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自64年由行政院司法行政部發行,於70年轉由法務部、102年再經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發行至今。本(113)年延續往年統計、焦點議題分析體例,第一篇為我國犯罪(含通報)案件、嫌疑人受理,及國際犯罪率、監禁率比較;第二篇為犯罪者自偵查至執行、處遇等的情形,及更生保護、國際司法互助事項;第三篇為非行少年經警察、少年司法、少年矯正機關之處理與特性;第四篇乃綜整特定犯罪型態含女性、高齡、毒品、非本國籍;第五篇則觀察被害人案件受理、保護、訴訟參與、補償狀況;第六篇為社會關注犯罪議題,有鑑於近年詐欺犯罪漸進湧入監獄的矯正挑戰,本年訂立主題為「矯正機關對詐欺犯罪者的處遇課題」;第七篇兼含檢察、矯正、司法保護、廉政、國際及兩岸司法合作之112年政策回顧與展望;最後,第八篇精要前揭統計分析,與提出政策建議。本年第一篇至第五篇,共計五章焦點議題分析,先從統計與實證視角,討論犯罪率及監禁率,與酒駕和刑罰嚴懲間的關聯,再從迭經議論的少年犯罪、長照殺人問題,探究觸法少年處遇之妥適效能統計、評估方向,與剖析殺人犯罪數據背後的照顧者殺人預防,最後輔以112年犯罪被害補償制度更易前後的顯著補償金額變化,盤點犯罪被害補償新制意旨與部分實行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