命中每個守護過他的人,正式成為法官之後,他也想守護每個走進法庭的人,即使彼此交會的時間宛如人生一瞬。
?
「每一個當事人來到法庭,可能只和我們說十幾分鐘,大不了幾十分鐘的話,但這短短的時間,都是我捫心自問,我有多在乎他們的人生。」「在乎」二字說來容易,其實非常困難。法庭上翁禎翊每一次面對的,都是帶著過去而來,此刻與他錯身,又要把現在帶到未來的每一個他們。
?
「任何一個法官,一定都能說出自己所見到,傷心程度不下於我、甚至遠遠超過的案子。這就是我們的日常,不是熱播的臺劇韓劇,一集不會只有一樁案件。」隨著翁禎翊的視角,我們看到法官的高壓生活,也看盡人性複雜黑暗的一面。當初行星般的少年,靠著反射別人的光芒而閃閃發亮,但坦露法袍下的真心,讓此刻的他逐漸發出恆星的溫暖光芒。
?
◎本書版稅全數捐贈「台灣冤獄平反協會」
各界推薦
這是一本「他者之書」,散文裡的「我」是一個在乎這些他者的守望者:我觀測、我記錄、並回頭校準自己觀看人生的角度和座標。——謝凱特
?
對於法庭上的當事人,他希望越界犯錯的他們不再回眸,雖說是告別各自珍重,但其實每一個踏入法庭的生命,始終牽繫著法官藍袍下的心。——張瑜鳳
張瑜鳳(法官、「章魚法官來說法」專欄作者)、謝凱特(作家)——專文推薦
?
吳睿哲(圖像創作者)、莊智翔(律師、司律考試補教名師鍾禾)、張嘉真(作家)、劉珞亦(法律白話文運動社群總監)、蔡欣純(作家)——好評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
物理課本上的三稜鏡,把一道白色的光色散為一連續的七彩光譜——或許我們可以這樣閱讀——《你在暗中守護我》作為一道光,禎翊作三稜鏡,將求學、服役、執業的日常拆解成一連串的切片。這些切片獨立觀察,都是一道道誠實且真的光,各自有各自的色度與明度,各自有光澤。——吳睿哲(圖像創作者)
?
人們對於「法律人」充滿想像與期待,因為他們看到了「法律」,卻忘記我們其實也是「人」。禎翊筆下的故事,提醒著我們就跟一般人一樣:會經歷青春、戀愛與友情等芝麻瑣事。在我們的人生故事裡,描繪出心裡所期待的法律。——莊智翔(律師、司律考試補教名師鍾禾)
?
禎翊讓我想起五月天〈後青春期的詩〉裡那一句念白,然後呢?一起走吧。那個瞬間,我明明與他沒有共享過任何事物,我也相信「然後」與「一起」能夠緊緊被他的文字牽連起來,抵達未來。——張嘉真(作家)
?
我喜歡〈懂得害怕〉中的那句:「法律只學會了一點點,拒絕則完全沒學會」。面對許多法律案件時,知識和勇氣往往交錯且難解,即使我們好像知道什麼「應該」或是「不應該」,但總在理解他人後,往往變得掙扎。希望能隨著這本書,隨著禎翊去感受那些掙扎,理解人對責任的恐懼與關愛,宛如靜謐的光芒,照亮我們每個「不忍拒絕」的柔軟瞬間。——劉珞亦(法律白話文運動社群總監)
?
處在以職人書寫博眼球的時代,禎翊卻不炫耀身分,更拒絕得以爆流量漲粉的奇觀。他以謹慎誠懇的手勢,脫下法袍現身,將職稱還原成個人。原來禎翊也會偷羨慕別人、並時常半夜emo……明明是社經地位崇高的法官,卻不賣弄天才身姿,偏要袒露脆弱善感的心。那顆心何其珍貴,願文學之神一路與禎翊相伴,守護夜空中明亮澄澈之星。——蔡欣純(作家)
?
目
錄
推薦序? 衛星的光╱謝凱特
推薦序? 三段人生╱張瑜鳳
?
輯一? 日光節約時間
午後包廂
日光節約時間
雨聲
首爾晚安
海洋調香
美麗的消耗
國道之夜
天黑
?
輯二? 成為法律人之前
懂得害怕
感到後悔
學期結束
傷心的模樣
最後一天
大麻少年
最嚴厲的處罰
逮捕之後請讓我打一通電話
畢業之後我們都成為平凡的大人
我們能有多少同情
世界的背面
?
輯三 整個宇宙的寂寞
不過就是愛
名字
告訴你我今天的事
在場證明——懷念吳岱穎老師
邱老師再見
與臺南市無關的臺南故事
氣味
整個宇宙的寂寞
?
輯四 你在暗中守護我
平安抵達
借我一段有你的時光
記得我、記得他
如果沒有你,我不會成為夠好的法官
這裡已經天亮
洗車
我在暗中守護你
你在暗中守護我
?
後記? 恆星一樣的大人
?
?
序
推薦序
衛星的光
謝凱特(作家)
?
影集《絕命律師》(Better Call Saul)有一幕在我腦海中打轉甚久:被哥哥查克設計而失去律師身分的主角吉米,在一場恢復律師資格的聽證會上,吉米自陳沒有準備任何聲明或懺悔的稿件,反而拿出一封查克過世前所寫下的信,信中訴及兄弟之情是如何深厚,而後又如何相愛相殺的過程。讀到一半,吉米哽咽不語,突然意識到再也沒有辦法讀下去,對庭上的幾位委員說這是屬於他跟哥哥之間最珍貴的事物,不該另作他用、以此做為滔滔雄辯、打動人心只為取回律師身分的工具。「我成為律師是因為我哥哥查克,可是我沒有像他那樣聰明、那樣受人尊敬,我永遠沒有辦法像他那樣好,但我可以試,如果我恢復律師資格,我會以我們兄弟的麥吉爾之姓,重建律師界的名聲。」
聽完這樣的陳述,在場所有人(包括螢幕外追劇的我)莫不眼眶泛淚,步出庭外的吉米讚嘆自己的演說技巧了得,方才的深切全部拋諸腦後。當然,他如願取回律師資格,同時也向辦事人員要了一份改名申請書,該改自己的姓名,成為劇名的「Saul Goodman」。
許多人看到這一幕必然傻眼,就如同吉米的伴侶金在一旁的表情從喜悅掉到錯愕而不知所以,評論吉米在會議上看似真摯但句句都是演技了得的違心之論。然而,我總有一點點困惑於這麼決絕的論斷:兄弟之情,愛妒之恨,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若問吉米在讀查克的信件之際是否想到了什麼而在心裡激起漣漪,肯定是有的。
文字話語幾分假幾分真,動用真情,目的未必是情感本身。寫與不寫?為何而寫?這是身為寫作者如我看到這個片段後對文學最深的反省。然而在法庭上,一個人說了什麼?沒說的是什麼?辨明話語裡的真偽,接著忖度這麼說的理由又是什麼?那又是一場關於訴說之中真實與虛構的論證,但如禎翊自己所說:「每一個當事人來到法庭,可能只跟我們說幾十分鐘的話,但這短短的時間,都是我捫心自問,我有多在乎他們的人生。」
「在乎」二字說來容易,其實非常困難。禎翊每一次面對的,都是帶著過去而來,此刻與他錯身,又要把現在帶到未來的每一個他們。
如此看來,《你在暗中守護我》是一本「他者之書」,散文裡的「我」是一個在乎這些他者的守望者:我觀測、我記錄、並回頭校準自己觀看人生的角度和座標。
善於捕捉人際在關鍵一瞬交會,如星體軌跡重合而燦爛一刻,此後或許黯淡、偏離軌跡、不見蹤影。或者星與星之間再度靠近,彼此輝映,看出變化,禎翊的寫作特色和觀察一直都是細微而明亮的。而且幾次和禎翊見面,交換生活近況,也不難猜測他因為法律人生涯而在寫作這件事情上走進下一個「感光」的階段。這次像是從星群當中往後退了一排,變成一顆衛星的位置,反射他者之光。
他者是散文的下一個核心,意味著世界並不只充滿了主觀的我。
從前作《行星燦爛的時候》到本作《你在暗中守護我》,那份年輕未定義、充滿可能的氣味和稜角少了一點,取而代之的是矛盾、反覆、不那麼言之鑿鑿。我數度在行文間讀到深沉低吟的句子、對生命剛硬的提問給予猶疑的回答,不外也是一種溫柔。
我們可以在輯一「日光節約時間」得知那些曾經出現過的人們,再度被作者回望、回傳光年以外的消息;在輯二「成為法律人之前」讀到案例的單純對比現場人心的複雜不可探;在輯三「整個宇宙的寂寞」裡那些傷逝和追憶開始有了重量,嗅到半熟大人的氣韻;在輯四「你在暗中守護我」看見的,卻是因為世事難全,因此有了為他人著想體貼的心。文字裡的他者多了一點,敘述者我的眷戀、傾慕、愛憎少了一點,這裡的「少」並非減損文字質地和韻味,反而是種不容易的節制與拿捏,呈現的是作者如何在與其他人之間因緣際會、交換人生時,他專心看顧並反映繁星的光面與暗面。
我想起卡夫卡小說《在律法門前》寫的是法律之門看似為向人開啟,從中透出永不熄滅的光芒,實則層層廳堂和守衛拒人於門外。也許,法並不在門內,法律就是那扇門,法律人遂是那守衛,守衛一念之間決定門外之人將在門外傻傻苦候一份公平義理,或是在此門之外有轉圜之處。然而禎翊是說故事能手,小說的手法建構在散文本就澄澈訴說的風格基底,感性的觸角讓本來是非分明的律法多了一隅餘地。那就是我所認知(但沒有真的跟他說過)的他:一個「理性的emo仔」——本質還是傷感的,也自知容易傷感,偏要以理智為韁繩;但也因為容易傷感,容易同情,所以寫得出〈大麻少年〉、〈最嚴厲的處罰〉、〈如果沒有你,我不會成為夠好的法官〉,以及〈我在暗中守護你〉這些得其情且哀矜的文字。在法的門外,他給予這些一面之緣的他者最後一次送別,希望彼此轉身之後,能在各自的宇宙安好,不再相見。
然而,每當我讀到書中某些句子時,我都不免想著,這不單單是敘事,也是在他凝視敘事之後所捕捉到或體悟到的,那更深層的,共通的隱喻:
「有些人得到尊敬,是因為身上那件袍子。也有些人,是因為脫下袍子以後,有一顆願意為另一個人想更多、想更遠的心。」
「記得每個走進你法庭的人。」
「你們和我交換了人生。」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