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還珠樓主:青城十九俠(共12本)

還珠樓主:青城十九俠(共12本)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464984
還珠樓主
風雲時代
2025年2月10日
1280.00  元
HK$ 1088  






ISBN:9786267464984
  • 叢書系列:套書專賣店系列
  • 規格:平裝 / 3840頁 / 16.3 x 23 x 2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套書專賣店系列


  • 文學小說 > 歷史/武俠小說 > 其他武俠小說











      深刻影響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大家 北派五大家之奇幻仙俠派 還珠樓主

      《青城十九城》與《蜀山劍俠傳》並列為還珠樓主的巔峰之作

      古龍、金庸、梁羽生、溫瑞安,均受還珠樓主影響頗深,堪稱新派武俠小說的鼻祖



      「我的小說創作深受還珠樓主的影響和滋養。」──金庸



      「還珠的作品我是必讀的。還珠樓主是浪漫派,其想像力之豐富,時至今日,恐怕還是無人能與之比肩。」──梁羽生



      「還珠樓主是才氣縱橫、博聞強記的天才作家。他的作品都是海闊天空、任意所致、雄奇瑰麗、變化莫測的……這種寫作的方式,一直在武俠小說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還珠樓主李壽民也因此成為承先啟後、開宗立派的一代大師。」──古龍



      名家推薦:著名文化評論家 陳曉林�著名武俠評論家 林保淳

      被喻為「現代武俠小說之王」的還珠樓主

      開創了亙古未有的奇幻天地

      青城山優美的傳說故事及壯麗景色

      幻化為青城十九俠雄奇瑰麗的武俠世界



      《青城十九俠》藉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的山川景物和當地民族生活為背景,記敘清初青城派劍仙的眾弟子羅鷺、裘元、虞南綺、狄勝男、狄勿暴、紀異、呂靈姑、楊永、楊映雪、紀登、陶鈞、楊翊、陳太真、呼延顯、尤璜、方環、司明、塗雷、顏虎等十九人煉劍、行道誅邪、開創青城派的武俠故事。



      ◎套書明細:

      (1)驚逢錦蛟

      (2)魔宮風暴

      (3)慧劍斷情

      (4)煙雲往事

      (5)群雄盛宴

      (6)潛蛟破壁

      (7)奇寶輝騰

      (8)生死一髮

      (9)神光降魔

      (10)誓結三生

      (11)生死纏綿

      (12)往事如煙(大結局)



      一《驚逢錦蛟》內文簡介:

      少年羅鷺生具異稟,膽力過人,深覺書生無法報國,報名師苦練武藝,贏得俠士雅號。一日與表哥裘友仁同遊青城山,精於星相占卜的長生宮觀主認為羅鷺身俱仙骨,機緣遇合之下,必能成為劍仙俠客;然裘友仁家中人卻會有災難。羅鷺自幼與友仁之妹芷仙訂親,豈料在好事將近之時,發生怪事。一陣古怪大風之後,轎中的芷仙竟消失無蹤!羅鷺痛心之下,棄家修道……



      二《魔宮風暴》內文簡介:

      裘友仁在其妹芷仙失蹤之後,雖傷心卻也無奈,後得一子,名裘元。在羅鷺出外修道後返家,曾預言裘元仙根深厚,日後成就定比自己高。果然裘元仙緣極深,經歷一番波折,不但得以成為矮叟朱梅朱真人之徒,更與法寶極多的虞南綺結緣,共同修練。只是自幼與裘元一同長大的表兄甄濟,卻因心性不堅,誤入邪道,竟受奸人指使,傷害裘元……



      三《慧劍斷情》內文簡介:

      紀異追尋銀燕玄兒,在天琴壑中遇見兩位女子,身材一高一矮,矮的一個相貌奇醜。姊妹二人以前本不在此修道,只因年輕氣盛,誤傷許多生命,犯了師門家法,受了重譴,被師父罰在這天琴壑地洞之內,負罪虔修,不見外人,已是好些年了。當初長女與醜女的師父用七情索鎮心柱將姐妹二人鎮在這裡,曾說她老人家到時不親身來放,仍須假手外人。豈料這外人竟是紀異!



      四《煙雲往事》內文簡介:

      黃潛武功已成,師父明夷子命其下山行道。黃潛欲先前往京城尋昔日對其有恩的姑父,才一出山到了城鎮,便見四民疾首蹙額,憔悴呻吟,彷彿災厄甚重。細一打聽,才知奸逆閹豎權勢日重一日,鬧得人民敢怒而不敢言。這日,黃潛走到京城顏家舊宅,宅已易主數年。一問顏家蹤跡,人都掩耳疾走,不敢聞對。後遇見一個賣零食的老年小販,不等黃潛再問,便大驚失色,拉向僻靜之處,說了顏家遭禍之事,並說:「公子怎還到此尋他?如被他們知道,那還有命?趁無人知,快逃出京城為妙。」黃潛聞言,不由悲憤填膺,如非這多年涵養功深,幾乎當時便要尋閹狗一拚死活!



      五《群雄盛宴》內文簡介:

      靈姑還沒繞到峰後,忽聽笑語之聲漸近。循聲一注視,峰腰上樹林之中燈火繁密,人聲甚是嘈雜。經行之處漸高,相隔上面不過二三十丈遠近,知是大寨有人聚飲。起初因只想見張鴻一探虛實,事越隱秘越好。憑自己的本領,一則眾寡不敵,二則尹、顧等人本領高強,耳目靈敏。意欲側面下手;或是從別的村人口中偷聽;或是擒一個乏手,拉入僻處逼問下落。未敢冒昧逕入大寨窺探。此時身一臨近,不由氣力一壯。暗忖:「不入虎穴,怎得虎子?這般深夜還在轟飲,弄巧張叔父也在其內,何必捨近求遠?」當下掩藏著由樹林之中往上走去。餚酒蒸騰,笑飲方酣,席前上酒端菜的下人絡繹往來不絕。靈姑藏處恰在屋外一座假山後,地既隱秘,看得又真。一見張鴻不在,疑是遭害或已被困,不由又驚又怒。



      六《潛蛟破壁》內文簡介:

      老苗婆用手中鐵錘在壁間又打了一陣,聞得裡面有了響聲,知道這壁中藏蛟業已激怒,擊壁愈猛,口裡更發出各種怪嘯。她此來為報白日之仇,蓄著滿腔怨毒。雖然明知那蛟厲害,一旦破壁衝出,自己性命也是難保,無如蘊毒已深,非止一日,全寨不分漢人與苗民,俱認成她的仇敵,必欲致死為快。惟恐石壁堅厚,蛟攻不出,不但不退,反而冒著奇險,加緊怪叫亂打。靈姑見那苗婆形似瘋狂,又不時回首戟指,獠牙突伸,作詛咒狀,知她不懷好意,側耳一聽,壁中撞聲愈來愈猛。壁上零石逐漸墜落,石壁也似在那裡晃動。料定壁中之物非妖即怪,否則便是妖巫邪法。靈姑方要飛身下去喝止,忽聽苗人急喊之聲,樹林內飛也似跑出一男一女。男的手持腰刀,口中高喊,似在喝阻苗婆!



      七《奇寶輝騰》內文簡介:

      原本跟隨靈姑的通靈鸚鵡半途失蹤未歸,靈姑一行人尋尋覓覓,後在一洞中發現落於幾名女子手中,牛子與鹿加奮力奪回。靈姑自鸚鵡口中得知,洞主原是個好採補之術且無惡不作的妖人,後遇見一位劍仙,悔悟前非,逃來此山,並發願治好受他之害的女子們。

      鸚鵡原是別了靈姑,空中飛行,巧遇妖人正在下面。妖人看出牠是靈鳥,用妖法將牠攝了回去,意欲收服。不想鳥性甚烈,一連數日不進飲食。鸚鵡連日聽他師徒說話,知妖人業已洗心革面,從此不再為非。待等醫好眾女,便去雪山投師,尋求正果。鸚鵡最後並對靈姑說道:「主人你身有至寶,慢說妖人決不敢來,就來也不怕他。如不放心,可在夜裡將飛刀放出老遠,在附近空中飛繞數十周,他必不知深淺,以為這裡有了厲害對頭,邪正不能並容,弄巧還許就此嚇跑了呢!」



      八《生死一髮》內文簡介:

      靈姑雖已為鄭顛仙的記名弟子,卻因捨不得離開老父,因此尚未入仙門。豈料一日外出採集山糧,突覺心情煩躁,莫非父親出事?急急趕回,回程即遇父親已躺倒地上,受傷不輕……呂偉告知仇人乃是川峽所遇的毛霸,似乎已被一路過的女劍仙誅殺。仙人並留下柬帖及靈藥,囑其回洞後再看。豈料靈姑拆信看後,登時悲急交加,連連哽咽。王妻旁觀者清,悄對靈姑道:「事已至此,除遵仙人之命行事,別無他策……」接過靈藥,親手餵給呂偉。呂偉藥入嘴後,猛然一股異香直透腦際,耳邊似聽女兒喊了一聲,雙目一合,便已昏迷不省人事。王妻雖知呂偉服藥之後必然長眠,但想不到如此快法。靈姑心神巨創,痛不欲生,只盼能多看父親幾眼,待子時,照仙人所說埋葬……



      九《神光降魔》內文簡介:

      廟裡的魯老道爺已然閉關入定,將廟傳給大徒弟卞明德。突有一頭陀前來,聲言他極愛這廟前風光,江裡又有水怪,非他不能除去,意欲接收廟產,道士想不讓也不行。原來這廝乃是西崑崙二惡之一,名叫赤隆兒瓜,外號金獅神佛。彩蓉曾險些遭他劫去,雖被妖鬼困住,但後其師兄麻頭鬼王趕來救走,由此結下深仇。而那金獅神佛先前無意中遇見金船,當時便想攔截。然船上有廣成子仙法妙用,他無法制得住,只得退下,覓地將養。傷癒後,斷定金船是前古無主異寶,心終不死,順著金船去路追尋下落。日前他尋到川峽,辨別寶氣,查出船沉江心水眼以內。因上次吃過苦頭,知頗有仙法禁制,不是隨便可以收取。意欲將江神廟買去,設下法壇,用那惡毒的大力金剛神法將船取走……



      十《誓結三生》內文簡介:

      超群因對秋雲情深愛重,一心專注,只盼攜手同歸,竟忘了此來使命,被秋雲一說,猛然提醒。桑仙姥忌刻情薄,對己此行期望甚切,秋雲在她只是附帶公文,寸功未立,只將心愛的人帶回,照她平日為人行事,休說自己討不了好,連秋雲也必不見容。超群略為盤算一番,對秋雲表示,桑仙姥曾料到敵人厲害,除給了他三支木箭外,另還傳有臨難脫身之法。就此回去,決不寬容,但盼能夠暗中得手最好,如被警覺,說不得只好一拚了……



      十一《生死纏綿》內文簡介:

      裘友仁夫妻因見愛子飛行絕跡,非常驚異,都當他已是神仙一流,以為且退谷不過深山路險,常人步行尚能勉力尋去,何況愛子是有道行法力的人。知道媳婦也是神仙中人,惟恐南綺尋愛子一同他去,此別不知何年始能再見。如將媳婦留住,愛子必定回轉。然而南綺在裘家住了兩日,見裘元仍未回。心想:裘元甚愛自己,在家中尚恐自己生氣或走失,放心不下,怎會被朋友久留不回?以往日為人和平日夫妻情份,斷無如此荒唐。越想越覺不妙,深悔不該心軟,到時不先追蹤趕往,平白耽誤了兩日。萬一出什差錯,如何是好?南綺心亂如麻,心料裘元不出事則已,一出事便是凶多吉少……



      十二《往事如煙》(大結局)內文簡介:

      梅英與林安當年因受妖人暗算而結下情緣,女的本欲委身相從,只圖永好。林安卻因乃師遺命,只要能永保元真,不為情慾所累,再過一甲子便有機會成道,否則,便須再轉一劫。林安為此逃往雪山隱起,不料不久便被梅英發覺尋去,責以負心之咎。此時林安不知梅英也是中邪纔有此事,心還鄙薄,只因天性忠厚,又因救命之恩,不願使其難堪,重又逃脫。梅英偏是情絲牢繫,依然苦苦搜尋。接連幾次過去,均被林安逃脫,除第一次見面談了幾句外,以後更是望影先逃,這些話一句也未得出口……



      「還珠樓主運用他那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把武俠小說帶入了一個劍仙幽幻的境界,他那極為深厚的國學底子、浩瀚千變的文字能力,對道、釋、儒哲思糅合的獨到見解,無論寫景造境,敘物述人,文采繁富典麗,奇詭紛陳,每有精彩的描寫,奇句妙造,令人感覺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讀來真要屏息凝神,一氣呵成,又嘆為觀止,匪夷所思。」──溫瑞安


     





    青城十九俠(一) 驚逢錦蛟 ?

    推薦序 「劍仙」還珠樓主 (《武俠小說史話》作者林遙)

    第一章 天外飛來

    第二章 童殲異獸

    第三章 初結仙猿

    第四章 古洞奇珍

    第五章 鐵硯峰前

    第六章 驚逢錦蛟



    ?





    推薦序



    「劍仙」還珠樓主?? 《武俠小說史話》作者 林遙


    ?????????????????????????????????????????????????????????????????????????????????????? ?

      中國的武俠小說發展到二十世紀三○年代,創作的中心開始由南方轉移至北方的京津地區,遂有「北派五大家」的稱呼出現。這其中產生巨大影響的,當屬以「奇幻仙俠派」別開武俠生面的還珠樓主。



      還珠樓主在筆下開創了世界上亙古未有、異想天開的奇幻世界:



      關於自然現象者,海可煮之沸,地可掀之翻,山可役之走,人可化為獸,天可隱滅無跡,陸可沉落無形,以及其他等等;



      關於故事的境界者,天外還有天,地底還有地,水下還有湖沼,石心還有精舍,以及其他等等;



      對於生命的看法,靈魂可以離體,身外可以化身,借屍可以復活,自殺可以逃命,修煉可以長生,仙家卻有死劫,以及其他等等;



      關於生活方面者,不食可以無饑,不衣可以無寒,行路可縮萬里成尺寸,談笑可由地室送天庭,以及其他等等;



      關於戰鬥方面者,風霜水雪冰、日月星氣雲、金木水火土、雷電聲光磁,都有精英可以收攝,煉成功各種兇殺利器,相生相剋,以攻以守,藏可納之於懷,發而威力大到不可思議。



      還珠樓主(一九○二至一九六一),原名李善基,後改名李壽民,四川長壽人。他出身於書香門第,祖上世代簪纓,其父李元甫曾於光緒年間在蘇州做官,由於不滿官場黑暗,後辭官還鄉,靠教私塾為生。在父親的悉心教導下,李壽民從小便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文學積澱頗豐。三歲伊始,李壽民讀書習字;到了五歲,已能吟詩作文;七歲時,已能寫下丈許楹聯;年方九歲,因一篇洋洋五千言的《「一」字論》,在鄉里有神童之稱。李壽民生平興趣廣泛,頗務雜學,於諸子百家、佛典道藏、醫卜星相無所不窺、無所不曉,堪稱奇才。



      李壽民的人生經歷,跌宕曲折,傳奇色彩十分濃厚。十歲時,他在塾師「王二爺」的帶領下多次登上峨嵋和青城。李壽民後曾在日記中反覆提到「三上峨嵋,四登青城」的所見及體悟。李壽民的塾師「王二爺」與一般腐儒不同,不僅能如數家珍地即興解說掌故,還曾帶他前往峨嵋仙峰寺,拜見了一名精通氣功的和尚,此後堅持鍛煉,從未間斷。



      峨嵋山、青城山優美的傳說故事,層巒疊嶂、千姿百態的壯麗景色,使童年的李壽民流連忘返,這種生活和經歷,也為他後來的作品《蜀山劍俠傳》和《青城十九俠》提供了豐富的創作源泉。



      李壽民少年喪父,家道中落,隨母親投親蘇州,後移居天津,先後做過軍中幕僚、郵政局職員、報紙編輯等職務。



      李壽民的愛情婚姻的經歷也非常不平凡。李壽民夫人孫經洵,父親是大中銀行董事長孫仲山。



      一九二八年,李壽民經友人介紹,擔任天津警備總司令傅作義的中文秘書,彼時留英歸國的英文秘書段茂瀾和他興趣相投、十分要好。段茂瀾不久擔任天津電話局局長,邀請李壽民做他的秘書,李壽民應邀而去。一九二九年春,李壽民業餘時間兼職在孫仲山家中做家庭教師。二小姐孫經洵與這位比她大六歲的家庭教師相愛。得知此事後,孫仲山大怒,他將李壽民辭退,並嚴斥孫經洵,孫經洵憤而離家。孫仲山藉「拐帶良家婦女」之名,把李壽民送進監獄。開庭審理過程中,孫經洵出人意料地出現在旁聽席上,氣宇軒昂地表示婚姻自主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李壽民因判無罪釋放。



      一九三二年二月五日,李壽民與孫經洵舉行婚禮,彼時,他已開筆創作《蜀山劍俠傳》,寫完十二回,恰巧友人唐魯孫臨時代理《天風報》社務,力促李壽民將書稿交由《天風報》連載發表,李壽民答應下來,開始以還珠樓主為筆名,撰寫《蜀山劍俠傳》。



      還珠樓主筆名的來歷,與李壽民的初戀有關。少年時期,李壽民曾在蘇州認識了比他年長三歲的姑娘文珠,兩人正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嗣後感情漸生,彼此不離形影。十六歲時,李壽民意識到自己正處於初戀中。然而由於家境所迫,李壽民當時要北上天津謀生,後來兩人只能以書信往來。不想天意弄人,變故無常,文珠誤入風塵,從此杳無音訊,李壽民精神上受到創痛。婚後的李壽民還會偶爾提起文珠,夫人孫經洵聽後,對文珠的遭遇深感同情,建議他以還珠樓主為筆名,取唐代詩人張籍《節婦吟》「還君明珠雙淚垂」詩意,以此紀念文珠。



      《蜀山劍俠傳》在《天風報》一經刊出,大受讀者歡迎,《天風報》發行量成倍增長,李壽民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名聲越寫越大。



      《蜀山劍俠傳》寫於「九一八」事變後不久,開篇以愛國情懷為基調。全書第一集第一回的第一位出場人物,是一名鬚髮全白的半百老人,他立於舟上,慨歎道:「哪堪故國回首月明中!如此江山,何時才能返吾家故物啊!」哀感之情,溢於言表。



      多年後,談及《蜀山劍俠傳》的創作歷程時,李壽民寫道:「第以稗官雖屬小道,立言貴有寄託,涉筆不慎,往往影響世道人心,故於荒唐事蹟之中,輒寓愛國孝親之旨。」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後,李壽民因為子女眾多,滯留北平,以寫小說為生。一九四二年二月,時任中央廣播協會會長的周大文(原北平市市長)邀請李壽民擔任偽職,李壽民為之拒絕,於是被冠以「涉嫌重慶分子」的罪名抓到憲兵隊,遭受鞭打、灌涼水甚至往眼睛揉辣椒麵等種種酷刑。然而李壽民始終不肯屈服,經過七十天的煎熬,終於在社會人士的保釋下出獄。這一次酷刑折磨,李壽民視力大損,不能親自執筆,只好請秘書筆錄由他口授的文字。李壽民踱步屋中,指天畫地,滔滔而談,逐步構築起自成一家的「劍仙世界」。



      此後,李壽民的小說開始由報紙連載轉向大規模結集出書,《蜀山劍俠傳》、《青城十九俠》等作品相繼出版,在全國範圍內風靡一時。「還珠熱」在上海灘一度風行,《蜀山劍俠傳》每本印數達到上萬,仍滿足不了市場銷售,位於西藏路遠東飯店附近的一個小書攤,上午剛放出十餘本,下午即告售罄。



      新中國成立後,李壽民不再繼續從事武俠小說創作。一九五一年五月,完成其第三十四部武俠小說《黑森林》後,李壽民宣佈「放棄武俠舊作」。在隨後出版的《獨手丐》的卷首前言中,他公開檢討自己二十多年來所寫「是那麼低級和內容空虛」,並表示「將銷行二十年、在舊小說中銷路最廣、讀者最多、歷時二十年而不衰、能夠顧我全家生活的《蜀山》、《青城》等帶有神怪性的武俠小說,在當局並未禁止的環境之下,毅然停止續作」。



      《蜀山劍俠傳》這部五百萬字的曠世奇作就此戛然而止,全書的「峨嵋三次鬥劍」和「道家四九重劫」等故事的高潮部分並未出現,關係著正與邪之間的大決戰結局如何終成懸案。



      放棄武俠小說寫作後,李壽民轉職成為一名京劇編導,編寫戲曲劇本。一九五五年,李壽民在《北京日報》第三版刊登了《一個荒誕、神怪小說製造者的自白》,對自己的過去做了反省和批判,文中說:「我所寫的這些所謂『武俠』的荒誕小說,內容都是憑空捏造的,也都是具有反動本質的。在這些書裡,有的是亂打亂殺,有的是恐怖殘忍,其中也夾雜一些色情淫亂的成分。這實際上替資產階級、封建地主階級作了宣傳品……今天回想過去我寫的那些壞書和它們對讀者的毒害,我真不寒而慄,日夜不安。我願意努力改造自己,盡自己的力量,多寫一些通俗讀物和劇本,多為人民作些事情,以贖我從前造下的罪愆。」



      一九五六年春天,李壽民托人將自己寫的歷史小說《岳飛傳》帶往香港出版。一九五七年「整風運動」開始後,李壽民發表了歷史武俠小說《劇孟》,在「內容提要」中特別注明,此書「沒有舊劍俠小說的荒誕」。然而「反右運動」旋即展開,武俠小說再遭批判。一九五八年三月,《讀書》雜誌發表文章,抨擊此書為「滿紙荒唐言,一套騙人語」,作者寫道:



      有一個中學的一部分學生因為互相借閱武俠小說而結合成一個集團,武俠小說中個人英雄主義的腐化思想,把這些青少年的思想毒害得和社會主義現實生活格格不入,這個小集團最後竟變成了反黨小集團!



      《評還珠樓主的武俠小說〈劇孟〉》一文,從《蜀山劍俠傳》一路批到《劇孟》。一九五八年六月,李壽民讀此文後默然不語,次日凌晨即突發腦溢血,由此輾轉病榻兩年有餘。



      病榻上的李壽民萌生了創作歷史小說《杜甫》的念頭,一九六○年二月,他躺在床上,開始口授,到一九六一年二月十八日,《杜甫》初稿完成,共十一回,九萬餘字。《杜甫》的結尾講到,杜甫在窮愁潦倒間病死舟中,李壽民轉首告訴夫人孫經洵:「二小姐,我也要走了。你多保重!」三日後,一九六一年二月廿一日,李壽民因肺膿瘍不治,逝世於北京大學附屬醫院,恰和杜甫同壽,享年五十九歲。



      還珠樓主在武俠小說作家中,其作品最能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儒、道、佛等中國特色文化元素佔據了小說裡重要位置。他採用半文言半白話式的文字風格,語言淺近易懂,卻沒有受到西化語言的影響。



      還珠樓主一生撰寫武俠小說約四十餘部,其中最能代表其創作成績及其地位的,是《蜀山劍俠傳》一書。



      龐大的「蜀山」譜系



      一九三二年,《蜀山劍俠傳》開始連載於天津《天風報》,一九三三年四月由天津百城書局出版第一集單行本,七月,改由文嵐輳古宋印書局出版第二至十七集,一九三八年五月,改由勵力印書局(後改名勵力出版社)出版第十八至三十六集。一九四五年,李壽民移居上海,不再登報連載,而是寫完一集(每集約十萬字)直接出版。上海正氣書局於一九四六年取得第一至三十六集的版權,一九四七年三月出版第三十七集,一直出版到五十五集(後五集為《蜀山劍俠後傳》),總三百二十九回,不含《後傳》則為三百零九回。在第五十五集結尾,依然是「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集分解」,出版日期為一九四九年三月。據說全書計畫完成一千萬字,如今只到五百萬字,關乎正邪大決戰的結局是「峨嵋三次鬥劍」和「道家四九重劫」,這也是最重要的故事高潮部分,但並未完成。



      在還珠樓主的武俠小說中,《蜀山劍俠傳》是其開山扛鼎之作,通過一部《蜀山劍俠傳》,還珠樓主構築起了一個龐大的「蜀山」世界,他的多數武俠小說都是由「蜀山」延伸而出,可分為正傳、前傳、別傳、新傳、外傳等。



      歸為「正傳」者有《蜀山劍俠傳》(一九三二)、《峨嵋七矮》(一九四六)及《蜀山劍俠後傳》(一九四八);歸為「前傳」者有《柳湖俠隱》(一九四六)、《北海屠龍記》(一九四七)、《長眉真人傳》(一九四八)和《大漠英雄》(一九四八)。



      歸為「別傳」者有《青城十九俠》(一九三五)、《武當異人傳》(一九四六)及《武當七女》(一九四九)。



      歸為「新傳」者有《邊塞英雄譜》(一九三八)、《冷魂峪》(初名《天山飛俠》)(一九四七)及《蜀山劍俠新傳》(一九四七)。



      歸為「外傳」者有《蠻荒俠隱》(一九三四)、《雲海爭奇記》(一九三八)、《皋蘭異人傳》(一九四三)、《黑孩兒》(一九四七)、《俠丐木尊者》(一九四七)、《女俠夜明珠》(初名《關中九俠》,一九四八)、《青門十四俠》(一九四八)、《大俠狄龍子》(一九四八)、《兵書峽》(一九四九)、《龍山四友》(一九四九)、《獨手丐》(一九四九)、《鐵笛子》(一九五○)、《翼人影無雙》(一九五○)和《白骷髏》(一九五一)。



      此種劃分是以小說中的武功描寫為主,正傳、前傳、別傳、新傳,皆寫劍仙鬥法,而外傳則是以武術技擊為主,劍仙為次,有的甚至是完全沒有劍仙法寶。



      在這些小說當中,最為經典和代表性的非《蜀山劍俠傳》莫屬,前後創作近二十年,是還珠樓主的心血之作,其設想之奇,氣魄之大,文字之美,功力之高,諸書無法與之相比。



      在蜀山譜系中,《青城十九俠》亦是一篇力作,與《蜀山劍俠傳》堪稱雙璧,一九三五年五月起在《新北平報》連載,旋由天津勵力出版社出版單行本,至一九四三年十月出版第二十四集,一九四七年十一月由兩利書局出版、正氣書局印行第二十五集,全書未完。《蜀山劍俠傳》第十六集第一回(總一百六十六回)中曾藉矮叟朱梅之口言道:「師弟伏魔真人姜庶……執意要創設青城一派,以傳本門衣缽。頭一代按照先恩師遺偈,共只收男女弟子十九人。」《青城十九俠》即以朱梅的這段話鋪陳,著力記敘青城派劍仙的眾弟子──裘元、羅鷺、虞南綺、狄勿暴、狄勝男、呂靈姑、紀異、楊映雪、楊永以及紀登、陶鈞、楊翊、陳太真、呼延顯、尤璜、方環、司明、塗雷、顏虎等十九人修仙煉劍、行道誅邪、開創青城派的事蹟。還珠樓主有意識要在《蜀山劍俠傳》之外,別樹一幟,將「天下第五名山」的青城山和川黔滇苗疆作為小說背景,通過對「入世武俠」的生活經驗和人情世故的深切體會,創造出一個可與「蜀山峨嵋」媲美的藝術天地。



      《青城十九俠》在談玄說異方面不及《蜀山劍俠傳》神奇宏偉,但某些章節,如虞南綺與裘元夜觀天體星群(第三集第二回)、李洪大戰太虛一元祖師蒼虛老人(第二十、二十一集)等,也是想像豐富,瑰麗不可方物。



      《青城十九俠》與《蜀山劍俠傳》不同之處,在於還珠樓主並不專注於飛劍法寶的神奇超邁、仙山靈域的瑰麗奇幻和想像構思的出人意表,他藉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的山川景物和當地民族生活為背景,把裘元、虞南綺夫婦的活動作為小說敘述主線,詳細地展示了裘元夫婦、狄氏姐弟、紀異、呂靈姑等青城派弟子的生活遭遇和歷經艱險、創立門派的曲折過程。比起《蜀山劍俠傳》來,本書不僅更顯得內容首尾連貫,結構相對完整,文字風格統一,而且作家筆下的人物,更富有濃厚的人情味,因而也更有獨特的文學價值。



      《蠻荒俠隱》(一九三四)、《黑森林》(一九五○)和《黑螞蟻》(一九五○)等作品,繼承發展了還珠樓主以南疆風土人情作為故事背景的構思方式。《青城十九俠》(一九三五)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眾多武俠小說作家,比他略晚幾年出道的「詭異奇情派」朱貞木,就繼承了他這一構思,其作品《羅剎夫人》(一九四八)、《苗疆風雲》(一九五一)等作品,就將故事背景選在了南疆。



      除《蜀山劍俠傳》和《青城十九俠》,還珠樓主其餘作品雖然成就不俗,但不及這兩部小說成就大,然而正如天地日月,縱有大小之分,但彼此間密切相連,缺一不可。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