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老師想起來了!

老師想起來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594391
薩賓娜.科洛雷多
楊雨樵
大塊文化
2025年1月02日
140.00  元
HK$ 112  






ISBN:9786267594391
  • 叢書系列:image3
  • 規格:精裝 / 32頁 / 21 x 25.77 x 0.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image3


  • 生活風格 > 圖文書/繪本 > 華文圖文書/繪本











      ?當老師沒有了學生的的時候,她能前往什麼冒險?有什麼意義?

      ?義大利兒童文學名家——Sabina Colloredo——最後留給世界的故事

      ?隨書附贈精美DM海報



      從前從前,有一位老師沒有班級可以教了。

      她踏上了旅程,來到一座濱海的小鎮。

      「這裡有我可以教的班級嗎?」她問了一位漁夫。

      「應該沒有喔!」他微笑著說,「我們這地方,小孩子不去上學,而是去捕魚!」

      他向她指了指學校,老師看到漁網被鋪開在課桌椅上晾乾。



      接著,她去了由岩石和雪蓮構成的山上,

      去了教室荒蕪的城市,但她還是到處都找不到她的班級。



      而這位老師選擇繼續前進,展開了一場只有她能前往的旅程,

      「即使我只遇到一個想學習的孩子,」她對自己說,「我也會是他的老師。」



      過了很多很多年。老師尋訪了半個世界。

      但是終於,她忘了自己為什麼展開旅程??



      她還會再想起來嗎?

      她還會找到自己的學生嗎?



      義大利兒童文學名家,薩賓娜.科洛雷多(Sabina Colloredo)以非常輕巧的文字,講述了一個關於教學的「冒險」故事。這場冒險在瑟琳娜.馬比利亞(Serena Mabilia)淡雅的筆觸之下,緩緩地散射「教學熱誠」的柔光,照亮了書中「學生都不見了」的世界。在這兩位作者的合作之下,一般來說讓人容易感覺生硬的「教學」、「教育」主題,有了一股驚喜的詩意與彈性。



      《老師想起來了!》,由民間譚專家�藝術家�教師 楊雨樵 翻譯,獻給所有發自內心陪伴、守護學生成長的老師。



    師心推薦



      郭怡慧 作家�教師

      潘如玲 作家�教師

      劉安婷 為台灣而教 創辦人暨董事長

      歐陽立中 「Life不下課」主持人

      (依姓名筆畫排序)



      「要如何感謝一位老師,感謝她為班級所做的一切呢?那就為她講述一個故事吧!一個專門為她量身打造的故事。」——《老師想起來了!》 作者? 薩賓娜.科洛雷多


     









    世界的塵埃,將人的五官勾勒出教師的臉




      某日在高鐵上,有一位年約四十的外國人和我搭話,對方來自哥斯大黎加,想要在離開台灣之前,去看一看台灣的海。我們一邊滑動手機上的地圖,一邊聊天。這人說自己很少單純為了旅遊出國,多半是因工作出國,順便去旅遊。每次的旅程必定包含該國的海濱。「海都一樣,海都不一樣,這很有趣。」



      對此,我既想到杉本博司的攝影系列《海景》,也想到安野光雅的《旅之繪本》。凝視著照片或圖畫,愈看愈進去。隨著我觀看的時間變長;隨著我閱讀的次數變多,這兩本書中有愈來愈多東西被我辨識出來,同時,裡面的空隙——物件與物件、元素與元素之間的,非常細微的空隙——也在我的眼中益發增加。由於這些無所不在的空隙,我發現這些影像(image)裡面充滿了世界的塵埃:那些滴、光、霧、草、磚、髮??都是攜帶著世界的一小部分的塵埃。它們以特定的形式堆疊在書上,漸漸逼近成攝影集或繪本,它們也以特定的形式堆疊在人類的五官上——正如各種海的塵埃,也堆疊在那哥斯大黎加人的五官上——而漸漸勾勒出一張新的臉。



      我自己原本是一位全職的藝術家,以人類的日常語言和口傳文學為核心進行創作與表演。2019-2020年開始,我進到了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教學藝術家行列,開始具有「老師」的身份。幾年下來,在面對從國小到大學各式各樣不同背景的學生時,我一直都想著:學生對我教的東西有興趣嗎?這些學生是我的學生嗎?我是適合他們的老師嗎?一邊抱持著這些疑問,我繼續我的創作,並且在國內外各式各樣的場景結識了各種人:形形色色的塵埃落在我的五官上,落在我的視野、我的綜合感官體驗中。於是我慢慢理解,我所知道的、熱愛的種種資訊與知識,其實有好多種講述的方式,甚至不是講述,而是肢體與聲響的表達;甚至不是肢體與聲響,而是更基礎的景象與氛圍。我一邊轉換著、變形著我在「知識傳遞過程」中的身體,一邊所謂的「老師的模樣」似乎隱約在自己身上閃現。



      這個「老師的模樣」並不是當初我想像的模樣,正如在《老師想起來了!》這個繪本中,裡面的主角當初其實想像著學生的模樣,課堂的模樣,「教育」的模樣,但卻四處找不到符合自己想像的對象。作者設計了「真實存在的孩子們去到了別的地方」此一情節,來說明主角的困境。直到主角(如同我們)展開旅程,世界的塵埃不均勻地、不可預期地點灑在我們的五官上時,我們才慢慢被勾勒出一張並非計畫之內的的臉——老師的臉。而第一時間見證這點的,並非我們自己,而是孩子——大喊「我們是一個班級了!」的孩子。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