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從暗淡到絢爛:看得見的港島故事

從暗淡到絢爛:看得見的港島故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620454981
張順光,陳照明,譚家齊
三聯
2025年1月20日
267.00  元
HK$ 240.3  






ISBN:9789620454981
  • 規格:平裝 / 216頁 / 18.5 x 24.5 x 1.0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 人文社科 > 歷史 > 中國歷史 >











      舊日黑白情懷,由繪色至原色,重現港島光彩



      本書收入逾百張有關香港島的歷史照片、明信片,由黑白影像以至彩色圖景,詮釋這些異常珍貴的小幅背後,城市建築以至自然山海的發展變化,並以攝影的專業角度勾勒出照片的拍攝定位、機械與技術考量,豐富了歷史照片所承載的幽微故事,從而帶領讀者漫遊一趟跨時空旅程,見證蕞爾小島的滄海桑田。



    名人推薦



      F11 FOTO Museum創辦人蘇彰德教授誠意推薦!



      閱覽及細味此等圖像,能夠勾起在下的兒時以至青年中年的情景,百感交雜之餘,亦為一賞心樂事,相信熱衷於早期明信片及照片的同好,亦會欣賞這本大作。──鄭寶鴻(香港著名收藏家、作家)



      以往有關香港歷史的討論大多把空間視為背景;作者們則利用圖像為切入點,為我們述說這個背景的有趣多樣之處。內容引人入勝之餘,更能使我們明白香港歷史的多樣性及其特點,突出了香港在近代世界歷史上的地位。──鄺智文(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序一(鄭寶鴻) viii

    序二(鄺智文) x

    自序一(張順光) xii

    自序二(陳照明) xiv

    自序三(譚家齊) xv



    引言:攝影師之眼下的港島 xviii

    一、歷史攝影與攝影歷史 001

    二、「一照難求」的古典攝影時代 005

    三、香港島的分區問題 013

    四、港島各處街區歷史照片的分析 019

    中西區

    灣仔

    東區

    南區



    後記 190





    ?





    自序一



      憶起1992年,區域市政局在三棟屋博物館舉辦明信片展覽「Dear John……香江飛鴻明信片展」連展,三個月的展期中,每天入場參觀人數破歷年紀錄。場刊三千本,不消一星期全部沽清,反應超出預期。



      報章每天更用不同明信片圖像報道展覽盛況,吸引大批讀者購買。於是,無?電視邀約我們三人拍攝一集《星期五檔案》,題為「留住往昔片段」。



      接著,香港三聯書店指派鄭德華博士及李安編輯作代表,接洽博物館館長嚴瑞源先生,與我們商討出版明信片書籍事宜,我們一口答應。以一年時間籌備,這本全港首本中英對照、圖文並茂的《香港歷史明信片精選》,終於在1993年11月面世。



      此書出版後榮獲三項殊榮,包括香港最佳印製書籍獎──最佳中文一般書籍(彩色)獎、香港設計師協會「設計九四」書刊組金獎,以及美國Gold Ink Awards平裝組銅獎,由出版價值以至設計印製都備受肯定。



      剛巧1990年代開始,因著「九七回歸」的概念,坊間掀起了一股香江懷舊熱潮。大家從明信片映照的歷史景象中回望過去,冀能找回已失去亦已遺忘的回憶印記。



      與此同時,香港三聯書店率先推出一系列香港題材著作,此後不少出版社也緊追風潮,出版香港題材的歷史文化書籍。每年書展香港題材的讀物源源不絕地推出,事實證明如此題材大有市場。



      早前,很高興獲悉香港三聯書店再度計劃出版香港歷史明信片集。自筆者首次出版香港歷史明信片集距今已逾三十年了,實在與有榮焉。



      是次能夠夥拍陳照明先生、譚家齊博士共著本書,更感榮幸。陳先生的明信片藏品之豐之罕,已經難逢敵手,加上譚博士對攝影的研究見識,為本書起了畫龍點睛之效。繼2021年12月為紀念日佔香港八十週年而合著的《明信片中的日佔香港影像》,原班編輯同事聯手熱心製作,在此感謝他們的努力付出,亦期望本書可獲讀者共鳴。


    張順光

    2024年5月




    其 他 著 作